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作者:燕七雪      更新:2025-02-14 14:51      字数:1982
  “四百一十八册记载的则是风湿所致,就像当时颜先生那般,严重到不能行走,但不是寒毒,也不算意义上的寒症。”
  “寒湿天里手脚皆酸痛难捺,最后几乎瘫痪,连提筷吃饭都辛苦,去寒除湿一整年,才渐渐恢复正常知觉。”
  “能自由行走是第二年后,至今还不能着重力、疾行,冬天或春雨潮湿天气,仍是酸软无力,但无痛感。”
  方长学也把记忆中的病例背了一遍,然后看着林小福。
  “你手头这例,好像都不是,真要算,更像寒毒?”
  第1180章 做个新病例
  林小福曾说过,寒毒并不是只有寒天刃伤过的才是,世间寒毒许多种,造成的原因也很多,而他们遇到的就是寒天刃为病源。
  “嗯,这个只能算作寒症,寒邪入侵未能及时医治,长年累月造成血肉枯竭、筋脉萎缩,现在只能去寒湿为先,接以疏通筋脉为输,再观后效。”
  林小福点头,说出袁义为的病情,她没有去拿脉,却已“望、问”过详情,知道主因仍在腿上。
  也就是说,人活着,腿在濒死边缘挣扎,没死,却也没什么生机。
  现在就是一边疏通、一边补充外力生机、一边提长其自身恢复生机的能力,再看效果。
  “你们就做个新病例吧,以后治疗由你们跟进,来复诊方便,谁有空谁来都行。”
  林小福见两个郎中神情认真地听着她说病情区别,于是开口。
  既然仁安诊例中没有这一款病例,但这并不是世间罕见的病症,不过是穷人未能及时治疗、好好治疗的后果。
  难点在于疏通筋脉、活血生肌。
  这些郎中不是不懂,而是在这个病例难度上,如何做到,配什么药更有效。
  所以林小福说做个病例,若是把袁义为治好,能下炕行走,哪怕不能再干什么活计,但生活能够自理,便是杏林之福。
  到时收录在以后的《仁安诊例》中,对这天下的医者是好资源,对这天下别的病患便是再生的福音。
  “好,我先给病人再把脉细查一下,方郎中你帮赵二媳妇煎药吧。”胡郎中听了立刻分配任务。
  这次方长学可不敢瞪前辈,立刻答应了。
  没想到两个郎中跑来就充当了自己的助手,林小福哭笑不得,刚还计划是自己来治呢,这就让自己变成导师了?
  也罢,她只是一个小媳妇,亲自动手本来就有难处,现在有两个大医馆的郎中辅助,对外也好说一点。
  “夫君,你给胡郎中打下手,他要再看一看病情。”林小福连忙自桌前起身,交代着赵子诚。
  不等赵子诚拒绝,她又看向少年人。
  “元善,让前头的伙计赶紧准备一只没用过的大瓦罐,再找个能用的小炉来,煮药用。”
  “另外再要一套药炉和药罐,煎药用,你记着,煮药和煎药是两回事,煮药多外用,煎药多内服,而它们还可以都称之熬药。”
  林小福一通解释,顺便教了这个以后要当学徒的少年人,一点基础常识。
  袁乐善只有十二岁,袁乐心则是八岁多,她还不知道袁家有没有其他人,但看这情况,他们的娘也不知是何情况,她没敢多问。
  袁乐善到是懂事,立刻答应着就跑去前面了,并不像一般村童贪玩耍、不知事情的轻重。
  “我们跑来急,什么也没带,你们这药铺开着,到是应该准备一些制药装备的,你看差着什么,列张单子,回头我去弄来。”
  走出屋子,方长学立刻说道。
  “确实还需要不少东西,只是我也没想到一来这里就有病人要治呀,我只是来看看铺子的。”
  林小福撇撇嘴,有些无奈。
  第1181章 装备
  “你这铺子,我们几个到是昨天来看了一眼,还在说你何时才来看呢。”
  “听我爹说,你们在家打渔、砍柴,我还以为你又要呆在村子里呢。”
  方长学忍不住笑了笑,同林小福一起就站在后院里等着,并不往前院去。
  他们在等伙计送来煮药和煎药的东西。
  他们的药铺还没有开,胡不归也不知道要准备什么东西,这些自然是没有的。
  但伙计们本是江湖人,素来明白没有的东西就去找,想要的东西就去拿,不会犹犹豫豫、懒懒散散。
  没多久,就有两个伙计和乐善送来三套装备。
  一套中号泥炉和一只能炖鸡煮肉的大瓦钵,还带了个有两个汽孔的盖子。
  两套小号泥炉和配套的药罐。
  上边的是家用厨具,下边的就是专业的药炉了。
  “乐善,家里有劈过的细木柴吗?”
  林小福见到这三套装备顿时很满意地笑了,谢过那两个伙计,就一边摆炉一边又问乐善。
  既然师父的意思是要让乐善当学徒,这些小事自然要多指挥他来做。
  再说他爹这病是要长治的,以后说不得要他自己担待着这些琐事儿。
  “有,我去抱些来。”
  乐善知道这是给他爹煎药自然很高兴,甚至有些激动,立刻就跑去厨房旁边的柴房,还喊着奶奶到灶下找几块火炭来引火。
  林小福和方长学一字摆开泥炉,就去洗药钵和药罐。
  刚才林小福已经告诉方长学,要煎什么药,做什么用处,这三套装备虽是伙计随机寻来,却正好都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