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作者:燕七雪      更新:2025-02-14 14:49      字数:1958
  于是驴车向前驶远,林小福也没回答赵张氏的要求。
  赵张氏气红了脸,赵迎春小声劝着。
  “娘,其实这个嫂子还不错的,我们关系那么差,她还给我买衣料,买花的钱,还给三哥钱呢。”
  “张氏,迎春说得对,一家人就应该这样,家和万事兴,别总骂骂咧咧、抱怨儿子和媳妇不好,他们为这个家也尽心了。”
  赵长禄在前面听见,也开了口。
  若说之前老二对他说的那翻话让他还有疑虑,那么昨天村口那争吵因由传出来,他就真的想去镇上试试了。
  不说镇上伙计想来村里买便宜鱼,就说老二背了一篓鱼去镇上卖完了。
  镇子那么大,他有驴车,送一百斤鱼去镇上转一天沿街叫卖,说不定八文的价也有人买。
  赵长禄想着赚钱的事,心里也不禁火热起来,心情当然也很好了。
  “哼,他们对家里是不是真好,等他们打猎就知道了。”赵张氏却冷哼了一声,并不动心。
  赵长禄叹了口气,便不再说什么了。
  走在后面的林小福和赵子诚,并不知道赵家人在说什么,他们说的却是赛龙舟何时开始,会有怎样的热闹。
  三年一会的龙舟赛事是白水县举办的,都是全县几个有名的靠水吃水的村子安排的赛手。
  这些赛手才是真正的渔夫,打小在水里长大的,水性十分了得。
  这样不但有利他们比赛,也不怕落水后的危险。
  而湖边看热闹、做买卖的则是附近的村子和镇子上的人,也有从县城那边来看热闹的游客。
  总之很热闹。
  不久,赵子富他们一大群少年就一路小跑过来了。
  他们出门没那么早,但又不想在路上耽搁太久,于是只有跑了。
  并不是所有的少年人都有钱坐车的,或者说他们舍不得将钱花在坐车上,留着到杨湖还能买吃的呢。
  少年们想法也简单,并不怕众口难调,一个吆喝就都统一了意见。
  经过林小福他们时,赵子富还笑嘻嘻地主动打了招呼,可见他心情是真的不错。
  而林银宝并没有带上林小宝,他们都是十几岁的读书人,只有年纪相近的兄弟才会带着出门。
  看着他们热热闹闹地跑过去,林小禄都想跟着跑。
  “大姐,我们再走快一点吧,还能先去杨湖看看热闹呢。”
  林小禄情急地回头,催着后面不急不慢走着的大姐和大姐夫。
  “急什么,先去花果村。”林小福却提醒着小弟。
  若外婆家有人善待,表兄弟姐妹也能亲近亲近,到时一起去看热闹也能促进感情。
  毕竟他们几年没去过外婆家了,小孩子关系疏得很。
  但若……
  她得有个二手准备啊。
  只是这话她不能和小弟明白说出来,怕提前扰了他的兴致,也让娘难过。
  林小禄虽然想去杨湖,但他是个听话的孩子,立刻就乖乖地答应了。
  走了许久,他们便进了花果村。
  因为今天的赛事,村里人也没心思过节,都忙着去卖瓜果,而不是去外婆家。
  第557章 带夫婿来请安
  余家住在村南,门前有片果林,种了桃子、桔子、杏子、杨梅、枇杷,屋侧还有几棵枣树……
  此时正是卖杨梅和枇杷的时候。
  看到自家闺女领着一群孩子在不远处唤着自己,正在门前与邻居说笑的余老太太,表情有些怔愣。
  “丫头来了啊。”在邻家大娘的提醒下,余老太太回过神来,露出笑容迎上来。
  林小福见娘落泪,便领着小弟小妹给老太太行礼,又拉过赵子诚。
  “外婆,这是我夫婿赵子诚。”
  “小福丫头嫁人了啊?”
  余老太太诧异地看她一眼,又打量了赵子诚一眼,是个模样不错的后生。
  “福儿嫁了同村赵家后生。”林余氏连忙解释,只是为何会嫁,却说不出口。
  “进来吧,到屋里坐。”余老太太反应过来,便招呼闺女和外孙们走进院子。
  “婆婆,盐放哪儿了啊?罐子里没盐了啊。”这时厨房里走出来一个妇人,着急地喊着。
  陡然见到院子里的人,神情一愣,便打量起来。
  “大嫂。”林余氏笑容有些僵,但还是赶紧行了礼。
  “原来是你呀,今天怎么得空?”大舅娘余杨氏淡笑着开口。
  只是这话……
  林余氏笑容更僵,木讷地不知如何回应。
  “娘,这位是?”林小福立刻笑语盈盈地接了招,大声问道。
  隔壁大娘还在门前没走,刚才他们一路进村,自然也是有人还认得林余氏的,便有在家的妇人好奇地赶过来看热闹。
  余家闺女多年没回娘家,原因如何,在村里并不是秘密。
  “这是……你大舅娘。”林余氏回过神来,表情有些苦楚地看向林小福。
  “原来是大舅娘呀,我娘今天来也不是串门儿,若外公外婆没有安排我们的饭,没关系,我们回去吃便是。”
  林小福笑容更浓,大声开口,又看向一旁愣着没有说话的余老太太。
  余老太太虽然不如林老太太那般泼悍,但此时的反应也让人寒心。
  但有村里人来看热闹就行,就算不再走动,也要让人看清余家人的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