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作者:燕七雪      更新:2025-02-14 14:51      字数:1962
  “但别家都有就没优势了,因此,我想在甜点上再想想法子,毕竟还有花果村的优势在。”
  “另外,我之前说想把茶楼做大,而不局限在茶楼上,除了想广撒网捞鱼,也是想把饭食做出来。”
  “但人手不够,饭食不能让客人点菜、现做现卖,因此,除了饭团,还有蒸饺、蛋饺、炸肉、炒丸子、竹筒饭,都可以算上。”
  “开张之初以这些吃食品种,应能做得下,只要有生意,再提供打包外带,再以茶楼的价,自家外送,也就是每天下午去镇上吆喝,将街头铺中的订单也拉一拉。”
  “以前我们卖鱼、卖枇杷羹、卖鱼丸子,不就是沿街叫卖吗,一些懒得出门的客人听见吆喝就会买的。”
  “不管是开铺还是叫卖,假若一个饭团成本算三文钱,卖价十文,一天卖掉一千个饭团就是七两毛利,纯利就算五两好了。”
  “一天纯赚五两,在小摊也有机会,何况是一家大茶楼?一个月下来就是一百五十两,一年租金和定税四百两么?四个月就赚回来了。”
  “若是一天赚不到五两,这买卖肯定就不能做了,咱们可要以日赚十两为目标去努力呢。”
  林小福没忘记赵子添算的帐,也以算帐的方式给他算了一把利润,说得赵子添表情也难以平复了。
  第1295章 长远的好处
  过去茶摊若一天能赚到一两多钱,能让他们高兴几天了。
  后来卖鱼、卖鱼丸子,一天虽然也是几百文的收入,但却很辛苦。
  “听说可以月底交租金?那定税呢?”赵子添已经心动了,忍不住问。
  赵长禄没有开口,似仍在思索着利与弊的问题。
  再怎样这成本投入也是很高的,成本高风险就更高,他们家底子在这里,可经不起风浪。
  “定税这事儿我和人谈过了,今年只算两个月,明年就是全年。”
  “不用我们去衙门,到时直接交给颜郎中就好,因为他友人不在李桥住,也是机缘巧合买下了这铺子,当是产业投入的。”
  “也是颜郎中的面子,租金才不高的,还好我开口快,不然就会被人租走了,那可是旺铺雅风茶楼。”
  “只可惜原主家要带招牌走,我们又不会原来经营的东西,不然生意也能稳定些,还好我们能卖别的。”
  “若是愿意就签租铺文书,不用担心被骗的,我们药铺与仁安也很熟的,这事儿有颜郎中牵线,说不定以后他还能带生意来呢。”
  “我也没去想有多少风险难处,我只在计划要做什么、如何赚到每天十两银子,咱们主做吃食,茶叶就从村里买今年的秋茶好了。”
  秋茶刚摘过,村里还在联系茶商吧,现在去应该还来得及买到一些便宜茶。
  “好,你都思虑到这份儿上了,我们就掏家底试一试,万一做下来了,于你所说,对家境、对子孙也是一个长远的好处。”
  赵长禄终于开了口。
  就算他顾虑重重觉得风险高,但二媳妇并不是想想就算,更不是在糊弄他,从她刚才说的那些细碎的事情可以感受到,她是真的很认真在操心这些事情。
  以二媳妇的聪明能干和赚钱的能力,他相信这对赵家是一个机会。
  听她的,摆在面前的就是一条发家之路。
  再说眼下他们也没有别的路可选了,茶摊收了,打渔不是长久之计,二媳妇肯拿出这么多吃食法子帮赵家赚钱,这条路只能继续走下去。
  但他也还有一条退路,万一茶楼开不起来,可以退租,带着这些吃食去街头摆摊档,成本一下就低了,风险当然也跟着低了。
  哪怕一天只赚一两纯利,一个月也有三十两,不是稳稳当当么。
  “明天我同你去镇上,文书希望能按两份来签,一份是今年的,将月底交租和只交两个月定税的事儿要写上去。”
  “一份就年关时签明年的,一年一年地签,或是一次签上几年,等年前时再决定,于我们也算一条退路,二媳妇你觉得如何?”
  赵长禄虽然也心动了,但比赵子添已经在想如何去做不同,他想得更多的还是退路。
  形势好就往前走,形势不好就要及时抽身离开。
  “好,那明天早上我去仁安医馆等着公公和大哥,你们送完货就过去,先看看那茶楼再做决定。”
  林小福见赵长禄终于有了实质决定,便微笑着答应了,总算是又解决了一步。
  第1296章 别让人拆了他后院
  若非下午方长学告诉她,那间茶楼已经买下,颜先生同原主家还有中人一起去了衙门,她也不敢答应得这么明确。
  只不过定税到底多少,她回来得早没有去问颜先生,因而现在也不敢说出具体的数字了。
  明天若签下租铺文书,就要立刻投入收整和开铺准备,今年只交两个月定税,不能浪费这样好的机会。
  到时她再提出九月免租,赵家就只要交三个月租、两个月定税,多半个多月的经营时间。
  话说到这份上了,林小福便决定回家去,剩下的等明天去镇上了再说。
  出门时突然想起来,连忙又问了收荷叶的情况。
  赵长禄连忙笑道:“附近有荷塘的全跑过了,已经将你和老二的两间屋子都堆满了,全是箩筐装着,今儿还晒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