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
作者:燕七雪      更新:2025-02-14 14:52      字数:1973
  大家便有不愿,也不敢抗旨不尊,心中叫苦连天,嘴上还不敢高声抱怨。
  因为太子和赵王爷都比他们任务重,他们领一州之地就叫苦,不是平白惹皇上不喜?
  但毕竟是用自家的钱,行事自然有些拖延敷衍。
  但如今情况又不同了,赵王世子一回来,就先给了五十万两,又给了一块可调六州之地成本粮的调令。
  今天这一架又吵出了三百万两和一百六十万两,这生财有道、取之精妙,就连皇上都说不出个是非黑白来了。
  第1798章 皇上回礼
  但这三百万两,一百万两帮太子缓解压力,一百万两皇上准备自行由户部加快购粮。
  这么做虽未取消那些皇室宗亲的任务,但也没将他们抱以希望了。
  但皇上却另有主意,不动声色地看他们拿多一点算一点吧,至少别让他们的家奴在外坐地起价、囤粮反赚一笔就好了。
  有这个稳定粮价的任务压着,想来他们也不敢太过份。
  而赵王爷手头可是有先前的五十万两和现在的一百六十万两,钱有了,百日宴也结束了,任务也该进行起来了。
  皇上的意思,是希望赵王爷让归云庄负责北地收粮,到时调令便用于北边干旱灾民接济和稳定粮价。
  便是成本价,那也要不少钱,而这些钱就由赵王爷这边负责了。
  一边付钱、一边用调令,如果到时确实用得上的话。
  而南边六州之地赈灾、维稳,依然是按原计划进行。
  皇上相信赵王爷如今有了世子这重要臂膀相助,能将这任务轻松完成。
  皇上也知这次得赵王世子和归云庄帮助太多,便允了赵王爷,等灾后在南边十州各划万亩荒田或新田给归云庄所有。
  这样有了田,自己想种什么就种什么,虽然荒田和新田价钱不比熟田、肥田可比,但这数量积累下,也要不少钱的。
  而且荒田和新田都有一年免税、两年减税的优惠,三年养田,三年后就能产粮出钱了。
  按成本买了人家的粮,如今还了这样的田还不少,也算是皇家的一点人情了,帐好不好算,算盘一打就知道了。
  赵王爷知道这是长远利益,连忙替儿子谢过了皇上。
  回来滴水阁,说完了皇上训斥那些朝臣的事,赵王爷却未说出太子一事以及皇上分钱的事情,感慨了一翻那些朝臣的心思,便说到了皇上送田回礼的事情。
  一听说有这么多田,赵子诚还没怎样,林小福就高兴地欢呼起来。
  “夫君,夫君,我们要当大地主了吗?这么多田,每州有那么多个县,有那么多个村子,可要好生挑一挑地方呀。”
  “以后全部种粮,供应给归云庄的粮行,归云庄都不用向外购粮了,更能节省成本不是?”
  “新田咱就全种红薯、黄豆、油菜好了,交换种上两季,再种麦种稻,田肥了收成自然就高了。”
  林小福喜滋滋地就划算了起来,仿佛那些田已经到了自己手中似的。
  看她两眼放光恨不能立刻拿算盘来拨上一拨的财迷模样,赵王爷也有趣地笑了起来。
  毕竟白拿了自家儿子儿媳这么多钱,眼下看他们高兴,乐意接受这样的回礼,他这个当爹的自然也很高兴。
  儿子回来送了这么重的礼,是为体面,不想让人轻视自己的民间身份,为人父者也明白他的心情,也理解他身后那个师父的用意。
  都是为了这孩子着想,彼此心照不宣罢了。
  而皇上回礼,也说明皇上知道得了太多,知道这个侄儿的价值所在,知道还以疼爱和维护,而这也是他这个爹要铺的路。
  如今这结果正好。
  第1799章 舍得让利
  “油菜和黄豆也罢了,你种这么多红薯,却是卖不起价的,还不如都种油菜和黄豆呢。”
  赵子诚不及思考爹的心情,他一听自家小媳妇说的计划,就忍不住提醒她。
  油菜籽能榨油,黄豆应用也多,糕点也用得上。
  红薯正因为极易存活繁殖,种的人便多了,到时堆积如山,又不如豆类储存得久,如何卖得起价?
  “夫君,你忘啦,我最擅长的不是以物卖物,而是易物卖物。”林小福却微微一笑,充满了自信。
  “咱们进京路上到是没吃过红薯做成的其他食物,应是不当季的原因,但咱们在家时也是吃过红薯磨浆晒粉的,做成干粉能存放多一些。”
  “只不过这个糯米粉更好,我要做的是像面条那样的干红薯粉,放上一年不成问题,可做菜可当面吃,当季时还能趁新鲜做成红薯饼、红薯糕呢。”
  “若是做成,就能大量存货,正好各州都有地,咱们也不用长途运送,将手艺掌握在归云庄少数人手中,直接办作坊,供给当地货量所需。”
  “而这些,可以依附粮行另建一作坊独力完成,便有一天让百姓学了去也无妨,这是于百姓有利的事儿,咱们也不靠这个赚钱。”
  林小福说着想法,却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她一向是赚头批买卖,为民造福的事情,她是舍得让利的。
  百姓也种了许多,若能自己做来,行市自然就没有独家或者少数买卖,卖不起价就会像一般干货那般便宜。
  既然便宜,当然就没有商家愿意投入大成本去抢这生意了,最终受益的仍是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