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作者:
燕七雪 更新:2025-02-14 14:50 字数:1980
剩下的十几串,王家小厮就买走了十串。
看来王家少爷小姐们很喜欢吃,枇杷羹却是没有再买过,林小福也不多问。
又怕小厮明天继续等,于是解释了几句。
“每天来卖鱼的老夫妇是我公公婆婆,若他们卖鱼丸子,也是一个做法,不用专等我们,我们还要上山采药,不是每天都来的。”
“枇杷羹也只卖得两回了,枇杷要过季了,想吃得等明年。”想了想她又多说了一句。
王夫人看来是不喜欢吃枇杷羹,不然一坛子早该一家人吃完了才是。
但她还是要提醒一句,再不买可别后悔。
小厮到没多想,答应着就回去了。
来到书局附近时,林小福的吆喝就改了。
“好吃的枇杷羹!”
“能治热症咳嗽的枇杷羹!”
“好吃赶紧买!再不买枇杷就过季喽!”
“今年不买就等明年买了啊!”
“……”大约是这么喊起到了效果,很快就有人出来了。
北边商铺也不少,宅院到是大些,一般吆喝传不进府里,但商铺里的人却是听得明明白白。
林小福并未夸大其词,大家都知道枇杷就端午前后,最多下个月还能买到一些,却已过旺季,很快就会没了。
再回岔道时,林小福看看鱼丸子只剩下两串了,便盖上了篮子盖儿,让赵子诚转去西市。
“哎呀!你们才来呀!这买卖做得怎么样了啊?”
刚往西不远,就看到赵长禄赶着驴车过来了。
原来他们早早去了西市,在市上将剩下的几条鱼卖掉了,准备回家去时,就遇到了老二他们。
赵张氏那张嘴总说不出好话来,连打声招呼都让人觉得阴阳怪气。
第733章 不能再质问
“公公、婆婆,你们今天生意咋样?”林小福却不答赵张氏的问题,反而问道。
“还能怎样?凑和着赚点辛苦钱呗!”赵张氏立刻开口。
“不好么?难怪你们把鱼丸子便宜贱卖呢,若是生意不好就别卖啦,只卖鱼就好了。”
林小福却是淡淡一笑,立刻说道。
“你们在前面乱降价,搞得我们的鱼丸子完全卖不出去呢,婆婆你别以为鱼丸子不要成本啊,大哥和子富打渔也很辛苦呢。”
“以前我说我夫君打渔辛苦,你们是不会信的,现在大哥和子富可以作证了吧。”
林小福又指责起来。
“我们也没乱降价,就是看天热了,有人多买一些,就给了个实惠,不知道会影响你们后面的生意。”
赵长禄一摆赶鞭,拦下赵张氏就要跳起来骂人的行为,连忙笑着解释。
“说得也是,天气热了,熟食不好放久,既然不好卖就别卖了吧,活鱼总能多放,还省事儿呢。”
林小福见公公开了口,自然不能再质问,于是笑道。
“你说得是,我也正想着,以后鱼丸子少做一些,把鱼留着卖活的,新鲜鱼的价钱还是不错的,就是你大哥和子富到底是新手,打渔太少了……”
赵长禄连忙说道,却又看向了赵子诚,正要开口。
林小福却立刻抢下话题,笑道:“公公可别小瞧了大哥和子富的劲头呢。”
“昨天我们上山去采药,看到他们在打渔,我们下山回,又看到他们在打渔。”
“那河湾子鱼儿是不少的,他们下网越来越熟练,打渔肯定只会越来越多的。”
“到是我们,上山就是一天,回来脚都跟绑了石头似的迈不动了呢,别说打渔了,夫君挑水都辛苦。”
“枇杷羹又不敢天天来卖,没什么生意,我们不打渔,自家鱼丸子也没得卖了,我娘也没有小鱼可晒了呢,唉。”
林小福说完还重重叹了一口气,露出烦恼的表情。
因为赵家是自己打渔了,小鱼肯定不会送到林家,都让赵陈氏连夜剖洗了晾起来做干鱼呢。
赵家自己的鱼当然有权不送给别人,不管大鱼小鱼,多少利益和辛苦都是自家的,旁人说不了他们。
但此时让林小福这么一叹气,赵长禄还真是开不了口了。
“若你们采药没赚头,怕还是要打渔卖的。”赵长禄沉吟着,于是提议。
“鱼是要打的,却没空天天打,更不可能一直呆河边下网了,最多就是隔两天卖一次鱼丸子吧,这个要用大鱼来做,小鱼就正好给我娘晒干鱼。”
林小福连忙把话说透,再次让赵长禄开不了口。
他们下网不多,大鱼要留着做鱼丸子,小鱼要给娘家晒干鱼。
赵长禄便叹了口气,问道:“听说你们昨天上山采药了,可卖掉了?”
“还没呢,送到医馆了,我们忙着卖枇杷羹,还没等郎中估价。”林小福连忙解释,“采药也不能天天去,太辛苦了。”
反正就是干什么都不长久,也是辛苦赚头。
第734章 懂得适可而止
“你咋呼了那么久要药采,不打猎了,这卖药最好是比打猎赚钱呢,不然我家老二就太亏了。”
这时,赵张氏嗤笑一声,讽刺地看着林小福。
“婆婆这话说得可不地道了,打猎再赚,那也是拿性命在拼呢,你家老二的命不值钱么?”
林小福却冷淡地盯着赵张氏。
“你什么意思!”赵张氏见林小福处处抬杠,顿时沉下了脸色,语气便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