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作者:燕七雪      更新:2025-02-14 14:51      字数:1973
  “行,那你快去快回。”林小福自然没有异议,催促着赵子诚。
  “不,我去帮大哥下两网,天黑前回来,这样明天他就能早些跟着我们上山了,木屋附近有木耳林子,若他敢上去,摘了木耳也是钱。”
  赵子诚却又说道。
  如今鱼没有之前多,赵子添只能将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放在捞鱼上。
  若明天上山,自然就没空捞鱼,从山上下来,累都累趴了,如何还能去打渔?
  又不是赵子诚。
  也因此,赵子诚才有此考量。
  赵家离山脚也近,村里人也会在山坡、山腰上砍柴,并不是不会上山,只不过村里人能上去的地方,连枫华岭的外围都算不上。
  他们认为的山腰,实则还是枫华岭的山脚,赵子诚和师父搭的小木屋,才算是山腰,不过也仍是外围。
  枫华岭深处,才是他们打猎时常会去的地方,普通村人是不可能到那地方去的,也会迷路。
  如今,村里人砍柴的地方自然没有那么多柴可砍,不过是继续向上走走,再给砍过的地方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再折回来砍。
  也有的人家会有山地,像林小福家这样就在自家地头砍野树自然方便多了。
  因为只有自家砍,消耗怎么慢,这边砍了那边长,可不就方便得多么。
  这也是为何以前赵长禄过来,知道赵子诚砍柴立刻索要的原因,除了有人砍、也是有柴。
  靠山吃山,并不是你生长在山脚下,那大山便由着你刨,也要你有本事刨才行。
  深山里自然柴多、野物多、干货多,前提是你有能耐上去。
  北山村田地少、猎户多,才是真正的靠山吃山,不过是在云枫岭另一头。
  林小福现在偶尔做的上山,于他们却是经常的事,打猎、打不着也顺手弄些干货回家。
  因赵子诚要帮大哥打渔,林小福就没有跟去,而是看着他用一只背篓装下了自家的网,就赶着驴车离开了。
  林小福就打了水把买回来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坛子都给洗了,林余氏想过来帮忙却被她拒绝了。
  “娘,你忙你的,我现在闲着呢。”
  她只不好说,娘你快些把衣裳做好吧,再耽搁我得去镇上了呢。
  善良的妇人哪里知道自己的一片心意,会给大丫头带来不便呢,她也没多想,到也知道是赶进度的,于是又去做针线去了。
  到是林小春放下手里活儿,过来帮姐姐的忙,将一个个坛子洗干净扣在盘箕上滤干水,再收回堂屋里。
  他们家人少,又以妇孺居多,平时吃饭都在厨房,也没什么客好招待,堂屋多用来存货,杂屋则用来放大鱼桶。
  第1152章 祖业没了
  待到天擦黑时赵子诚才回来,果然是帮着打渔去了。
  “和大哥说好了,他明天跟我们上山。”
  赵子诚回来也不休息,就挑着水桶往外走,却笑道。
  “好,明天早上我们做点馒头带些山上吃,反正在小木屋附近,多砍一些,回头咱们家也要一点。”
  他们一翻辛苦,也不能把收获全给了赵家。
  自家虽有山林可以砍柴,到底地只有这么多,又垦了三亩茶地出来,能砍的柴也是有数量的。
  “嗯。”赵子诚点头答应了,看他去挑水,林小福立刻喊小弟小妹打水洗澡,反正现在还不能吃饭。
  夜里睡下时,赵子诚才有些感慨。
  “大哥和我说,以前我在家时尚不觉得如何,如今我不在家了,才知缺了臂膀一般,靠他撑着也是辛苦。”
  “他很感谢我没有与爹娘计较,还能这么帮家里,小弟小妹的事儿,感谢我尽了兄长的责任,也让他惭愧。”
  “他说,迎春的添妆他不是不想多出一点,实在是所赚有限,岳儿又渐渐大了,让他束手束脚,不敢大方一点。”
  “他并不想收了茶摊,但现在他每天忙着打渔,早上又要和爹去送鱼,确实忙不过来,茶摊又不能光靠妇人守着。”
  “除了人手为难,夏天里也确实生意不好,杨湖那边开了一家客栈,分走了生意,他们如今既要人手守摊,还没有生意。”
  赵子诚说到这里竟是一叹,有些惆怅地道:“我小的时候,也算是在茶摊长大的,那时生意还不错。”
  “后来我跟师父学艺,就去得少了,后来我学会了打猎,娘就恨不有我每天都呆在山上,给她打猎赚钱。”
  “再后来,只要我去茶摊,爹便有些防着我,这个不让碰、那个不许动,还说,我是个猎户,守茶摊这种事,就不用我来了。”
  “再后来,我就知道为何了,因为我大了,又学了武艺,爹怕我抢了大哥的东西,我就没有再去过茶摊了……”
  “今天听大哥这么说,我竟不知说什么好,这可是爹留给他的祖业,谁知会被一家客栈抢了生意。”
  “没了茶摊,等于祖业也没了,大哥打小也是守茶摊,做这小买卖早就成了习惯,下地的次数并不多。”
  “如今没了茶摊,他只能靠打渔来维护生活,心情自然难平,或者说还很忧虑,因为茶摊本可以守一辈子,打渔却不能打一辈子。”
  人老了没力气了,自然不能打渔的。
  更何况他们村这条河虽是大河的一处河弯,但毕竟水域不宽,想要有点收获,只能不停下网,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