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作者:燕七雪      更新:2025-02-14 14:51      字数:1998
  最后,林小福直接挑了四匹拉倒。
  之后给自家安置就容易多了,自家的情况她了如指掌。
  但为了区分,他们让伙计给要做陪嫁的料子全部用红纸包扎,自家的用别的颜色包起来就可以。
  之后的衣料子,给迎春的也同样是用红纸或是红底粗布包袱裹起来,一一仔细地先整理好,再来把赵家人的衣料子也打了一只大包袱,整匹的料子也作了区分。
  之后自家的再另外打包,又把搭配的针线也准备好,全部都分成了三份,最后掌柜的算盘一扒拉,给了优惠之后,算了十六两整。
  主要是绸布太贵,又买了那么多被面,有缎、有绸、有细棉、粗棉,最后针线几乎是送的了。
  林小福想了想,又多扯了两身细绸料子给外公外婆,之前她说过这趟回来,再给外婆送礼。
  可是外公还可以送酒,外婆能送什么呢?想来想去还是做衣裳最合适。
  这衣料子不便宜,自然能讨人欢喜,而且等八月去杨家做客,也有体面。
  她又找掌柜讨价还价,要了两包布头,说是回家纳鞋底儿也好。
  掌柜的今天开张都没做到一两银生意,这一下就有十七两赚头,又知道是常客,自然也就乐得做人情,送了两大包布头,足有三十多斤重。
  这时一个后院里的伙计赶着马车等在了铺子外面,铺子里的伙计殷勤地帮着搬货,林小福和赵子诚只忙着清点,怕漏了东西。
  掌柜的亲自送出门,热情地让他们下次再来,一样有好价钱。
  林小福好笑地行了礼,便被赵子诚扶上了马车。
  他们买了六只烤鸭装进大背篓里,就直接出镇而去,没有再买其他东西了。
  马车跑得快,不久就进了南林村,在村里许多人惊讶的目光里,马车穿村而过,直奔南坡。
  虽然林小福没有多说,但车上许多红纸、红布裹着的东西,还能是别的?
  赵家闺女说给了花果村村长的侄儿,过了中秋可就要过门了,现在赵家忙的还不就是陪嫁?
  尽管林小福什么也没说,但大家心里却明白了。
  这可怜的哥嫂,一回家就忙妹子的嫁妆,也真是不容易。
  来到林家门前,林小福立刻喊着正在院子里的小妹帮忙拿东西,不一会儿林余氏也出来了,看到这阵仗也是吓到。
  他们把东西全部搬进了林小福的屋里搁着,并不急着送去赵家。
  这时候的赵家也不一定有人在家,马车离开时终于被村里人拦着了,才知道是镇上布庄的伙计。
  第1125章 不亏就是赚了
  赵二夫妇给妹子买陪嫁布的事儿,很快就传遍了南林村,一些好事的妇人忍不住跑了来要看布。
  好在林小福手快,把自家的东西立刻转移到了娘的屋里,给赵家的才搁在自己屋里。
  反正回来时有一车,旁人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这时候见他们连赵家其他人做客的体面衣料都准备了,哪里会多想?只是满心羡慕。
  这么多布料当然要花钱,但林小福却不愿意说花了多少钱,说有婆婆在前,她并不想算帐,烦这个。
  理由到是合理,却没人知道,她还没来得及算赵家这边到底花了多少,毕竟是打包算的。
  满足了先到的妇人好奇心之后,她就婉拒地赶人了。
  “各位婶子、伯娘、大娘们,真不是我不好客,实在是这些东西,你们不应该来我这儿看,让我婆婆知道了还得了?”
  “这可是给赵家的,还有迎春的嫁衣料子,你们要看也是上赵家去,不然我婆婆不高兴了,我不是花钱坏砸了事儿吗。”
  她说得实在,旁人也知道他们与赵家的那点事儿,也就理解了,自然不怪她,纷纷往外走。
  “你说的是,我们是应该上赵家去看的,只是现在能看的也不多,还是等你小姑子出嫁那天,再去看陪嫁好了。”
  “是啊,是赵家嫁女,我们跑林家来确实不好,这张嫂子本是个刁的,别难为了小福丫头才好。”
  “咱们别说来过了,路上也给别人说说,别让大家都跑来了。”
  “……”
  这些妇人说笑着便走了,林小福连忙把门锁了,赵子诚好笑地摇了摇头,就去挑水。
  林小福便拿了一只烤鸭装进竹篮里,就悄悄送去杨三爷爷家,做为谢礼,感谢杨三爷爷这些日子的照料。
  杨三爷爷正在堂门门槛上坐着做篾匠活儿,看到她来了露出了笑容。
  “这一趟收获不错吧?”他没问别的,却是这么一句。
  “从买卖上来看,收获是还行的,但这一趟耽搁了太久,把这成本算进去,其实没赚到钱。”
  林小福便笑着说道:“这么多天我们要在镇上跑买卖,赚的不比这少,但毕竟是头回生意,不亏就是赚了。”
  “那是,这一趟探着路了,以后再走就容易多了,熟门熟路。”杨三爷爷理解地点头。
  听见动静,杨三奶奶便从厨房里走出来了,也是一翻热闹好奇。
  林小福正想着怎么把烤鸭送出去呢,看到杨三奶奶出来,顿时松了一口气,连忙递给了她。
  “本该从白水县带些特产回来,只是这一趟初时等得人心慌,走时又赶得及,也就没办法去买什么了。”
  “今天去了趟镇上,正好禄儿昨晚就吵着要吃烤鸭,今天多买了几只回来,也送一只给三爷爷三奶奶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