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作者:燕七雪      更新:2025-02-14 14:50      字数:1965
  河边两担箩筐,赵子诚虽然许久不下网,但并没有人来买鱼,大概是杂货铺的鱼价终于稳定下来了,三文不再浮动。
  只是林大华和林三华每天能打到的鱼不多,自然比不上以前赵子诚每天送给赵家的鱼,他们能在杂货铺卖已经很好,或者去附近的村子转转。
  但要说去镇上还远远不够,不过听村里人传回来的小道消息,他们也要打大桶,和赵家一样去镇上看看行市了。
  林小福听到这样的消息只是笑笑,说不管是林家那边还是赵家那边,都轮不到她说什么。
  反正林家喜欢乱价抢生意,赵家又何尝不是?
  就让他们自己去争好了。
  赵子诚把剩下的两担装满就赶紧收了网。
  这时天色已亮,杨三爷爷又来帮忙挑走一担,赵子诚挑剩下一担,林小福把网背了回去。
  第786章 咱们还年轻
  把小鱼捡出来后,赵子诚立刻去借驴车。
  林小福就和杨三爷爷一起将大鱼桶搬到了院子里,又托请杨三爷爷帮忙去挑一担水来。
  为了打到最新鲜的活鱼,他们现在时间很紧,等赵子诚回来就要去镇上。
  杨三爷爷还没挑走小鱼,也没二话,立刻就去厨房拿了水桶去挑水。
  等赵子诚赶了驴车回来,就将大鱼桶搬到车上,倒了水进去,就和林小福一起将鱼小心地放进去。
  鱼儿得了水立刻就鲜活了起来,鱼尾搅得水面哗哗的。
  林小福也将一小坛枇杷羹塞到杨三爷爷手中。
  “三爷爷,这是昨夜里熬出来的枇杷羹,是最后一点料,我们不打算去镇上卖的,你们也尝尝,别往外说就是。”
  林小福昨夜熬了半锅,全用一斤装小坛装了,刚才赵子诚去借驴车,就拿了一只背篓,里面装着七坛,是给村长家和六个耆老家的。
  做了这么久的生意,借了这么久的驴车,村里没找他们要租钱,他们自己不能不识趣。
  把村里说得上话的人打好关系,以后他们不在家里,娘和小弟小妹也能多点保障。
  这次总共只装了十一坛,也就是十一斤的量,锅里剩下的一点昨晚就吃掉了。
  现在还剩下三坛子,是打算给药庐送去一坛、赵家一坛,一坛自家吃。
  杨三爷爷哪里肯要,林小福便小声说了送礼的事儿,见她果真是不打算卖了,这才收下。
  “娘,我们去镇上了。”杨三爷爷挑着鱼走了,林小福便喊了一声。
  林小禄自己上学去了,并没能等到他们的顺风驴车。
  驴车经过村口时,杂货铺前只有林金宝抱着儿子在那儿溜哒,并没有看到林周氏在门前。
  也因此,驴车顺利通过,没有再起冲突。
  “奇怪,这两天好像消停了嘛。”驴车出村时,林小福忍不住嘀咕。
  “恐怕是林金宝要分家闹的吧。”赵子诚笑了笑,然而笑容很快就收起来了。
  林家娘蛮横无礼,但是林金宝管得了,他娘……根本没把他当儿子。
  赵子诚嘴角抿了抿,转开目光,不说话了。
  林小福正要吐槽一翻,发觉男人脸色不太好,连忙闭了嘴。
  乡道上有驴车经过,超过他们先走,他们也不争道,退让了一步。
  林小福又道:“也不知道颜先生今天出门了没有,昨天他可说要亲自去趟北阳州的。”
  “别着急,他肯亲自去就证实他很在意这次合作。”赵子诚安慰林小福。
  仁安在意,他们就不用担心什么,因为是仁安求她,而不是她求仁安。
  “嗯,正好等待的时间,咱们可以出去走走,以后拿到合作的钱,咱们直接搬走吧。”
  林小福一脸向往地计划着。
  去一座繁华的大城市里,买一座好宅子,再买一间铺子,到时再开药铺,比在李桥镇要有机会多了。
  李桥镇地方小,行市已稳定而饱和,大城市甚至府城、京城,自然不怕。
  “媳妇儿,咱们一步一步来,咱们还年轻。”见她连京城都提到了,赵子诚无奈地劝着。
  知道她厉害,但饭是要一口一口吃、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
  第787章 想住更大的院子
  “知道啦。”林小福笑语嫣然,虽说同意他的看法,但心里如何不期待?
  她可不是小村子里长大的,她在等走出去的机会。
  到了镇上直奔方家。
  方家早上的生意刚做完,这时候只有几个客人在吃着。
  今天方长学的爹方正扬没有选在这时候去送货,他正蹲在水盆旁帮着洗碗。
  “林姐姐!赵二哥!”
  方翠已无数次张望,在看到赵子诚赶着的驴车过来时,顿时露出欢喜的笑容,立刻喊了起来。
  看到他们驴车上放的不是箩筐,方郑氏好奇地问:“这?”
  “不着急,等客人吃完,咱们再把驴车赶进院子去。”
  林小福看了一眼方家门前的摊子,立刻说道。
  “好。”
  方郑氏也知道现在不方便,便朝林小福招手,又喊方翠赶紧包馄饨,要给林小福他们煮馄饨。
  “婶子,我们现在可不饿,晚些再吃吧。”林小福连忙阻止了。
  因为做鱼丸的事儿还没开始,她们谁也没提鱼的事。
  正好这时候坐在门前的客人吃完,搁下十文钱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