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节
作者:朗九心      更新:2025-02-14 13:57      字数:3768
  我想了想又问道:“叔,就是在平娃他发迹之前,他有没有去过一些比较特殊的地方啊或者说接触过?”
  平娃赚到二十万,已经过去快三年了,平娃父亲听到我这一问,顿时沉思了起来。
  我也是在一旁抽着烟,静静等待着回答,如果平娃父亲也不知道事情的根源的话,那么我即使想帮助他们,也爱莫能助了。
  就此抽了半根烟之后,原本皱眉沉思的平娃父亲突然看向我。
  “有了!”
  “啥?”
  “平娃发迹之前,去平武那边走了一趟,他回来还跟我说,他去当地一个寺庙走了一趟,他还…许了个愿!”
  临到我这么一提醒,平娃父亲顿时明白事情的根源在哪里了。
  在之后的半根烟时间里,平娃父亲便将事情的起尾给我说了一遍。
  就是在三年前,那段时间,平娃正好在平武那边做事。
  因为有报恩寺那么一座大的寺庙,平武县周边也有一些小庙,平娃在做完事情之后,便独自去当地的一座小庙看了一眼。
  这个庙呢,它是修在一个山坡之上的,这样一个格局,也就意味着香客要去庙里烧香拜佛,需要走很长的一个石台阶。
  但因为是个小庙,这个地方是没有人管的,时间长了,这石台阶必然就年久失修,很烂。
  而就在平娃去庙里看了,往山下走的时候,因为路烂,一屁股直接摔在地上了。
  这个时候,他很气愤,于是起身指着山坡上的庙就呵斥了一句。
  “菩萨老爷,你要是保佑我明年赚个二十万,我拿五万出来把你这条阶梯重新给你修一哈嘛!”
  对于平娃而言,这就是一句气话,但是…就在第二年的时候,广元一个老板就是看上他了,然后给了他二十万,让他搞一个项目。
  这一年,还真就让他赚了二十万。
  事情回忆完,平娃父亲一脸担忧的看向我:“九娃…难…难道真的是菩萨显灵了?”
  我点了点头:“平娃许了愿,就要去还愿,他言而无信,不仅挣的钱留不住,还要遭罪。”
  我本以为是平娃用了什么邪术搞的歪路子,倒是想不到,走的还是正道。
  不过奈何这小子太贪了啊,人贪欲一起来,就会有侥幸心理,觉得这是靠自己本事挣的钱,跟牛鬼蛇神无关,不仅不满足自己本该得到的十五万,剩下五万甚至都不愿掏出来。
  “那…那现在咋办?我亲自去那个庙给菩萨赔礼道歉,是不是就可以了事?”
  我摇了摇头:“既然许了愿,你就必须要去还愿,拿五万块钱,赶紧去把那个庙的路给修好,到时候平娃自然而然就会康复。”
  一听到要五万块钱,平娃父亲眼皮子一耷拉,顿时露出一脸的苦涩。
  “五万,我家里现在连五百都没得,哪里来的五万哦。”
  说完,平娃父亲便看向李大富:“大富,我晓得你有钱,你…你给我借五万块钱,等以后我慢慢给你还,你看可以不?”
  李大富连连摆手,苦笑搪塞道:“叔,你莫看我表面风光,其实我这些年也艰难,我还有一屁股外债,我手上哪里来的五万块钱哦。”
  对于如今的李大富而言,别说五万了,就算是五十万随随便便都能拿出来。
  但,他不愿意借,原因也很简单,他单纯的就是觉得,平娃一家人还不起,五万块钱借过去,基本上就打水漂了。
  再加上都是一个村的,到时候平娃一家不还,他还不好要。
  强行问平娃家讨债吧,到时候估计全村都会骂他为了钱六亲不认,本身借钱为救别人命,最后反而搞得自己身败名裂。
  不要这钱,不就更吃亏了吗?李大富虽然有钱,但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啊。
  再加上关系又不是特别亲近,疯就疯呗,世界上家门不幸的家庭太多了,不缺他们家一个。
  所谓的乡亲情分在利益面前,屁都算不上一个。
  对此,我也深表赞同,又不是李大富惹的祸,借是情分,不借是本分。
  但平娃父亲眼下也是救子心切啊,求了半天,见李大富不为所动,索性直接跪在了地上泪催的疯狂磕头。
  “哎哟!富娃!我求求你了,你就帮帮忙嘛!”
  “我们家里就穷,五万块钱我真拿不出来啊!”
  最终,胖子抹不开面子,还是给开口借了25000。
  剩下的钱让他自己去找亲戚想办法。
  并且胖子为了保证平娃家里人能还的起,等平娃病好了,年后两父子都得去他手下卖劳力,一边打工一边还钱。
  之后,我跟李大富便离开了平娃家。
  李大富一边走,一边叼着根烟说道:“唉,早晓得不来看热闹了,足足两万五啊。”
  我笑道:“谁叫你每年回来,都喜欢显摆的?全村人都知道你有钱,不问你借,问谁借?”
