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作者:
燕七雪 更新:2025-02-14 14:51 字数:1980
以后他若不在李桥时,也给赵家增添一道野外的生意。
而除了给赵家的、给客栈里那位爹的、送人情的,剩下的都是自己分了。
在家歇了两天大家又上山了,如此两回之后,赵子诚买了两只大瓦缸,专门用来腌制野猪肉和山鸡、兔子,熏了做腊味。
到冬至时,农家宰年猪时,又回村买了两头猪,猪头肉、猪耳尖、猪下水,都用来卤了留作下酒菜。
其他部分的肉都熏制成腊肉存放,这可把林余氏忙了一下好的,而且方家也把腊肉放到这里一起熏制。
方家生意忙,自从改建了一间敞屋做铺头后,做生意就方便了许多,甚至还添加了一些杂货来卖,做的都是附近邻里的生意。
当然院子也就小了些,厨房里又忙,林家这边有林余氏盯着,也能放心一些。
年关未到,各家都忙起了年肉的事儿,赵子诚又回村去请人砍柴,而他领着一帮打了几次猎的人到河边打起了鱼。
如今赵子诚马车进出,又带了这么多年轻汉子,村里便有人担心他把鱼都捞走了,也是不敢说出来的。
反而是有人心思灵活,便跑来问他要买鱼。
只是如今的赵子诚怎会成天呆在河边打渔,就为了便宜卖给你?
他直接叫了几个村里后生过来,当场教他们学打渔。
求人总是不如求已的。
而赵子诚这么一闹,本以为过年可以打渔小赚一笔的林家兄弟林大华和林三华,顿时蔫儿了。
接连几天马车进出几趟,拖柴、拖鱼,好一阵忙活,除了给杨家送了一担大鱼和两只熏好的兔肉,赵子诚没有给别家便宜。
便有碎嘴的妇人在一旁表达了不满,赵子诚也冷眼看了过去,声音冷漠。
“林家的山地一年下来都是杨家在照看,每回我不在家时,家里吃用的水都是杨家三爷爷帮着挑,以前我打渔时忙不过来,也都是三爷爷来帮着挑鱼。”
“明年,我们不得空回来,家里山地和菜地,还有那点田也还是要靠杨家照看的。”
虽然没有说别的,但这一桩桩、一件件说出来,那几个妇人不禁红了脸。
赵子诚以前在村里不爱与人结交,为人也十分冷淡,如今虽然与人打交道多了,但冷淡下来也一样让人畏惧。
他依然是那个听说连老虎都敢打的猎户,村里人家到底是种田为生,以往瞧不起的同时,也还是心里畏怯着的。
后来他娶了林家二房的小福丫头,村里人才觉得亲近了些,也不那么可怕了。
第1538章 嫌弃她手艺
只是小福丫头是个厉害的悍女呀。
他们在村里,依然是旁人惹不起的狠角色,连那么凶悍的林家大房都败下阵来。
林桂花嫁人之后不常回来,林周氏也蔫儿了,再加上赵张氏去了镇上开铺子。
如今村里仿佛突然变得消停了,消停得让大家都快忘了当初村里闹来闹去的那些事儿。
又一天,赵子诚回来和杨家父子一起把林家的屋顶收拾了一下,检查了屋里屋外之后,就回镇上去了。
至于赵家要不要收拾,不在赵子诚能做的事情范围内,这一场场雪后,自有赵子添回村买菜时,找了人帮忙收拾了一下。
赵家食府要用的柴,也是从村里买的,都在每天的成本开支里,到不会心慌,只要每天买卖赚头超过成本就不亏。
又是一场雪落下来,也进入了腊月,下不下雪天气都更冷了,屋檐下时常能吊起长长的冰棱子。
而赵子诚也每天不懈怠地敲打掉它们,就怕哪天落下时伤到人。
结冰的天气路面也潮湿冰滑,马车不做生意了,林小福也不能出门了,街上走动的人少了许多。
终于有了几分寒冬腊月的窝冬气氛了。
纪家主也在冬至前离开,要回家过冬至去,离开时带了一车猎物开心地走了,为了行程是从杨湖走船离开的。
这样的天气里,只要水面不结冰,走船要快得多,早上出发,晚上就能到连江镇。
也不用在镇上投宿,再走两个时辰夜路就能回白水县了。
而李桥,依然宁静详和地过着自己的生活,除了客栈里不时会有飞鸽回来、飞出。
腊月是铺子关帐结算月,也是远门的人往家赶的日子。
年关,虽然还未到来,但却搁在每个人的心头。
年关要采买年货,年关到也就意味着新年快到了。
林小福在家写方子写得累了,就开始做衣裳,除了林余氏早已做好的四套小衣裳,她自己也做了两套出来。
之后又开始给赵子诚做新袍子,胡不归嚷着也要穿徒弟媳妇做的新衣,林小福就给他做了一身。
只不过看到那针线虽细密平整但是连片压花都没有的朴素衣面,胡不归还是嫌弃了一把。
至于其他人的衣衫鞋袜,自然是早早在常去的布庄定了,做好后直接送到药铺去。
林小福给赵岳做了一身红色小袄裤,上边用她自己的粗糙手艺绣了些粉色的桃花瓣儿,过年开春没现在这么冷,正是好穿时。
虽然师父嫌弃她手艺时,她也以“有得穿就开心吧”怼了回去,但之后她还是有心学起了绣花。
林余氏给胡不归也做了一双鞋子,被胡不归拿来比较又嘲了林小福一回,说娘的手艺这么好,你咋没学上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