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作者:燕七雪      更新:2025-02-14 14:49      字数:1957
  “成亲了呀,小媳妇不错呀。”
  徐掌柜是个中年白面大叔,此时笑呵呵地看了林小福一眼,说出来的称赞便有些长辈的和蔼语气。
  赵子诚笑着一抱拳,算是道了谢意。
  之后他便摘下背篓放到地上,立刻又来给林小福将小背篓拿了下来。
  “本应多拿一些来,奈何人手不够,家里还有不少,另有酸笋、干蘑菇没有带来。”
  赵子诚三言两语解释了原由,也将背篓打开了。
  就在铺头当面给掌柜看干货成色。
  “不错,这些东西我铺子里也有,价钱都是有数的,干鱼四文、干木耳和干笋五文,你若卖得,以后可以长期供货给我。”
  徐掌柜蹲下拿了几条鱼在手中反复看了看、捏了捏,将鱼肚切口也掰开看了看,又将手往篓中探了探,再将手掌放到鼻下闻了闻。
  这才开口报了价。
  林小福一听顿时蹙眉,忍不住开口。
  第360章 林小福谈生意
  “掌柜大叔,这鱼从河里捞上来,在我们村的河边价是三文,我们从河边背回家。”
  “剖洗干净、盐腌、太阳晒,烈日下驱赶蚊蝇、日晒夜收好多天,晒到这种成色。”
  “不说十斤变一斤,干损五斤也是有的,现在你给我四文?”
  “你这晒得仔细,辛苦是辛苦,但你要知道,村里人不可能天天买鱼吃,何况还是三文钱的高价?”
  徐掌柜抬头看了拧着眉头不高兴的小媳妇一眼,笑了笑。
  这小媳妇到是个厉害的,不过能将晒鱼过程说出来,说明是用了心思的。
  徐掌柜厉害,可惜今天遇到了林小福。
  林小福谈生意向来强势,也源于她的本职工作,本就不靠这个吃饭。
  晒干货,不过是符合她农女身份唯一能光明正大给家里带来的经济来源。
  林小福听得懂徐掌柜的暗示。
  村里价再好,也不是人人吃得起鱼,更不会天天有人买鱼,所以相比之下,销量不好,一样没得赚。
  到不如现在薄利多销。
  “掌柜大叔说得是,但干鱼价低了,干笋也卖得太便宜,我们辛苦从村里背到镇上,这个价钱实在卖不起呢。”
  林小福微微一笑,不提价钱了,只指了指小背篓这边。
  “三样干货,本就是做为样品带来谈价的,现在只有干木耳符合行价,那就把干木耳卖了吧。”
  至于另两样?她不提,其他人也听得明白,那是买卖没有谈成,不卖了。
  赵子诚在她开口后就没有作声了。
  当初他在镇上打听过行情,唯独没有进徐宝记来,是因为他倾向于与徐宝记长期合作。
  因而,在了解到其他铺子的行情之后再直接往徐宝记走,是他认为,价钱肯定也差不离。
  却没想到,干鱼少一文,干笋直接少了一半,与干木耳价一样了。
  这能一样吗?木耳不用自己种,只要山里找到长木耳的树,一年能摘许多回。
  而能晒干笋的人家,首先得有一片竹林,在保留新竹的前提下,才能挖出竹笋来晒。
  这本就不是家家可做的生意,价钱,也能卖到十文。
  他听到徐掌柜报价之后,心里也觉得不平。
  他也疑惑不解,明明以前卖野兔时,徐掌柜很爽快的呀,帮忙处理好兔肉和皮毛,还有五文的辛苦钱呢。
  “掌柜大叔要现在过秤吗?木耳大约是十斤吧,若是满意这成色,下回我们还可以送货的,家里还有。”
  林小福一副只谈木耳不卖其他的架势,当然也是本着卖掉一点就轻松一点,接下来还要背去别家呢。
  徐掌柜却没有动,而是在打量林小福。
  掌柜不动,伙计自然也不动,只是好奇地朝赵子诚挤眉弄眼。
  似乎在暗示赵子诚,他们铺子是大铺,以后长期供货,不亏啊。
  赵子诚却只作不见,垂眸默默看着小媳妇准备将木耳拿出来。
  但他看得出来,小媳妇也就装装样子,若真的只卖一种,说不定她不愿意卖了。
  徐掌柜见状却似没有发觉不妥,连忙开口阻止。
  第361章 退让
  “你这小媳妇做生意哪有这般做的,你拿来三样干货,难道不想一家卖吗?”
  徐掌柜黑着脸有些不高兴地抱怨。
  “做生意的都知道,能卖的种类越多,越好做生意,你将木耳卖于我,鱼和笋打算卖给谁家?”
  他在试探下家的情况。
  然而,林小福还真没目标,赵子诚说过镇上有一家干货铺,两家大杂货铺,再有几家小杂货铺。
  小杂货铺怕是开不起架,那接下来还能去的也就是另两家大杂货铺了。
  这样的干货,杂货铺也会收的。只不过干货铺主做干货生意,品种更多更细,是杂货铺不能比的。
  她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笑了笑。
  “不管去哪家,干笋的行价难道不是十文么?今天就是沿街叫卖,怕也不会低太多呢,毕竟我相信这个价,镇上人是吃得起的。”
  都是明白人,会知道现在谈的是批发价,而镇上散户到铺中来买,肯定不是这个价的。
  街头叫卖,那就没有进货或卖价了,折中来买卖,也会有赚头的。
  而徐掌柜却是表情突然尴尬了一下,连忙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