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作者:
燕七雪 更新:2025-02-14 14:50 字数:1957
林小福怕赵迎春拿瓜子嗑,会有失形象,便主动拿了个杏子给她。
杏子小巧,吃起来就能注意形象了,这时候的杏子也不会那么酸,算是更合适此时的赵迎春吃的东西了。
“二婶娘,吃!”赵岳拿着一块枣糕突然走到林小福面前,伸着给她。
“岳儿真乖!”林小福目光一闪,心想这孩子真是个小福星。
这时候突然一个举动,就能让杨家人看到他们赵家人的关系多么融洽啊。
她小小地咬了一口,笑道:“谢谢岳儿。”
第856章 赵迎春也机灵
赵岳被赞,开心地蹦蹦跳跳,笑颜逐开。
而他也不回自己娘那里去了,就靠着林小福,还伸手朝桌上指:“好吃!”
被一个孩子赞好吃,杨家人听了都露出了笑容。
这说明今天待客体面了。
刚才杨诚的爹杨正刚看了赵家拿来的礼,镇上有名的糕点铺“祥记”的点心,大酒庄“醉仙阁”的酒,都很贵重了。
虽然鱼丸子是自家做的,但听杨诚的娘吴氏去过茶摊,知道那鱼丸子卖两文钱一颗的,这一篮子一串五颗,可不是十文钱一串么?
这礼都是体面的,让他们杨家也面上有光。
赵张氏和杨吴氏在说笑,赵长禄也和杨正刚还有杨老爷子在寒暄。
赵子诚和赵子添就陪坐在爹身旁,端着茶有喝没喝,他们也不可能去拿吃的,有些伤男儿颜面。
赵陈氏这边也有杨家嫂子们相陪,妇人之间光是说孩子就有不少话题了。
自然没有人来和赵迎春说话的,虽说她是正主儿,但她是小姑娘,若是问话问得急了会拘束的。
赵迎春也机灵,她就挨着林小福坐着。
她很清楚这个二嫂精明能干、能说会道胆子还大,有她在身边就安心多了。
这时杨老太太也回来了,她就不管赵迎春是否拘谨,拉着又看了一翻,笑着又问了许多话。
赵迎春一路也被林小福叮嘱过不少事情,这时候就麻着胆子认真回了。
虽然看得出来紧张,但这时候谁不紧张?还能好好回话已是不易,老太太就越发喜欢了。
余老太太在一旁看了也是欢喜,便笑着看了林小福一眼。
“外婆,外公在忙啥?”林小福拉着外婆坐下,笑问,“我记得上回看到有几棵杏树的,还没过季吗?”
上次外公送了杏子给她家,今天看到杨家也摆了杏子,可杏子也是端午前后吧,余家种得并不多,主要还是杨梅和枇杷。
“这是晚杏,能卖到下个月呢,不过咱们家不多,杨家到是不少呢。”余老太太笑着解释。
“原来如此,那我还能赶一趟杏子买卖了。”林小福一听顿时也很高兴。
当初忙着卖枇杷羹,也没空闲做这个,再看余家只有几棵树,就没起心思。
没想到这时候了还有,可不正好接上么,在出门之前还能赚点小钱钱呢。
“丫头,你不会又要搞什么杏子羹吧?”余老太太一听就忍不住好奇了。
这外孙女想法总与别人不一样,别人卖鲜的,她就做熟了卖。
还有这鱼丸子,她都觉得好吃,听说赵家茶摊也有这买卖呢。
都是这丫头的手艺,真是不错。
“杏子羹也不错,不过还没想好怎么配药,这次可以做简单点,杏子果脯,杏子酒都可以。”
林小福笑着解释,天天去叫卖太累人了,做点可以储存的,再找合作商吧。
“这个也有人做的,听说价钱不低,但你没铺子,也要去街头卖吗?”余老太太诧异。
就连赵家人和杨家人都看了过来。
“我家里还腌着杨梅呢,过两天去问问徐宝记的掌柜收不收,过些天我们要随师父出趟门。”
第857章 不愧是村长家的女儿
“师父要去拜访一位药商朋友,到时我们把货带出去,去县城探探路,也是可以的。”
林小福忽悠起人来不用打草稿,语气溜得很。
而她也说得大家都是眼睛一亮,觉得去县城做买卖肯定是行的啊。
“原来我师父是想改行开个药铺的,后来我们和仁安医馆认识的郎中打听了,镇上药铺有点多,再开怕生意不好。”
“师父只能放弃,就想着先去县城走走,看看药商朋友那里有没有合适的机会。”
“今天我看还有晚杏,回头我试试杏子酒,若是能酿成酒,说不定可以卖酒去。”
林小福笑着又说了自己的计划。
“你会酿酒?”杨燕刚好走进堂屋就听见林小福的话,不由诧异。
林小福看向她,没有立刻说话。
“这是你大表嫂,端午那天她回杨家来了,你们没见上,后来你来家里买枇杷也没进屋,没和你这嫂子见过的。”
“原来是大表嫂。”
林小福这才明白是余程光的媳妇,连忙起身敛手一礼,又喊了赵子诚过来作了个揖。
“这是我夫婿赵子诚,赵二。”林小福又介绍了赵子诚。
杨燕一来,这几家亲戚就连上了。
杨家小姑子的表妹夫家的妹妹要与杨家联姻,这亲戚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
“不用多礼,下次一定要到家里来玩儿,前儿若不是我恰好回了杨家,我也要同去你家走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