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4章
作者:
燕七雪 更新:2025-02-14 14:53 字数:1968
外来的也有,但必须是多方考较确认实力之后,才能做实习郎中,能直接转正的不多,也必须是非常有实力和名望的人才行。
当初她以“高人”的身份若进仁安,也会免了实习期。
只不过她无意进仁安,而今她举荐了一个村里小郎中,信她的实力,才能顺利到达实习郎中的位置。
而且是免了见习过程不用四处派驻的坐馆实习郎中,一年后就能直接升任正式坐馆郎中,常驻李桥仁安。
因为免了其他过程,才将三月到一年的实习期直接定为一年实习期,前半年薪俸四两,后半年薪俸五两。
算是不错待遇了。
而且镇西原方家宅子,林小福已经赚与了村里,如今是开的茶坊,有林学方夫妇守铺子,到时林学志夫妇也搬过去,也是足够住得下的。
这样林学志在镇上住处问题解决了,而且林予晓以后可以在镇上私塾读书。
这些安置,林小福早就和林郎中商量好了,林学志有了能去仁安大医馆学习的机会,也是很感激,也很期待。
只是有时他们也有些恍惚,小福丫头学医的速度也太快了。
有时聊起来的只字片言都能感觉得出来,这是个对医术有着深刻理解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
每当这时候,林小福都会以开药铺接触得多了,平时又有颜郎中闲聊说起一些病例,便有了一些经验。
更何况医书一直在看,《仁安诊例》也一直在读。
这样的解释,也就勉强打消林郎中父子的疑惑。
而林小福也开始警醒,不敢在村里表现太多,也就口头上说说,能不动手就不动手。
第二天清早,林小福喜欢赵子富他们会回来,结果等到上午时,才等到赵子添传来的消息。
第2237章 生了个儿子
昨晚杨诚回来,赵迎春一激动就动了胎气,直接送到了仁安医馆,折腾到半夜才稳定下来。
因杨诚回来了,于是夫妻俩就直接回了药铺那边,不过胡郎中提醒,月份到了又动了胎气,小心随时发作。
因而昨晚又找了接生婆,只不过接生婆来看过说没事儿就回去了,睡到下半夜时起来如厕,突然就发作了。
杨诚连忙叫了陈家外婆来照看,他跑去找接生婆,赵子富也跟着去了。
后来陈家外婆见情况不对,又喊了陈家外公赶紧烧水,等接生婆终于赶来,又折腾了半夜,才在天亮之后生了个儿子。
杨家旺儿,上一代三兄弟,这一代三房里共有七个儿子,这一代里成亲的兄弟都有了一个儿子。
赵迎春也争气,虽然折腾了些但还是生了个健康的儿子。
赵家食府这边也是后半夜得了消息,杨诚的爹娘和哥嫂就赶过来了。
之后杨诚的哥嫂又回赵家食府去,毕竟一早还要干活儿,他们是拿了工钱的,不好耽搁惹人不喜。
赵张氏本就主张让赵迎春回杨家去生孩子,只是杨诚不在家,杨家人也都在忙,怕无人照看,才一直在镇上住着。
却没想到,杨诚昨晚刚回,赵迎春半夜就发作了,时间上也真是巧之又巧。
到真如她时常对着肚子和孩子沟通的那般,让孩子等爹爹回来再生,不然怕没人照看。
大家都在笑,这孩子竟是个听话的。
孩子平安落地,赵子富又请了仁安的王郎中过来,确认母子均安,这才放心。
之后杨诚要先到岳家报喜。
赵家本是住在村子里,只是如今举家都在铺中呢,因此就去了赵家食府报喜,这样也不耽搁赵家做生意。
之后杨诚就回花果村去报喜。
赵家没什么亲戚,也不用一一去报,但杨家亲戚多,除了自家,还有杨诚的外婆家等等老亲。
之后再到大林村。
赵子诚是舅哥,住在林家二房这里,自然要过来这边报个喜。
论理,杨诚回镇上后还要去余家也报个喜。
虽说杨家与余家只有杨燕的亲戚关系在,但余家毕竟是村里长辈,两家交情又好,杨家添子,也是要通知一声的。
只不过余老爷子每天就在药铺门前摆摊呢,这报喜也等不及杨诚亲自去了,于是杨诚离开前就让娘代他跑一趟镇西。
赵子添则是忙完铺中食材事宜,照例回村买鸡和南瓜、冬瓜时,才过来给赵子诚和林小福先传个信儿。
赵子添走后,林小福还有些感慨。
就算知道是这些日子生,到底日子确认不了那么仔细,偏偏是杨诚一回就生了。
真巧!
真好!
“好啦,赶紧准备回礼去吧。”赵子诚好笑地捏了捏小媳妇的脸颊,提醒着她。
林小福连忙去拿背篓,要往村口买红糖、红枣、鸡蛋,林余氏也连忙去附近人家买了两只母鸡。
报喜回礼是回礼,看月母子的又是看月母子的礼。
到中午时,林家正要吃中饭,杨诚自己赶着一辆驴车过来了,到门前也不讲究就放了鞭炮。
第2238章 他也有弟弟了
赵子诚住在林家,并没有自己的家,这鞭炮也只能在林家门前放了。
杨诚喜气洋洋地走进来,朝着院中的人就是一揖到地。
“二哥!二嫂!我当爹了!迎春今早生了个儿子,母子均安!”
“恭喜你!”赵子诚抱拳还了半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