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作者:燕七雪      更新:2025-02-14 14:51      字数:1974
  因此,林小福就拿了三张一两的银票出来,却又笑着说了一句。
  第1168章 也想把关系重新走近
  “外公,以前是我们自家来拖货,今天我们可没有驴车,只能你们送货了,等下次我们去镇上也配一辆车,以后就方便了。”
  “好说,看你们怕是坐外面的驴车过来的?回去搭家里的便车,还能省点车钱。”余老爷子收了钱,立刻起身去通知两个儿子把枣子多摘一百斤出来,还有桃子也要准备了。
  这时候才上午,都摘好过了秤就放着,吃了饭正好送他们回去。
  虽说外孙女准备了许多登门礼,可礼叙的是亲情,买卖做的最多是人情,钱还是要收的,一码归一码。
  但这次余老爷子还是大方的,主动将甜枣多给了二十斤、桃子多给了十五斤。
  价钱是早定下的,当初也没想到这外孙女靠这些货赚了些钱啊,后来反而不好再降价了,降价就意味着你前面多赚了人家的,叫他老脸往哪儿搁?
  因此才有之前说的一个价不变,但秤上会松一些的话。
  林小福也不多问、也不去看秤,只留在屋里与外婆说话,一旁表嫂杨燕也陪着说笑。
  赵子诚在屋里坐了一会儿嫌无趣,就去果林帮忙。
  他们不但没赶驴车来,连箩筐都没有准备,但钱现就比什么都强。
  只不过两个舅舅几次找赵子诚说话,赵子诚都像个闷葫芦,一、两个字说得清的都不愿意吐出第三个字。
  余家正和余家良兄弟见了不由奇怪,听家里小的们说,这表姐夫虽然话不多,却也不是惜字如金的呀。
  后来他们想了想,可能是辈份在这儿,让这后生拘束了吧,听说是赵家继子,不可能分得家产只能靠打猎打渔赚钱的。
  因此,他们也就不再试图与这外甥女婿多话了,只要他们的外甥女能当家作主就行了。
  余家大人至今以为,赵子诚其实是半个上门女婿。
  若不是赵子诚打猎能卖钱、打渔也能卖钱,而林家原本并不宽裕,家里除了一块山地其实没什么产业,他们都要以为这就是个上门女婿了。
  不久,林小福也牵了余程拓到了果林来玩耍,后面跟着余杏儿,还有也牵了儿子的杨燕。
  林子里到是热闹了不少。
  只不过今天余程光同三叔一起送货去铁关镇了,并不在家中,其他人都在村塾读书呢。
  但三个舅娘却是在家中的,只不过在家做家务的是大舅娘杨氏,二舅娘常氏和三舅娘石氏却是在杨湖守着瓜果摊呢。
  余家今天正摘的枣子,就是要送往杨湖摊子上的。
  林小福从杨燕那儿听说了余家情况,却并不热衷去见谁,三舅和三舅娘至今还没见过,但她根本不在意。
  杨燕是精明人,无需打量也能猜测一二,却不好相劝,毕竟余家与林家曾经的事情,她也从自家夫婿那儿听说了。
  而有些内情,她夫婿不说,花果村也不是什么秘密,出身村长家的她,又如何不知?
  如今林家主动登门,总算将关系修复到这有说有笑、时常往来的地步也是不容易,他们下一代其实也想把关系重新走近。
  第1169章 关系
  只是她发觉了,这姑家表妹的行为似乎时近时远。
  一边次次送礼示好、一边进货从不还价而且给现银,到像是硬气的商人,仿佛进一次货就没下次似的。
  但却又次次有下次,这就让人琢磨不透了。
  花果村做的就是买卖,与开铺的商家、瓜子打交道多得很。
  就算铺子开得再大,一旦关系熟了,都打着记帐的主意,或是还价、要放秤的心思,就想多占些便宜。
  而他们花果村的人为了不赊帐,有时候也会被迫让人还些价,或是送些秤头。
  就为了让那些占便宜的商人高兴一点,但最后无一例外是要现银结算的。
  小本买卖,谁家也赊欠不起。
  相比之下,像表妹这样进货的人,放眼花果村都会是最受欢迎的呢。
  所以她不明白,为何表妹放着这么亲的关系不讨要一些好处呢?
  林小福注意到了杨燕不时露出的思索神情,但她却不去探问,她觉得,有些事情还是别太深入的好。
  她要的是花果村这层关系以及货源,当然还有余家下一代与她家小弟的表兄弟情份。
  其他的,她其实不在乎,对她的作用也不大。
  枣树种了几年早已长得高大,枝桠也很繁盛,但树叶间却有毛毛虫蜇伏。
  因此即使是经验老练的果农,也会小心应对,全副武装,再搭梯去剪下一枝枝、一挂挂的枣子,小心地拿篮子接了。
  林小福牵着程拓刚想到树下,就被赵子诚拉开了。
  赵子诚并没有上树,不过是在底下帮着将放满的篮子拿去箩筐那边,再和老头一起将枣子摘下来放进箩筐里。
  摘枣的一直是余家正和余家良兄弟俩。
  别看余家的枣树并不多,但养得好,这一树就能结不少,很快就装满了一担,由赵子诚挑回余家去。
  老头认可了赵子诚这个外孙女婿,自然就会指挥他干活,而不会当外人看了。
  林小福随手从筐里拿了两个枣出来,分了一个给程拓,自己也吃了起来。
  别看嫩绿色看着还不熟,但咬一口就知道已经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