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作者:燕七雪      更新:2025-02-14 14:52      字数:1987
  赵长禄和赵子添也向大家都敬了酒,招呼之后就下楼去了。
  吃了饭又喝了一回茶,徐家人要离开,赵子诚立刻下楼去安排了马车,马车也是差不多时间先过来的,总算没有落空。
  马车送了大家回镇西,林小福和赵子诚晚一点接了赵迎春一起才回。
  毕竟是下雨天,又是刚立春的寒夜里,便是撑伞走在街上,也十分地湿冷,寒意凌人自然没人愿意走。
  一翻张罗宴请了客人之后,林小福松了一口气,结交文人也有结交文人的好处,结交商人又有结交商人的好处。
  三教九流、上中下层,皆不可轻视怠慢。
  第二天镇上的私塾就开学了,林小福把束修交给小弟,又检查了他的衣着确定不冷之后,才让他背上书箱、撑了油纸伞出门。
  林小禄每天都是先去方家,再同方长宇一起上学的,私塾里都知道他们关系好,自然也没人找林小禄麻烦。
  便是以前有人想欺生,没多久也不了了之了,何况还读了这么几个月的书都认识了呢。
  大小少年们年后见面,皆着新衣一脸喜气洋洋,个个像外别的老友,寒暄、作揖甚至拥抱一下,勾肩搭背大声谈笑的也不在少数。
  虽说此举有失体统,但今天是不会被先生骂的,所以大家也不害怕,说到底,都还是娃子。
  第1558章 无人照顾
  待到正月十四时,雨就停了,太阳出来竟现了彩虹。
  大家都说这是一个好兆头,尤其是对于只有半月就要考试的学子,更是觉得希望美好。
  傍晚时,马车送他们回村,因为明天既是过元宵节,也是要去村塾报到了,正月十六就正式开课。
  做为科举班,师长自然会检查他们这个假期里所学。
  少年们走后,院子里突然觉得空旷起来,林小福呼出一口气,林余氏却是一脸惆怅,有些不适应了。
  就是赵岳都指着西厢问道:“小叔回不回来?”
  明明过元宵,却因为赵家开始做生意了,赵子富又要回去读书,因而这个节于他,其实是不过的。
  但他不过元宵,罗家会过呀,大正月的留人在家住也不太好。
  因而赵子富很识趣地搬回了自家,他带了许多饭团和切好的腊肉回去,还有熏鸡、烤鸭。
  林小福教他最简单的做饭,就是在滤去米汤之后,就将肉片搁在饭面上,等饭能吃时,肉片早熟了。
  熏腊为主本来就是盐腌的,无需再放盐了,到时直接拌饭吃,下一餐饭凉了,小火热锅,下一点油将饭和肉直接炒热了吃。
  或者加两瓢水煮成肉粥,想吃别的还可以敲两个鸡蛋在里边。
  听她说来都十分容易,就连赵子富都忍不住想一试身手了。
  毕竟正月里他不能住去别人家,二月初又要去县城准备考试,所以今年他都不会再住罗家去了。
  其实离赵家最近的刘家,也就是刘庚生家几次要赵子富过去吃饭,但赵子富上晚课为了方便,更愿意住到罗家。
  赵子富在家自己照着二嫂的提点做了两天饭,就心力交瘁地放弃了,最后还是决定吃面,煮面容易多了,烧热水他还是会的。
  等水烧开放下油盐,抽一把面条进去煮,一样能将肉片扔进水里,或者敲两个鸡蛋嘛。
  这么做还真的做出虽没看相看味道不错的面条后,新年第一个沐休日,他回到镇上就向林小福炫耀起来了。
  没想到他还能举一反三,林小福也是哭笑不得。
  但一个单独住在家里无人照顾的读书少年,能做到这一步也是不错。
  林小福自然不会再挤兑他,而是夸奖了几句。
  与赵子诚相比,这个弟弟当然是废了些。
  但赵子富打小就是父母惯着长大的,如今能成长到这程度,当然是让人欣慰的。
  过了十五虽说还在正月里,但年也算是过完了,商家开了铺,做工的也开了工,就是农人也忙着下田干活。
  因而,当刘家再次喊赵子富去吃饭的时候,赵子富偶尔也会去吃一顿,罗家再喊时,又去罗家吃一顿。
  天天吃面他也嫌腻,因而中午谁喊就上谁家吃,没人喊就回家自己煮面。
  林小福又提醒过他,煎锅饼虽然后来用了烤炉,但最开始只是普通地煎肉菜饼,只要弄个熟、不咸不淡又有油,吃着呗,反正又不给别人吃。
  于是赵子富在家又做起了煎饼子。
  正月就这么忙碌而稀哩哗啦地过去了,科举班也统一报了名,由师长替他们上县丞衙门拿到了准考资格。
  第1559章 闭门读书
  至于童生的举荐人,由童生和秀才具名就可以了,村学里有三个夫子具名就能完成。
  若有村塾夫子不够的,也会上其他村找人帮忙,一般不会有人为难的。
  正月的最后一个沐休日,科举班没有放假,夫子留下他们做了最后一次成绩检查。
  也是提前模拟了考试,这天大讲考题,大家的问题,以及科考的制度、常情等。
  赵子富已经得过徐先生的教导,自然听得懂这些,但见其他人新奇又疑惑,他也不敢多说。
  此时听夫子说比自己多嘴更安全。
  一直讲到傍晚天快黑时,夫子才说定了去县城的安排,让大家老实呆在家里读书,等时间到了一起去县城,若有学问上的问题,也可随时到学里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