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276节
作者:爱喝红茶的兔子      更新:2025-02-10 14:56      字数:3133
  眼看着各个汽车频道上,博世和南山相关的新闻是越来越多,博世对吉利汽车的态度也在发生改变。
  “博世居然敢这样子威胁我们?”
  “他们发函件了吗?”
  李苏很是诧异的看着侯亮。
  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有供应商如此强硬的威胁吉利汽车。
  以前,大家哪怕是有矛盾,也达不到这种层度。
  “函件他们倒是没有发,估计也不大敢这样子发。”
  “但是跟他们面谈和电话沟通的时候,他们非常明确的把这个意思给表达出来了。”
  侯亮这么一说,李苏的脸色还是有点难看。
  什么时候吉利汽车居然成为供应商的威胁对象了?
  选择哪个供应商生产零件,这完全是吉利的自由。
  但是博世居然拿这个事情来恶心吉利。
  这是绝对不能忍的!
  “博世既然今后不想要跟我们吉利合作了,那就不要合作了!”
  “没有张屠夫,我们还能吃带毛猪?”
  李苏也不是一个软弱的人,要不要也不可能把吉利汽车做成现在这个模样。
  不过,他这话说的是硬气,侯亮心中却是有点没有底气。
  “李总,博世虽然做的很过分,但是听说他们现在联合了英飞凌给南山断供芯片,我担心到时候这个事情越闹越大,会影响南山的零件供应呢。”
  “要是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去求博世给我们供应零件,那就有点尴尬了!”
  侯亮有点为难的在旁边补充说明了一下。
  作为采购部部长,零部件的成本和供应,算是他最关心的两个问题了。
  甚至采购部的工作,就是围绕着这两个重心在转。
  按照现在网上的情况来看,南山的零部件供应,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
  “不至于!”
  “博世虽然很厉害,但是放眼全球,并没有哪个零件是只有他们能够做的。”
  “最坏的情况,我们到时候也就是去求一求电装或者德尔福,总还是可以找到厂家来供应零件的。”
  “但是我们年初刚刚跟南山集团达成协议,今后的车型要全方面的大量采用南山的零件。”
  “如果仅仅是因为博世搞出来的这个风波,我们就开始放弃跟南山的合作。”
  “那么今后想要跟南山再深入的合作,恐怕就难了。”
  “再说了,博世现在这么一威胁,我们就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事了。”
  “以后你们采购部还怎么去管理博世?”
  “到时候人家想要做哪个零件就做哪个零件,想要什么价格就什么价格吗?”
  李苏这么一反问,侯亮无从反驳。
  内心深处,他其实也是不爽博世的。
  只是他担心自己的态度过于强硬,到时候要背锅。
  现在李苏也这么说了,他自然没有任何意见。
  博世你不是牛吗?
  我惹不起,躲还是躲得起的吧?
  ……
  2004年之前,奇瑞汽车在华夏自主品牌当中,绝对是领头羊的存在。
  qq系列的成功,让奇瑞的销量成功的摸到了10万台年销量的台阶。
  2003年全年共销售90367辆,其中a系列54201辆、东方之子7581辆、qq达到28585辆。
  2004年更是奇瑞更上层楼的一年。
  奇瑞汽车在这一年继续扩展产品线,陆续推出东方之子1.5t涡轮增压豪华版、6at自动挡旗云、suv、0.8lqq,预计总销售将达到创记录的150000辆。
  但是,从过去的一个季度的数据来看,情况一点也不乐观。
  除了搭载了南山发动机的东方之子1.5t版本达到了销售预期,其他的车型不仅销量增长的目标没有实现,反倒是出现了销量下滑的场面。
  这让奇瑞上下都非常的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采购部部长宋先明又给总经理尹川汇报了一个比较特别的消息。
  “尹总,博世现在终于松口了,愿意安排一个团队配合我们的零部件开发,让我们的2.7l发动机和0.8l发动机的性能进一步的提高。”
  “但是对方希望我们放弃使用南山的产品,甚至放弃使用南山的发动机和变速箱。”
  “这一点,我觉得可能需要公司综合权衡一番。”
  宋先明很清楚公司自研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决心,要不然博世这种过分的要求,他肯定是不敢给尹川汇报的。
  “博世跟南山集团的矛盾,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了吗?”
