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作者:燕七雪      更新:2025-02-14 14:49      字数:1967
  “课外读物?”赵子诚好奇。
  “你看的就是啊。”林小福朝他手中的书看去一眼。
  “他们还在认字,看这个有些困难吧。”赵子诚不禁好笑。
  “但是可以买些诗词读本嘛,若是可以,我想让小妹也认认药草,将来咱们若是开医馆,都能帮上忙。”
  林小福又有了主意,忽而一笑。
  既然小妹读书能跟上,那就不妨再多学一点。
  第423章 寒伤入骨
  早饭之后,林小福便跟娘坐在院子里做针线活儿。
  这些日子她总算是学会从哪里下针,怎么去缝一件衣裳了。
  林小春在厨房里忙,林小禄就帮着赵子诚把干货都晒到院子里。
  林小春忙完就背了衣裳去河边清洗。
  中午林小福做了三个菜,饭后一家人继续上山摘木耳,换赵子诚在家洗碗、继续看家。
  傍晚时她们又在河边洗木耳,这次没有人再表示好奇了,只是背后议论时都不约摇了摇头。
  原来这娘儿几个竟是傻的,晒个干货还这么老实。
  第二天就不上山了,赵子诚去河边下了两网收就工,村里人都没来得及找他们买鱼,他们就洗网回家了。
  理由是,赵子诚的伤没好,下两网已是极限。
  拿了几条大鱼装在背篓里,赵子诚和林小福一起去华家村。
  他们从药庐附近上山时,也送了两条大鱼给林郎中。
  “不是有伤在身么,既然我收了你们的鱼,就帮你们看看吧。”林郎中爽快地说道。
  赵子诚有些犹豫,林小福却是立刻就答应了,见她不在意,赵子诚这才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的伤在好,怕被林郎中觉得他是在假装,那就说不清楚了。
  谁知林郎中把了脉后却表情严肃起来,又让他卷起裤脚,捉着他的脚捏了捏。
  林郎中捏的是几处穴位,赵子诚立刻痛得拧起了眉。
  “寒伤入骨挺严重的,夏天时要扎银针拔寒才行,雨天、潮湿的地方、冬天,都要十分注意,不可凉着。”
  林郎中只是村医,没研究过毒,将正在恢复期的寒毒诊成了寒症,也不算出错。
  只不过寒毒比寒症更严重罢了。
  “这腿确实要好生养着,不可勉强,不然以后走路要拄拐杖了。”林郎中目光复杂地看着赵子诚。
  “最好以后别去打渔了,河边湿气重,你打渔难免还要湿脚渗着,回头我给你配些药,每晚泡脚半个时辰。”
  “二伯,你刚才的诊断,还请你去赵家说说,公公婆婆一直觉得,我夫君是在装病不干活呢。”
  林小福听了却托请林郎中传话,对于治病一事,她却另有盘算。
  “配药的话,恐怕要记在帐上了,不能打渔,我们就没赚头了,还不了钱啊。”
  “记帐上吧,这治病还能拖不成。”林郎中横了林小福一眼,又看向赵子诚。
  “腰力并无伤痛,是有人故意这么说的吧?”说完又瞥了林小福一眼,那一眼意味深长。
  林小福顿时有些尴尬,嘿嘿一笑,道:“上回我送鱼回去,婆婆骂我们就算了,公公也等着我夫君回去收麦子。”
  “我当时心里是很不痛快的,我夫君有伤在身,他们不闻不问,却把他当牛作马,就多说了一处伤,反正这两天都在养着,多一处、少一处也没差。”
  “子富没钱买纸笔,我们要去找师父借点,没钱治病,真的就只能欠着了。”
  给小弟钱是一回事,但对赵家,林小福是逮着机会就要找人告状,让村里人都知道赵家的行为。
  第424章 师父不在家
  “悠着点吧。”林郎中听了也是无奈,不便说长道短,只能提醒着。
  “对了,下回拿干木耳来抵药钱就行了,听说你们有酸笋,给我些也可。”
  林郎中到不在意收现钱,以物相抵也无不可。
  “好,那最迟明天,看我们今天何时回来。”林小福一听立刻欢喜地答应了。
  不花钱,用货相抵对他们来说其实更方便。
  不然要等徐宝记的人来收货,还得好几天呢。
  出了药庐,他们便往山道走去,到了僻静处,赵子诚才开口。
  “媳妇儿,我这寒毒……”
  “没事儿,寒毒已经去得差不多了,现在确实是很重的寒症,寒伤入骨,让二伯治也可以,只是慢一些。”
  “我且看看二伯给的什么药,会不会和我的方子相冲,不相冲就用,相冲就把药收着,二伯开药不会太贵,毕竟是在村里。”
  “再说了,咱们也不能拒绝呀。”林小福低声解释。
  “嗯。”
  赵子诚听了便不再说什么,自家媳妇儿比自己想像的还厉害,他干脆不管了,由她来安排。
  他们来到华家村时,师父家却是院门带锁,问了邻居才知道走了半个月了,还没回呢。
  “这下糟了,这一两银子上哪儿借去呢。”蹲在师父家院门口,林小福犯起了愁。
  “所有的干货都卖掉,怕也凑不上一两银子呢。”赵子诚也拧着眉,寻思不到一个借口。
  钱他们有,但不能突然就拿出来了呀,总要有个来源,才不让人起疑么。
  “有了!”林小福突然站起身,纠结的小脸露出了笑容。
  “师父不在家,咱们现在上山挖草药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