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作者:
燕七雪 更新:2025-02-14 14:50 字数:1963
降价什么的,她是不会做的。
上回那个还价的妇人,似乎专程等在街边,看到林小福吆喝着过来,立刻跑了出来。
“你们的鱼丸子不便宜,就不买你们的!我今天一样买到七文的鱼丸子了,真是好吃!”
那妇人得意洋洋说完这翻话,还不急着走,向拿着碗、拿着钵走过来的人嚷了起来。
“大家别买他们的鱼丸子,太黑了!要十文钱一串呢!我在前头买的才七文!”
林小福微笑地看着她,就像看一个傻子。
林余氏气得红了脸,想要争辩几句,却被林小福拦下。
“娘,别人几文买卖,咱们管不着。”
这时买枇杷羹的客人走近了,他们得忙着做生意。
就有个熟客妇人不解地问林小福。
“小媳妇,为何你家鱼丸子不肯便宜呢?毕竟前头有人便宜卖,你在后头也吃亏吧。”
能在这镇上居住,能回回吃得起枇杷羹,家境都不会差,而且多半都是在开铺的,或者家里有做工的。
“夫人说的是,但成本在这里,为何前头卖得便宜?”
“因为前头卖鱼的是我家婆婆,从我这里拿了手艺去,以前也是我夫君打了渔送过去。”
“他们现成的鱼,就算只卖一文、就算一文不赚白送人,也只看他们高兴,他们哪记得我夫君打渔送鱼的辛苦?”
“婆婆好胜,要让我卖不成鱼丸子,就在前头乱喊价,等我卖不了,你们看她还便宜卖不?”
镇上做买卖的人,如何听不懂林小福这翻话?打价格战挤兑对手,垄断行市,不是大家经常遇见的算计么?
“你们不是一家人么?怎么做两家买卖?”那问话的妇人奇怪。
“说来都是家事,我们……分开吃住、分开买卖的。”林小福苦着脸解释。
“你这婆婆也是……”那妇人便有些明白,无奈地摇了摇头。
“没办法了,我当媳妇的能说什么呢?若没人买我鱼丸子,我下回就不做了,也不想白赚吆喝呢。”
“是了,我这枇杷羹也就卖今天了,这几天夫君有事,我也没办法继续来镇上,婶子若是喜欢吃,可以多买一点。”
“再说枇杷也要过季了,吃了今年等明年呢。”林小福又和气地解释。
第768章 意气相争
那妇人听了,本来只想买半斤的,最后就买了一斤。
不过她拿的碗不够装一斤,就让林小福等她一等,她回去再拿个碗来。
即使多跑一趟,也不愿意买一斤装整坛的,因为不愿意多出十文钱的坛子钱。
而先前故意吆喝不让别人买林小福鱼丸子的那妇人,本来吆喝得起劲,结果听林小福一解释原由,大家都不理她,就有些脸讪讪地,这时候就悄悄回家去了。
也因为她跟林小福意气相争,最后也没脸来买枇杷羹。
但林小福说了卖完今天就等明年,让她有些怕买不着,可又一想,觉得是狡诈小媳妇说谎,是为了诓大家多买,过两天肯定又来了。
上回不也歇了两天才来的吗?这次也是歇了一天来的。
枇杷是要过季了,但这个月也还是买得到的,这个月还有这么久,能卖个几回了。
于是那妇人又扭头朝林小福这边啐了一口,就回家去了。
想诓她买?她就不买。
林小福却未正眼瞧那妇人一眼,甚至没有与之争辩。
而有了加买的妇人起头,同样决定加买的客人就多了起来。
做生意就这样,有时候优势是价钱,有时候优势是气氛,有时候优势是人缘。
真正说质量如何,回头客会告诉你答案。
因而,就算有人是头回买,或者第二回 ,也是被别的回头客带动的。
吃得起,也就无所谓那几文钱了。
一路来到仁安医馆时,竟然一大坛子就卖完了,林小福乐得眉开眼笑。
“娘,你们稍等,我去找方郎中问合伙卖鱼丸的事情,再把药卖了,一会儿会有人出来搬枇杷羹,等下我们送你到绣庄去。”
林小福跳下驴车时便和娘说道。
她知道,娘肯定只会去西市的布庄和绣庄,东街的铺子是逛不起的。
林余氏连忙答应了。
林余氏来逛集是打算带钱的,但林小福却不让她拿钱,说他们卖枇杷羹自然就有钱了,何必再把钱往镇上拿?
林余氏如今手头也有五两多积蓄了,整数还都是银票,因为卖干货时,伙计带来的便是小额银票,以前林小福给的一些散钱,也在卖干货时找零了,或者攒够了就到药庐换成了一两的银票。
这些钱,都埋在地下的钱罐里边,不然林余氏也不能安心出门。
赵子诚将驴车套在医馆门侧的套马桩上,就让林小禄帮着吆喝。
平时他守车可没怎么吆喝,都是别人看见了就过来卖点,没看见就算了。
如今有林小禄这个积极的小少年,还有不甘落后的林小春,这阵仗也不小了。
附近铺子里的人听见吆喝,却不是平日小媳妇的声音,便先好奇地出来一看,见是赵子诚在,便也拿了钵过来,买卖就做起来了。
很快,就有医馆的伙计跑出来,直接搬走了一大坛子。
而此时林小福将两背篓药草直接递给方长学,便笑眯眯地等他开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