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章
作者:燕七雪      更新:2025-02-14 14:52      字数:1999
  “哈哈,朕确实是这意思,上回竟然有人敢闹安儿的百日宴,朕就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安儿是朕疼爱的皇侄孙,不想活的就来挑衅试试。”
  皇上说起上回的事情脸色也沉了沉,又看了林小福一眼。
  林小福什么也没说,因为皇上并没有对她说话,但这用意她却明白,于是便叩头行了大礼,以示感恩。
  “走吧,时辰也差不多了,咱们先去太妃那儿,再到中宫,朕已和皇后说好的。”
  皇上把孩子又交给赵王爷,便要同他们一起去太妃那儿。
  原本拜见了皇上就要去拜见皇后,进了后宫最大的当然是皇后,但此时皇上却说要先去见太妃。
  太妃并不是皇上和赵王爷的亲母,只是一个贵妃罢了,但如今宫中长辈并不多,也就两、三个罢了。
  他们先过去那边也算是行孝道,而皇后那边此时已有皇室宗亲、官眷到了,宴会场也在最后查验收整,忙着呢。
  一路走过去时,皇上还亲自解释了原委,前头走着的是皇上和始终慢一步的赵王爷,后面跟着的是太子和赵子诚,他们堂兄弟在寒暄说话,林小福就只能再慢几步跟在后面了。
  好在她身边还有小白虎,后面还有齐嬷嬷她们一行人,赵王爷的侍卫和沈管家、赵子诚的长随都不能进后宫,已另寻去处候命。
  福寿宫三个寡居太妃结伴而住,要请安到也不用多跑。
  第1859章 容易招人误会
  林小福跟在后面行了跪礼,这才抬头偷看上座的三个老妇人。
  这三个老妇人虽然笑容和蔼,语气也十分亲昵,就像寻常人家的祖母,但是……
  看她们虽已满头鹤发,但穿着打扮却一身贵气,而且面容饱满、皮肤也不似近七旬年纪的样子。
  看来她们这辈子的光阴都用在保养上了。
  林小福暗暗咋舌,难怪公公也将太妃们的礼算在其中了,养颜丸啊。
  若她时常来与这几个老太太交流保养心得,会不会与她们结下忘年交啊?说不定还能深受宠爱呢……
  不过想归想,林小福可不敢造次。
  第一,她并不知这三个妇人本心如何。
  别看笑得就像邻家老太太似的,但在这深宫中能坐在太妃之位而未跟儿子去封地,也没有被殉葬,还能让皇上供着享受富贵生活。
  这就是本事,可不是哪个妃子都有的本事。
  第二,这三个妇人心中真正待她如何,还有待商榷,别看她们笑面虎似的拉着她说体已话儿,却也只是猛夸。
  夸人谁不会?
  越是表现得体越难让人发现本心,就像披了层层马甲似的,她可不敢随便掏出实话。
  三个太妃也有位份高低,最高的那位姓杨,正是杨侧妃的堂姑,杨次辅的堂妹。
  杨家上代三兄弟,长兄早年任礼部尚书,胞妹进宫为妃;
  二兄便是杨次辅,前阵子嫡孙女在赵王府闹出那么大事儿来,可让杨家丢尽脸面;
  最小便是杨侧妃的爹,只不过一家风光,为嫡幼子的他到没什么大作为,又或者杨家已不许他作为,至今也只是在太学教书,混了个大儒的雅名。
  当然,前些年也辞了太学职务,说是要在晚年游学,多见识这天下大好河山、历经各地风土人情,编撰一本《杨氏游记》。
  就在所有人的艳羡和尊崇目光里,带着护卫和小童潇洒离京,几年未归。杨侧妃便是他的嫡女。
  眼下杨太妃看着赵王系的孩子便表现得好像她就是赵王府的长辈,虽然名义上也是,只是这态度容易招人误会。
  毕竟杨太妃是先帝的妃子,眼下殿中坐着的两个身份最尊贵的人,便是先帝的唯一两个嫡子。
  你要当嫡次子的长辈,叫嫡长子心里作何想?
  显然赵王爷也注意到了,在杨太妃抱着安儿不撒手、还与另两个太妃炫耀说是她曾孙时,就连忙朝皇上看了一眼。
  皇上收到皇弟暗示,便将他们带来的礼物送上来。
  听说是妇人吃了调理身体、养颜保颜的补药,三个太妃的注意力立刻转移过去。
  安儿总算回到了赵王爷的手中,让他松了一口气。
  太子有两子一女,皇太孙一个已近十岁、一个已有五、六岁,小皇女也满了七岁。
  你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独夸赵王孙,叫太子脸面往哪儿搁?太子无颜,皇上不悦,这不就是挑事儿吗。
  另两个太妃到与赵王府无关了,一个是地方大员的嫡女、一个是朝中大臣的嫡女。
  她们的曾经母族都很风光,只不过先帝已去,新帝登基后又有新的国戚出头,一代江山已换新人。
  第1860章 太妃
  只不过其中有个尚太妃,她有个舅侄女是现在皇上的德贵妃。
  德贵妃母族如今权势高涨,自然也奠定了尚太妃的地位。
  林小福一脸乖顺地坐在赵子诚身后侧,目光偷偷打量又不敢表现得太过明显,心里却在默默想着这些人的关系。
  昨晚在清韵苑吃饭时,就听到赵王爷与两个侧妃的谈话,提及了这些人的事情,也让她大致了解了一些。
  此时对上号后,她就忍不住观察了一下三人的模样。
  能进宫的女子自然模样不差,便是老妪也能看出几分年轻时的姿态。
  只不过尚太妃好似病了,不像染了风寒,不知是思虑过深还是另有忧虑,总之眉眼之间已可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