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节
作者:桃花白茶      更新:2025-02-10 14:41      字数:2389
  哪有官员这样年轻,这样俊朗的?
  可想到纪元的名声,谁都不敢怠慢,虽说方才已经行过礼了,但此刻还是一一见过长官。
  纪元手握他们最想要的东西。
  偏偏不给他们。
  谁心里都恼火。
  大家以为,纪元一来,就会着手制作橡胶,谁能想到,他对那些废弃井矿感兴趣。
  众人寒暄时,自然问到纪大人最近如何。
  纪元道:“一直知道肃州的矿井出名,没想到竟然枯竭了。”
  啊?
  这?
  您不知道的吗?
  蔡丰岚推了推叆叇。
  纪元好演技。
  你会不知道肃州的矿井情况?
  你来之前早就摸清楚了啊!
  但纪元这么一说,让其他人瞬间“明白”怎么回事。
  合着您不知道这些矿井已经不能再挖了,就冲着矿井来的?
  那您找矿井是做什么?
  “把生橡胶,做成熟橡胶。”
  这又是什么?
  原来去找矿井,是跟橡胶有关?
  不管是两个通判,还是货运商会的六个人,脸色都变得惊喜。
  不过,还是那句话。
  生橡胶是什么,熟橡胶又是什么?
  作为最了解橡胶的纪知州,他说的东西,大家都认真去听。
  纪元也不卖关子,直接解释道:“橡胶制品如今有很多,但多是胶鞋,雨鞋,雨衣,以及车上的零件。”
  说到马车上的零件时,货运商会的人更是点头。
  “可这些东西,都不耐用。”
  这是真的!
  每次换一个,都要好多钱!
  而且经常会有磨损,很不耐用!
  “所以要用其他方法,变成熟橡胶。”
  “我们把直接拿来用的橡胶称为生橡胶,加工过的,叫做熟橡胶。”
  “但研究发现,想要炼制熟橡胶,需要一种材料。”
  “石炭做焦炭时产生的一种油。”
  “这种油可以溶于生橡胶,从而改变生橡胶的形态。”
  然后再用硫黄熏,那样做出来的橡胶,就有些类似于现代的橡胶制品了。
  这样的熟橡胶做出来,才能真正地改变橡胶行业。
  从轮胎到日常用品,一切都能做出来。
  纪元并未把如何制作熟橡胶说完整,但其中的前景,他已经说明白了。
  在场众人激动得不知道要说什么。
  如今的橡胶已经这样厉害了。
  若他说的熟橡胶做出来,既耐用,又好用?
  还有,石炭做焦炭时,确实会产生一种油,那种油全都作废无用,以前直接倒在地上的。
  现在告诉他们,这玩意儿可以跟橡胶混合?不早说啊!
  怪不得纪大人第一时间去找石炭矿井,原来为的是这个!
  纪大人不是不想发展本地的橡胶行业。
  是想升级橡胶行业。
  美中不足的是,纪大人根本不知道,肃州的石炭挖完了!
  可惜!
  在大家七嘴八舌解释时,纪元突然道:“这四位,怎么会知道石炭做焦炭的情况?”
  被点名的四个人对视一眼,赶紧答道:“小的之前就是经营矿井的,如今矿井废弃不用,也就改行做了货运行业。”
  准备说,他们从官府买来了矿井的经营权,那可是花了大价钱的。
  如今不能挖了,经营权却还未到期,在手里都是累赘,官府又不可能给他们退钱。
  其他两人一扭头,脸色明显难看。
  这四个人仗着从井矿里获得的银钱,强势进入货运行业,把他们两个都要挤出去了。
  矿井枯竭了,就来做货运,实在是恶心。
  他们四个还在滔滔不绝跟纪知州解释矿井的问题,以及如今的矿井真的不能用了。
  若想要这种废弃的油,只能从其他地方弄。
  可惜啊,之前这种油,都被他们随便倒到附近的地里了。
  肃州内还有两处石炭矿能挖出东西。
  以及河西府还有六大矿区等等。
  反正一句话。
  虽然咱们肃州石炭不多了,但可以从其他地方运!
  他们有渠道!
  纪元直接道:“成本呢。”
  成本。
  那就多了。
  “而且技术会被其他地方学去吧,到时候肃州怎么办。”
  如果说前者,大家还能说不计成本也行。
  技术要是被肃州以外的人学了,那真的不好啊。
  蔡丰岚又笑。
  纪元才不介意技术的事,他恨不得全天下都学会技术。
  不过用来拿捏这些人,还是简简单单。
  蔡丰岚也道:“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用咱们本地自己的矿井。”
  “没错,那些矿井其实不算是枯竭,只是地下水太多,只要把水弄上来即可。”纪元点头。
  话是这么说。
  但那地下水可多了,怎么可能全都弄上来,若是可行,他们四个人都不会转行!
  四个人急得抓耳挠腮。
  反而是面容粗糙的两个汉子道:“熟橡胶的事也可以放放,要不然,咱们先把生橡胶做出来。”
  其中一人忍不住道:“现在运货的马车上,都需要橡胶,而且西域不少货商都想要这玩意儿,咱们真的要自己生产。”
  “宁安州距离这里太远了,运过来的价格,直接翻了一百倍。”
  其实这也不算夸张。
  宁安州可以说在天齐国最南边,肃州又是最北边。
  好一点的是,两个地方都靠西,所以距离差不多六千里地。
  那问题也来了,从宁安州到京城也是六千里地,为何那里的橡胶价格,不至于翻一百倍?
  自然因为京城那边商贸更为发达,水路也畅通,价格就下来了。
  到肃州这边,都是陆路不说,相比京城的繁华,这边顶多跟西域做买卖,往内地的商队太少了。
  他们跟西域的交流,都比内里的多。
  物以稀为贵。
  橡胶价格翻一百倍,并不稀奇。
  这甚至还是滇州府开了许多橡胶作坊之后的价格。
  不管是马车上的配件,还是想做这个买卖,他们真的想让本地建起橡胶作坊。
  纪元见他们两个说得真诚,点头道:“放心,已经找好地方了。”
  这两人自然兴奋。
  前面手舞足蹈的四个人则开口道:“若这生意有什么难处,我们也能帮忙的。”
  帮忙?
  纪元看着他们,又看看那两个通判。
  他们四个直接说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