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
作者:燕七雪      更新:2025-02-14 14:52      字数:1981
  皇上想要召赵王世子进宫聊聊天儿,却发现整个赵王府没人知道世子夫妇在哪儿。
  对此皇上哭笑不得,暗道难道是让皇弟藏起来了不成?又或者这位侄子也在民间办差没回来?
  第1918章 赵记粮行出了名
  除了赵王爷本人,皇室没人知道赵子诚根本没出京,代替他去的是湛华大哥。
  湛华这一趟北上也去了李桥,在李桥各村收回了不少粮食。
  归云庄在李桥没有单独开粮行,便将收来的粮食放在了一般药铺的库房里。
  赵子富正愁没有二哥消息,还曾去了一趟纪家想打听有没有二哥去京城后的消息。因此这趟纪家进京,也带来了赵家小弟的惦念。
  只不过赵子诚并未让纪家带回信,因为湛华已经带过去了。
  雅悦居开张前又增加的一些新吃法,林小福将做法详细写上,这样赵家食府也有维持生意的新品种。
  而赵子富,也知道了二哥在京城依然开的是天下药铺,想要进京找他们,直接找天下药铺即可。
  但赵子富却不能去。
  因为他明年要考秀才,考了秀才还要考举人,之后才能进京投奔二哥,不然就只能乖乖在李桥读书。
  当然,他可以往京城写信了。
  而这趟湛华回来,也带来了赵家人的思念,还有杨家、余家、南林村众人的关怀。
  赵岳当初知道二叔二婶他们不告而别后,是哭了好多天的,如今总算又恢复如初了。
  这一趟湛华拜访赵家,大人们都瞒了赵岳,不然怕又提起来而勾起他的思念。
  而湛华去过李桥的事情,林小福和赵子诚照样也瞒了自家人,小弟小妹还好,就怕娘思乡。
  明年清明,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时间回乡上坟,但林小福希望至少后年清明,他们可以赶回去。
  她无所谓,但她有义务对林家孤儿寡母负责。
  湛华回来后当晚便同赵子诚去了一趟赵王府,向赵王爷禀报了这一趟北上收粮的情况。
  北方也还没有落雪,但气温已经很低,秋粮也稳稳地收了。
  因为南边缺粮,所以今年粮价不错,只是收粮人多花了些成本而已。
  民间的收粮人就不愿意多收,想靠着存粮涨涨价多赚些钱,谁知便有那么多不长眼的新粮商冒了出来。
  百姓卖了好粮价,城里百姓吃粮也没多花钱,民间也是议论纷纷,本来还担心今年生计困难,没想到竟是这样的好局面。
  而一开始还想找茬的那些人也突然安静下去了,赵记粮行却出了名。
  他们没在赵王府多呆,禀完事便一起离开了。
  便是后院里有人得到了消息,也根本来不及去追踪世子去向。
  连赵王府后院里的那些人都查不到世子夫妇在哪里,别人家也就更是不知从何处下手了。
  归云庄在皇室是大名鼎鼎了,可归云庄的铺子并没有挂上归云庄的招牌,谁也不知道归云庄到底做的什么营生啊。
  就像当初李桥的平安客栈、白水县的城南车马行,谁会知道是归云庄的生意?
  就是赵王爷也不是全部清楚,只不过知道上哪儿去找自家儿子儿媳罢了。
  赵王爷在家时,总有人来问询世子的事。
  还有下给世子或世子妃的宴请帖子都堆积如山了,却全让赵王爷扣在前院里,也不回应,下帖的人家还不敢有意见。
  第1919章 消费是自愿
  赵王爷不在家时,那些帖子都进不了门,守门的府兵直接就拒掉了。
  便是后院里来下命令要收下,府兵也是不听的。
  府兵只听赵王爷的命令。
  如今王府无正妃,又得了赵王爷的命令应如此做,自然没人听那些侧妃、庶妃、夫人的。
  就算男主人都不在府中,赵王府也依然是京城贵族们眼中最神奇、莫名的所在。
  甚至有人开始议论,世子夫妇是不是回民间的家乡去了?
  毕竟是小地方来的嘛,京城里露个脸儿就算,长期呆下去怕还是过不惯。
  而赵王爷为赈灾、收粮一事几次出京,回来后便有见过儿子儿媳,对皇后娘娘寿宴当天发生的贵女大闹御花园一事,却不曾再提。
  而那些贵女是什么下场,林小福也没兴趣,加之心中委屈,也便只字不问。
  只不过年关前办喜宴的人家还是很多的,谁家女嫁谁家郎、谁家郎娶谁家女,不但贵族之间议论纷纷,便是市井百姓也多有谈及。
  可惜,林小福和赵子诚为赶货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
  便有与炼药无关的事情,也是又有买来的小少年们进京了,但最后也会变成与炼药有关的事情。
  因为安置事宜自有关泽新和李胜扬去做,挑出药童一直是小白虎在做。
  同样是小孩子,对那些来到陌生环境中而不安的小孩子,便能减轻压力,增加信任感,容易交谈得多。
  内院的药房已经陆续增加到了二十间。
  总仁安追加的一万盒还有送往地方仁安的十万盒都陆续完成了,可是地方仁安先开张的已传来消息,于是……
  再追加十万盒,以免冬天大雪封路不利送货。
  问题是从北往南铺货,并未全部铺完,也就意味着在过年之前,他们都要如此忙碌。
  大家估算了一下,怕是还得追加十万盒,才能勉强将这天下仁安的数量都铺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