  尹川自然也是听说了南山和博世等国际零部件巨头的一些矛盾,但是没想到这种矛盾居然发展的那么快。
  似乎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了。
  “尹总,现在比亚迪、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都在大量的使用南山的发动机,长安和我们也有个别车型在使用对方的发动机。”
  “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对博世发动机系统的零件造成影响,ecu、起动机、发电机这些零件,只要用了南山发动机,就相当于没用博世的产品。”
  “并且南山还进一步的跟各个主机厂的发动机工厂进行合作,要提供ecu等零部件,这就进一步的抢占了博世的市场份额。”
  “甚至现在南山连esp这些零件都开始涉及了,算是威胁到了博世的核心利益了。”
  “这种情况下,双方的矛盾爆发,几乎是必然的。”
  “不过我觉得他们有矛盾,对我们来说其实是好事啊。”
  “我们的发动机二厂在去年已经开工建设,今年将形成年产量43万台发动机的产能。”
  “这就注定了我们今后不可能跟比亚迪那样,全方位的使用南山的发动机,我们只能是少部分车型尝试性的用一下南山的发动机,其他车型都是继续使用自己的发动机工厂生产的产品。”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跟南山是有一定的竞争关系的。”
  “所以南山应该不会真心帮我们提高发动机能力,反倒是博世在这方面跟我们没有什么矛盾。”
  “我们的发动机水平高低,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甚至我们的发动机水平越高,对他们的零件需求越大。”
  “这种情况下,我是相信他们真的愿意在一定程度上帮我们提高发动机水平的。”
  宋先明慢慢的将自己的考虑给说了出来。
  南山集团很厉害,值得敬佩。
  但是跟博世继续保持紧密的合作,也是符合奇瑞的利益的。
  “你说的也有道理,可以找个合适的机会,把博世开出来的条件透露给南山。”
  “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加码,帮助我们提高发动机和变速箱技术。”
  “要是南山开出来的条件不错的话,那么什么事情也都是可以考虑的。”
  尹川这么一说,宋先明自然就很清楚接下来要怎么办了。
  所谓患难见真情什么的,那是不存在的。
  终归大家还是站在各自的利益去思考问题。
  这也无可厚非!
  第259章 车规级芯片,这是一个巨坑!
  芯片曹阳是一定要搞的。
  但是芯片绝对不是那么容易搞的东西。
  甚至整个汽车上面的几万个零件,就数芯片的技术门槛是最高的。
  别看汽车上的芯片,普遍都比手机、电脑上面使用的落后了不少。
  但是车规芯片研发难度丝毫不亚于手机、电脑上的芯片。
  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去投入。
  最麻烦的是辛辛苦苦的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好不容易出点成果了……
  然后研究成果很有可能还不如海外进口的成熟芯片。
  这种赔本的生意自然很少车企愿意去做。
  这也进一步加剧国内芯片行业积极性普遍偏低的情况。
  一颗芯片从原材料到可以交付客户,要经过晶圆生产,也算是原材料生产。
  然后就是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
  汽车上所用的跟芯片有关系的零件,其实也是种类繁多。
  大体上按种类可分为微处理器、模拟器件、传感器、asic/assp、分立器件和存储器件。
  微处理器其实就是车载cpu,基本被飞思卡尔、德州仪器、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萨、富士通垄断,几大巨头市场集中度高达70%以上。
  asic/assp领域,飞思卡尔、德州仪器、英飞凌、意法半导体、恩智浦、博世、松下等厂商占据全球市场50%以上的份额。
  模拟器件和分立器件则被安森美、英飞凌、意法半导体、恩智浦、东芝、瑞萨垄断,几大巨头市场集中度也是高达70%以上。
  图像传感器、加速传感器、陀螺仪则被意法半导体、索尼、adi、博世、飞思卡尔、vti等公司垄断。
  其中图像传感器市场集中度高达90%,加速传感器市场集中度高达70%,陀螺仪市场集中度高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