  “不过话说,那个庙还挺灵验啊,九娃,你不是说你年后要去平武吗,我到时候也去许愿,明年要是让我赚个1000万,我花五十万把庙给你重修一下。”
  “你说,我明年是不是能赚个一千万?”
  我苦笑道:“愿不是你想许就能灵验的,如果你是不经意间许这么一个愿,很可能就会灵验,但如果你是冲着目的去许愿的话,就没用。”
  “啊?原来是这样啊?”
  “走吧,明年街上逢场,还要去跟爸妈们置办年货呢。”
  第292章 十五卷:抵达报恩寺
  我们这边街上逢场逢二,五,八。
  在腊月二十八这天,父母就会背着个专门上街买东西的“精致背篓”,去街上买过年时候的东西。
  这一年注定是父母在我们当地彻底名声大噪的一年。
  在下山之后,李大富便开着桑塔纳,带着父母前往集市之上。
  这个年代,就算在成都都没几辆好车,可想李大富开车带着父母在农村路上横穿而过,给当地人带来的阶层震撼感何其之大。
  去街上无非就是买一些吃的喝的,这些都是父母操心的事情,我跟李大富无非就是上街来走个过场。
  时间很快,便来到了腊月三十。
  这天需要带上刀头肉酒香之类的,去十字路或者是坟前给先人扫墓。
  在准备好纸钱之后,我便跟李大富出了门。
  一路上,这李大富这小子不知从哪里,又弄了一盒擦炮。
  不过自从上次被我用雷管炸了一次之后,这小子再不敢用擦炮调戏我了。
  在将祖辈的墓扫完之后,我便来到爷爷的坟前。
  距爷爷过世,已然快八年了,就此感怀的看了墓碑上的名讳一眼,我便将准备好的贡品袱子给拿了出来。
  所谓袱子,其实也就类似人类世界的信封邮票,袱子上边写着去世人的信息,里边包裹着纸钱,只有用袱子包裹住纸钱,然后烧掉,这才能保证能顺利烧到先人手上。
  在忙完一切之后,我便就此离开了。
  临到傍晚,母亲在厨房之内忙活,整个屋内外已然是透着一股酒肉的香味儿。
  这夜除夕夜,屋外下起了一场大雪,虽然没有电视机,不过因为这年有我跟李大富,这顿年夜饭也是吃的热闹开心的很。
  年夜饭吃完,父亲跟以前一样,就算坐在凳子上困的差点摔在地上,也要坚持到十二点。
  “秀芸,到了不?”
  “莫急!还有一分钟!”
  “还有十秒钟了,点嘛!”
  “啪啦啪啦!”
  随着父亲将院坝的鞭炮点燃,在家家户户的鞭炮齐鸣之中,时间正式从1988年来到1989年。
  大年初一。
  晨行归来,母亲已然是煮好九个鸡蛋,准备给我庆生。
  在吃完蛋之后,我便说道:“妈,今天我要跟大富去趟平武县,估计要五六天哈,给你们说一声。”
  在跟父母打过招呼之后,我带上东西便朝着山下而走。
  等到跟李大富碰头,大概在半个多小时之后,我们来到山下,随后开上我的车,便朝着平武县那边而去。
  这一路上,我都在思索黑白无常吩咐我的那件事。
  事实上它们也并不清楚,到底是怎么一件事情。
  只是说…报恩寺那边有个人制造出了尸患,要把这个人给处理了,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以后会有大麻烦,不过它们并不好直接出手处理。
  给的信息太局限了,最终还是免不得我去当地好好问问。
  大概在下午三点钟左右,我们来到了当地,在询问过一些当地人之后,我跟李大富便来到了当地报恩寺门口。
  临到如今,这个地方早已是成了当地闻名的景区。
  因为黑白无常给我的第一位置就是这边,所以我想想,先到庙里看一眼。
  本就打算随便看看,但等真正进入其中,我这才发现,这所谓的寺庙,实在是别有洞天。
  “九娃,这…这他妈是寺庙?”
  我眼神微惊的注视着沿途的亭台楼阁,也是一脸不解道:“这庙修的规模实在是有些大啊,这装修…是一个庙该有的吗?”
  说是一座寺庙,但走进其中,倒更像是进入皇城了一样,里边大到每一座大殿,小到沿途拦院护栏,其装修做工都精细到能当做艺术品的地步。
  我寻思,这到底是哪个朝代修建的啊?到底是哪个朝代的官吏,会在一座庙上花费这么多心血精力?
  却也就在此时,李大富突然朝前边努力努嘴:“九娃,有和尚,你不是要问事儿吗?”
  听到这话,我顺着目光看过去,顿见在一棵大树之下,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和尚正拎着个竹扫帚,扫着地上的落叶,而在树下还坐着一个老态龙钟的老和尚。
  我想了想,快步走了过去。
  “你好,请问你们就是本寺庙的和尚吗?”
  小和尚估计没怎么见过生人,眼见着我们问话,眼神之中透着一股生涩。
  随后连忙看向身后闭目养神的老和尚:“师父,有人找…”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