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节
作者:桃花白茶      更新:2025-02-10 14:40      字数:2342
  纪元解释道:“同知方才问我,打算在这里待多久。”
  “大概是怕我在这摸鱼,或者直接跑路吧。”
  放到现代,很多比较初级的岗位,是不想要大学生的,特别是名校学生,基本都会婉拒。
  如果大学生去应聘稍微简单的职位,对方大概都会委婉道:“还是头一次有这么高的学历来应聘啊。”
  你以为他在夸你,实际上:你这种大佛我们供不起,谁知道你什么时候走,是不是拿我们这当跳板。
  而在现在的情况里。
  纪元一个连中六元的状元来最偏远的宁安州看仓库。
  不亚于顶级院校博士生去工厂里要当流水线工人。
  总经理:坏了,是冲着我的位置来的。
  或者再说,总经理:博士生不需要实习证明吧?他不懂啊。
  但凡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觉得纪元会待长久。
  甚至京城李首辅还给他承诺。
  这几年平平安安的就行。
  一般来说,这种履历,这种籍贯的外派官员,都会有两个选择。
  一,混日子,混够四年赶紧走。
  二,找到机会,提桶跑路!
  “啊?”安大海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纪元肯定没把什么现代的说出来,只是认真解释了这个情况。
  从这里面,甚至了解了,为什么宁安州的空缺那么多。
  明明外面“官满为患”了。
  可这里还是空着许多位置。
  看来吏部不是没有派人,而是派了人之后,大家想办法跑路。
  之前吏部给举人派教职,他们都能跑,或者找各种理由推脱。
  把他们扔到这边,肯定跑的更快。
  久而久之,当地人对他们这些外派来的官员不信任,这很正常。
  而他的履历有些过于“华丽”了。
  越华丽的,他们这里越不需要。
  估计同知已经默认他把此地当跳板。
  所以对力士邬人豪跟兽医大海要更好。
  “好了,先收拾东西,然后好好休息吧,以后在这的时间还长呢。”纪元道。
  此处宅子一个主院,两个偏院,他们三个住刚刚好。
  大海还有点不好意思,他什么身份也没有,自己直接占个院子?一个院子里三间房啊,比他在家住的都宽敞。
  可这院子里仆从却对他热情的很,对他非常客气。
  小黄则非常自由。
  想去哪都行。
  纪元还让人在主院里安置屋子,专门供小黄住。
  他的行李也被放好。
  除了必要的衣物之外,还有十几个大箱子。
  这些大箱子沉的要命,当初先是镖师们押着,镖师们离开之后董家的队伍一直帮忙拉货。
  到现在,也是董家商队卸货。
  纪元送别董家商队,董领头虽然不在,但其他人也很熟悉。
  这下终于有人问:“这箱子里到底是什么东西啊?”
  难道是状元平时用的东西?
  也是有可能的,估计是自己习惯的被褥服饰用具吧?
  纪元直接打开一个,拍拍箱子最上面的东西。
  “书。”
  书?!
  大家并不认字,有人道:“是考试用的书吗?”
  状元不都考完了?
  对了,这些书,能不能让他们家族学的人看啊。
  纪元笑:“并非,只是杂书。”
  各种杂书,是其他地方很难买到的那种。
  从果树茶树的培养。
  再到各种牲畜如何看病,以及一些农具的心得。
  建孟府周家得到纪元这份书单的时候,直接道:“您这是想帮我们清库存吧。”
  这些书最是难卖。
  认识字的,买这种书只是消遣。
  不认识字的,甚至不知道这些书的存在,更不知道这些书的作用。
  故而成了需要被清库存的存在。
  纪元之前给安大海买书的时候就发现了。
  牲畜类还好,一些关于动植物的描述,真的只是杂类跟闲书。
  纪元把这些书收集起来,让镖师们帮自己带过来。
  所以当时的镖局并非运的空箱子,是实打实的真书。
  纪元拿出来几本:“这本是讲怎么种稻子的,这本是讲怎么培育果树的。”
  “想来虽然地域不同,可总有共同点?”
  董家商队的人点头,忍不住道:“若是你琢磨出法子,能不能告诉我们,我家也种稻子啊。”
  这自然没问题,纪元点头:“好,咱们滇州府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可谓天齐国最好的地方之一,这里会大有所为的。”
  董家商队众人立刻点头。
  没错!
  他们这就是很好!
  再说,纪状元都讲了,还能有假吗?
  谁不知道纪状元的本事。
  听说他在族学讲完课之后,里面的学生们都学疯了。
  他们中间有些人的孩子,也在董家族学读书,看孩子的状态都不一样,一提到纪状元,都哇哇大哭。
  说自己这个弱鸟一定要先飞。
  这说的大家哭笑不得。
  纪状元一堂课,效果那么明显?
  正说着,邬人豪一个人抬了个箱子,四个人才能搬动的箱子被他双手抬起来,这力气,太惊人了。
  再看旁人已经在看书的安大海。
  怎么兽医也看书?
  安大海还对纪元道:“这本书我也没买过,写的不算太好,里面有些东西过时了,等我改一改再说。”
  他还会改?
  天啊。
  眼前的三个人,到底是做什么来了。
  状元。
  力士。
  兽医。
  总觉得他们很厉害啊。
  这里的消息传到宁安州同知口中。
  他还在外面看梯田的情况,最近两年多雨,这水总是排不干净。
  今年的稻子就要收获了,真的不能出状况。
  去年赈灾都没弄明白,今年要是再减产,日子真的会非常难过。
  还有。
  还有明年要开始收税。
  他已经把这事提前两三年讲了,但下面三十七个寨子,所有村寨村长都在回避问题。
  如果赈灾做不好,税也交不上来,那后面会如何,他也不知道。
  同知又想到过来的状元。
  一个小白脸,或许读书有些才能,但这种事情,怎么能行。
  真正的公务跟考试完全两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