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作者:燕七雪      更新:2025-02-14 14:51      字数:1961
  吃了早饭之后就在屋里看书,趁着有大把的时间,将仁安诊例看完不少,虽然没有去抄写,但了解那些病例是必要的。
  吃了中饭再小睡片刻,下午就做衣裳,晚上就纳鞋底儿。
  如今一家人除了洗衣煮饭,已经没有别的什么活儿做了。就连屋旁边的菜地,也是杨三爷爷时常来照顾,挑水来浇。
  对杨三爷爷的细心照顾,林小福觉得有些过意不去。
  除了当初山上种茶地给了工钱,打渔给了些小鱼,更多都是杨三爷爷帮忙维护茶地和菜地,赵子诚不在家时,每天用水都是杨三爷爷来挑。
  不过,她也从杨家买了粮,订了不少箩筐和蒸笼,还订了竹箩做果盘。
  这些都是小赚头,但也够本来就是篾匠的杨三爷爷忙一阵子的了。
  正好秋收过去,杨家父子都没什么活儿,一家人都赶工把赵家要的东西做出来了。
  而林小福又要了不少筛子和盘箕,药铺晒药用得上,还有竹箩果盘、竹碗垫子什么的。
  虽是小物件儿,但家常用着也很方便,不管是药铺还是宅子里,她都订了一些。
  所以,她也只能从这些小赚头上关照一下了。
  这个沐休日就和平常一样过着,林小福给赵岳做好一双棉鞋,就开始给小弟做棉鞋。
  她嫌做棉衣太复杂了,手艺不好影响进度,就都交给娘去做,她专门做棉鞋了。
  想到不知道走到哪里的男人,她心中虽有些恼,但还是给他纳了鞋底儿。
  傍晚时赵子富回来,不但又带回了赵岳,还带回了赵子诚的家书。
  “二嫂,二嫂来封家书不容易,你可别再恼他了。”赵子富竟是明白林小福在想什么,还特意叮嘱了一句。
  林小福白了他一眼,接过家书却没立刻拆开,问他:“哪里拿的?”
  “药铺伙计给我的,我下午带杨诚去药铺逛了逛,伙计让我带回来的,说是来了两天了,你没去铺中,以为你今天会去才没有提前送到村里来。”
  赵子富连忙解释着,原来今天不但他去了镇上,杨诚也去了,巧得很还赶上了同一趟驴车。
  他们也在铺中帮了忙,午后生意少些后,就去街上逛了逛,去书局买了笔纸和策论破题技巧的书。
  回铺子时经过药铺就进去了,没想到就收到了赵子诚寄给林小福的家书。
  “我没给爹娘看,这一看就是二哥寄给你的,不知道里边有没有写想我呢?”赵子富嘻皮笑脸地道。
  第1388章 着凉
  “他连我都不想,还想你?”林小福却是嗤笑一声,不屑地道。
  “哎呀,二嫂你别生二哥的气了,等他回来你再教训他就是,我保证帮你不帮他。”
  赵子富本是玩笑话,见二嫂竟然又说气话了,吓得连忙改口。
  林小福这才扑哧一笑,便拿了信放回屋里,愣是不在这时候看信。
  “岳儿过来,二婶娘给你把脉看看。”林小福拿了只凳子坐在东厢门口,朝正吸着鼻子的赵岳招手。
  这孩子虽然经常玩得一身脏兮兮的,但像吸鼻子这样的举动却很少见。
  别是着凉了。
  “岳儿有些着凉,大哥怕他在铺中无人照顾,就说还是交给你来带,别老是不好让人心疼。”
  赵子富连忙道。
  原来赵家人知道赵岳着凉了,就交给她这个开着药铺还会一点儿医术的人来照料。
  “大嫂不是有空闲了么,杨家嫂子不是去干活了么。”林小福有些不高兴地嘀咕。
  杨诚的哥嫂也有个儿子,不过今年刚满四岁,明年就能启蒙读书了,他们都去了镇上,却将儿子留在家中交给两个伯娘带着。
  “杨家哥嫂是去干活了,但杨诚的爷爷奶奶却回村去了,说是要摘一批梨子回来卖,晚桃也差不多没有货了,枣子也做成了红枣,差不多收尾了。”
  “不过我看杨家的意思,就是现在有杨诚的哥嫂来干活,他们不需要这么多人在镇上,老人家就要回村里去,毕竟家里也有活儿要做。”
  赵子富说着自己的观察所想,到是个明白人。
  林小福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性很大。
  杨家除了杨诚和小弟还在村里读书,三房可是全来了,后院人手够了,犯不着再闲着两个老人在这里。
  再说都在铺中干活,中午吃饭肯定都是一起吃了,谁得空做饭就行了。
  傍晚时差不多就打烊了,晚饭可以各吃各的。
  所以,就算杨家两老不在这里,也是合情合理的,赵家人也不能说什么。
  而且当初给杨诚的哥哥定一两银子工钱时,也是看他是个正劳力,说好下午不用干活,不然一两银子肯定请不了他。
  那他下午就会回自家摊上干活了。
  “希望婆婆和大嫂不怪我怂恿了公公,请了杨家哥嫂干活,却反而跑掉了两个不要工钱的老人打下手。”
  林小福叹了口气。
  “娘自然有些抱怨的,但大嫂没有,大嫂虽然还是忙但也没有刚开始那几天忙。”
  “只是岳儿还是自己在后院里玩耍的时候多,跑去帮忙洗碗湿了衣裳,冻着了也没人顾得上他。”
  赵子富说着孔是叹了口气,抬手摸摸可怜娃的小脑袋。
  可怜娃刚吸了鼻子,又咳了几声,看着人不约拧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