第8节
作者:桃花白茶      更新:2025-02-10 14:39      字数:2344
  六十二呢!
  纪元有些想打瞌睡。
  可还是忍住了。
  这钱来得实在不易,在纪家本就要做繁重的家务,还要提前起来挖野菜草药。
  虽说距离私塾的钱还差很多,但总算有点指望。
  按照安五叔的话说,谁家要是跟他这样干活,不出两年,绝对能盖新房子。
  纪元笑笑,他不想盖新房子。
  他只想好好读书,好好吃饭。
  要是能买支笔,买点纸张就更好了。
  纪元跟着赵夫子通读大学,一字一句跟着默念,笑容还在嘴角。
  突然一个纸团砸到他头上。
  “小偷!”
  “快看!咱们私塾外面有个贼!”
  “偷东西的贼!”
  “这个放牛的在偷听我们读书!”
  私塾里顿时嘈杂一片,赵夫子冷喝几声,这才让众人坐下。
  “伸手。”赵夫子对着起哄的安长孙,纪利厉声道,“扰乱课堂,该罚。”
  两人顿时吃惊,指着外面道:“赵夫子,外面有人偷听!”
  赵夫子自然不理,一人两手板,继续带着众人念书。
  只是这堂课还是乱了,不时有学生往外看去。
  其他窗户也被打开,都在看坐在私塾墙外的纪元。
  安长孙跟纪利对视一眼,别提多得意了。
  这两天他们都看到了!
  纪元天天在这!
  现在自己拆穿他是小偷,看他还得意吗。
  上次自己尿裤子,还被爹跟爷骂了。
  纪利更是觉得痛快,年后纪元就跟变了个人一样,谁都拿他没办法。
  他们想看纪元狼狈逃跑,没想到外面的纪元依旧淡定,像没事人一样。
  纪元大大方方,对满脸吃惊的安大海笑了笑。
  他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能瞒这么久,已经很好了。
  纪元看向赵夫子,心里实在有愧。
  私塾众人目光不同,多是震惊和嘲弄。
  外面是纪元?
  那个爹娘全都死了的纪元?
  他竟然在外面偷听?
  一下课,学生们四散离开,跑得最快的安长孙跟纪利带着自己的“手下”追上纪元,大声嘲笑:“喂!放牛娃!”
  纪利也像抓到什么把柄一样,直接挡住纪元的去路,不过因为惧怕小牛,还是躲了躲:“丧门星,原来你还是个小偷!”
  他们的狐朋狗友也跟着喊:“小偷!不要脸!”
  “放牛娃也想读书?做梦吧!”
  “你认字吗?就在这偷听!好好放你的牛吧!”
  纪元个子最小,被一群人团团围住,反而不慌张,直接道:“谁被吓尿裤子了,还敢过来。不怕再吓尿一次吗。”
  谁?
  吓尿裤子了?
  众人面面相觑,安长孙涨红脸:“我反正没有!”
  “哦,我说你了吗。”纪元故意看过去,让安长孙更加生气,挥着拳头就要过来。
  “安正飞!”赵夫子的声音传来,“你在欺负人吗?”
  赵夫子一句话,原本嚣张的四五人四窜逃跑。
  留下牵着牛的纪元在原地。
  纪元朝赵夫子深深鞠躬:“谢谢夫子。”
  赵夫子微微点头,开口道:“把这几日学的,同我背一遍。”
  后面原本想过来打招呼的安大海跟安小河兄弟俩,赶紧顿住脚步。
  让他们震惊的是,纪元真的背了一遍!
  而且非常流畅!一个字也不差!
  他在外面听课,也能背得这么顺畅吗?
  安大海像是不认识纪元一样,眼神带着不敢置信。
  大家都喜欢放牛!
  怎么你又能放牛又能背书啊!
  凭什么!
  赵夫子摸了摸胡子,点头,语气都温和了:“去吧。”
  纪元在此感谢,刚想回家,就被十一岁的安大海搂住肩膀:“你怎么背的!快教教我!”
  旁边的私塾第一安小河也满是震惊。
  对啊,怎么背的,这也太厉害了。
  此时的纪家跟村长家,却已经闹翻天。
  不仅他们家,其他学生家里也开始不高兴。
  赵夫子竟然让放牛娃旁听,还不给钱,那他们这些给钱的不就吃亏了。
  不行!绝对不行!
  第7章
  第7章
  村长家长媳被安村长呵斥住,不让她生事。
  但纪三婶直接炸开。
  她眼神惊疑不定,拉着纪利道:“他学得怎么样?他也想考科举?!”
  纪利哪知道这些,只说去打听打听。
  根本不用他们打听,安纪村没几天就知道了,纪元在私塾窗外偷听,竟然比很多私塾里的学生学的都好!
  村里闲聊时,安大海的娘亲,安家大儿媳道:“这还有假,他可厉害着呢,我儿子说赵夫子教过一遍的东西,他都能背出来。”
  安大户家人多, 口舌也多,经过安大户家的八卦,这几日整个安纪村都知道了。
  又是一日清晨,纪元从村长儿子安五叔那拿到银钱,再次感谢:“谢谢安五叔,这些银钱您拿去给妹妹买糖吃吧。”
  安五叔家女儿今年刚满一岁,正是爱吃糖的时候。
  安五叔却道:“哪能要你个小孩子的钱。”
  “以后你读书出息了,不忘你五叔就行。”
  安五叔说得笑呵呵,却也让纪元下意识发愁。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
  他如今去哪,都有人提这件事。
  既有安五叔这样的恭喜,也有些暗暗地记恨。
  旁的不说,单他知道的就有几家不满。
  这些不满也正常。
  谁让自己这个旁听的,不仅听了,还比正经上学的学生学得好。
  等到僻静地方,纪元数了数最近挣的铜板。
  在安五叔的帮忙下,七八天的时间,他也算攒了一百四十三文钱。
  看着不少,其实连赵夫子一个月的学费都不够。
  更不用说计划着买笔墨了。
  而且这事也不长久,一个是不能总麻烦安五叔,一定要给些报酬的。
  二是春日渐渐来了,他费力挖出来的东西,也越来越廉价。
  本就是个趁新鲜赚钱辛苦的营生。
  二月初九,天亮得也早了。
  纪元忙完其他事,紧赶慢赶牵着小黄去私塾。
  还未靠近,往日只有读书声的私塾,此刻一片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