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作者:燕七雪      更新:2025-02-14 14:51      字数:1972
  当然林小福并不认为自己医术不到家,只是觉得这个毒解不开太伤她鬼医的颜面。
  奈何她没有亲见病例,总有各种不方便。
  因而,她想先熟悉手头的医书,就算到时要出手医治,行为上也不能太逆天了,得结合这世界的医书和行业常识,与人解释得通才行。
  赵子诚是傍晚时才回来的,什么也没买、什么也没带。
  “辛苦了,让大家满意了吧?”林小福倒了茶送给赵子诚喝时,笑盈盈地问。
  “嗯,带着他们把镇上逛了一遍,给子富买了两套书,被大家拿去抄写,中午每人吃了一碗馄饨、两个肉包子。”
  赵子诚便解释今天都做了什么,表情看似无奈,但眼神却是隐藏了笑意,可见他并无不悦。
  “就怕那帮小子回家乱说,到时让你娘知道了还不跳脚啊。”林小福笑了笑,却是有些担忧。
  “子富说他担着,若娘骂,就说是我帮他撑面子,他要求的。”赵子诚微微蹙眉,却说道。
  “总算那小子没白喂,也好,由着他们吧。”
  林小福听了嗤笑一声,等赵子诚把马车安置好,就挽着他的手臂去厨房,给他打洗脸水。
  第二天他们又去了一趟山上摘茶叶,杨三奶奶也带着两个媳妇来了一趟,提着三只小篮子。
  林小福自是不会阻拦杨家摘粗茶叶的,毕竟村里已经摘完好茶,剩下的是不要的。
  林小福还与她们说笑,毫不在意的态度到是让杨家媳妇心里松了一口气。
  林小福把茶叶拿回家,和娘一起把茶叶做出来,细茶有细茶的做法,粗茶有粗茶的做法。
  最后都做成了半发酵的红茶,做好收存后,他们又去了一趟山上,摘了些老茶、细梗打算做发酵茶砖。
  都是今年新生长的茶树,老叶也还嫩得很,正是好发挥其“浑身是宝”的好时机。
  做茶还没忙完,就到了中秋佳节。
  这天一早,他们又去了一趟镇上,买了几盒月饼和两包散装糕点、两坛酒和两只烤鸭子,回村口接了娘和小弟小妹,就一起往余家去。
  余家早就接过了,中秋节一定要自家姑娘带孩子回去走走,不然他们心里太过意不去。
  接到娘家迟来的邀请,林余氏当时就眼眶红了,事后越想越难过,其实是不想回的。
  第1248章 当作家人看的感觉
  但林小福不在乎,最后还是劝了娘,过得再差至少还有娘家走呢。
  赵家的婆婆就没娘家可走,这一天都没地方去的。
  再说他们也没空手进门,更不会找余家借钱,大可昂头挺胸去做客。
  被她这么说,林余氏哭笑不得,小弟小妹却是偷偷笑了起来,因为姐姐说的还真是事实。
  他们最近都觉得自己腰杆子硬了不少,也不怕人欺负了。
  也许久没有人找他们麻烦了呢,在家里,林家那些人不再骂上门来,在塾里,林小禄也没人欺负了。
  如今这样的日子,如何不开心?
  听了两个孩子的嘀咕,林余氏也是感慨得很,也就决定坦然去面对了。
  这天,一家人欢欢喜喜、说说笑笑地到了余家,自又是一天的热闹,直到吃了晚饭才坐了马车回家。
  如今他们出门都是马车,就算再低调,也比旁人高调,可羡慕死了不少人。
  而今天余家人全部没走亲戚去,都留在了家里,这样才是如宴客一般的热闹齐全。
  而林小福也终于见到了二舅娘、三舅和三舅娘,只不过往事历历,对于这些人的热情,她也只能做到客气寒暄,欢喜到不了心里去。
  余梅儿也带了夫婿回家,却只能用打量的目光瞧着林小福,完全说不上话的。
  中秋总算是过去了,中秋之后赵家就忙起来了。
  一边忙着收割稻子、一边忙着收拾嫁妆。
  林小福自是不允许赵子诚回去割稻子的,赵子富来喊时,她直接拿了一吊钱出来,三十文的工钱,去村里找个人来抵你二哥的三天工,还有十文茶水钱。
  “二嫂,我没钱抵工,帮我也抵三天呗。”赵子富两眼一眨,立刻笑嘻嘻地央求。
  于是林小福又拿了一吊钱出来,赵子富就欢欢喜喜地跑回去了。
  赵家得了这两吊钱果真就请了两个壮劳力,加上赵长禄和赵子添父子,忙了四天就把稻收割了,还送了一担谷给林家。
  这一担谷也有八十多斤,谷价按地头湿稻来算也要十文,赵家肯送一担谷,也还是很不错的改变了。
  林小福并未嫌少,反而很高兴地收下了,之后还按十五文的干谷价向赵家买了五百斤谷让送到药铺。
  十五文,这可是送到粮行的好价钱,但此时正是丰收季,粮行也不一定会给出这个价的,谷刚收就能卖到五百斤还收的现钱,赵家自是欢喜。
  当然现在赵家没空忙卖谷子的事儿,得了现钱,到是忙起赵迎春出嫁的事儿了。
  八月十九傍晚,赵子添和赵子富去杨家安床,赵子诚竟然也被喊了去,到是让林小福惊讶了一下。
  似乎赵家越来越重视赵子诚了,这种重视到不是以前打猎赚的钱立刻被赵张氏收走的那种重视。
  而是渐渐当作家人看的感觉。
  虽说这种家人是要不时付钱来维持存在感的,但就像林小福拿钱和利打开了余家大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