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节
作者:
倾碧悠然 更新:2025-02-18 14:21 字数:4993
杨家父子俩最后还是没能留住于喜儿,于喜儿带着孩子改嫁了,杨林后来又找过顾秋实,不过连面都没见着就被撵走了。
人就是这样,如果知道有一场富贵自己伸手就能触及,那是无论如何也要去够一够的。当发现那份富贵如水中月一般,就是个虚影,无论怎么都碰不到,就会很快放弃。
杨家父子在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做,胡秋阳都不肯给他们银子之后,就放弃了纠缠顾秋实,而是专心干活来还债。
父子俩一年到头没有几天休息的时间,杨林年纪轻轻背都佝偻了。
可是怎么办呢?
弟弟欠下的那些债要还!
后来,一家几口实在受不了了,在一个深夜里搬离了村子。到底去了哪儿,没有人知道。
说起来,顾秋实真的是个说到做到的人。胡父发现儿子生意越做越好,手头拥有无数银钱之后,不止一次打他的主意,只是,顾秋实再不肯回村里,胡家人到城里来,因为顾秋实身边里三层外三层围着不少人,他根本就近不得身。
反正,胡家人真就一点便宜都没占到。
常年看着一堆宝山,自己却碰不到,任谁都会生气。胡父和菊茶就是这样,两人脾气越来越暴躁,胡父嫌弃菊茶拖累了自己,如果不是菊茶当年勾引他,现在的他就和张氏一样有花不完的银子,身边有人伺候。穿着绫罗绸缎,吃着山珍海味,无论走到哪儿,都是别人的贵客。
胡父脾气越来越坏,经常酗酒,还要打人。菊茶都忍了下来。
没想到胡父还是不甘心就此和有钱的儿子断绝关系再不来往,五十岁那一年,他打算休了菊茶。
他认为,父子之间的矛盾就是因为菊茶而起,只要菊茶不在,父子之间就算不能恢复父子情分,儿子也不可能不管他。
毕竟,现如今他身边有儿有女……阿呆不是他亲生,但是在他身边长大,算是被他养大,有养恩在,阿呆不能不管他!若是没有了菊茶,他身边一个儿女都没有。胡秋阳身为他唯一的儿子,如果还是不管他,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菊茶自然不愿意,她都这把年纪了,被休后再嫁就是第三次嫁人,根本选不到什么好人家。跟着胡父,不说两人之间有孩子,又有多年相处的情谊,关键是胡秋阳那么富裕,哪天他愿意认亲爹了,她也能过上富裕的日子。
她说什么也不肯接休书,又想故技重施,让胡秋阳回来探望“生病”的父亲,于是,买了巴豆混着大豆一起炖肉。胡父没能分辨出来,连喝了几碗,菊茶试图阻止,反而被他骂了一顿。
自从儿子富裕后,胡父的脾气是越来越大,经常冲菊茶动手,菊茶不敢撩拨,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吃。
喝下去不到半个时辰,胡父开始上吐下泻,菊茶派人到城里送信。
顾秋实早就说过,人不死他不回,当下也不着急。结果第二天一早,就听说胡父头天夜里没了。
那锅豆子被菊茶埋到了地里,顾秋实一眼看出那块地方不对,让人挖了出来。
张氏也在,养尊处优几年的她和当初那个满脸愁苦的妇人早已判若两人。当她看到菊茶露出来的肌肤上满是青紫时,心下早已释然,在得知胡父之死是菊茶所害后,最后的那点不甘心也烟消云散。
菊茶以为自己做的事情神不知鬼不觉,毕竟胡秋阳这几年对父亲是真的不上心,人不回来就算了,逢年过节都不见礼物。她以为胡秋阳为父亲办丧事就是应付差事,不会多过问,没想到他居然将她埋的很深的豆子挖了出来。
事情弄成这样,菊茶知道,自己多半需要给胡父偿命,她很害怕去公堂,也害怕被砍头……关键是死了还要拖累儿女的名声。
于是,就在顾秋实张罗要去报官时,菊茶自己这房梁上吊了。
众人发现的时候,人已经没了气。
村里人有些不能理解要死要活在一起的二人缘何会弄成这样,直到菊茶的女儿帮她换寿衣,才发现母亲身上已经没有几块好肉。
菊茶多半是忍不了了,才没有阻止胡父喝那么多有毒的汤。
这些也只是众人的猜测罢了,菊茶到底是怎么想的,有没有后悔嫁给胡父,大概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第184章 乡下老实人 一
出现在顾秋实面前的胡秋阳还算整洁, 他满脸笑容,冲着顾秋实深深一礼:“多谢!有有他没有变成傻子,我没想到他居然会那么聪明, 把生意做到全国各地都是,多谢你的用心教导。”
胡秋阳和汤翠玲之间的感情其实没有他们二人以为的那么深,胡秋阳自己也隐隐察觉到了。
与其说两人互相爱慕,两情相悦后结为夫妻, 不如说是两个没有家的人凑在一起想要把日子过好。
只是,汤翠玲太在乎银子,非要去做那个奶娘, 又太在乎自己的清白, 她不愿意赌胡秋阳的对她的感情,所以宁愿改嫁也不愿意回头。
说到底,还是不够爱。
胡秋阳信任汤翠玲, 不会因为她和刘三公子之间发生了那些事就对她生出隔阂。但是汤翠玲不信!
“翠玲过得也挺好的。”
汤翠玲后来在女儿长大之后,跟着女儿去了女婿家里住。
这纯粹是她的女儿心疼她, 特意选了一个双亲俱亡的男人。
顾秋实瞧着, 汤翠玲晚年确实过得不错。
随着胡秋阳消失, 顾秋实桌上的瓷瓶里的东西又往上涨了一截。
*
顾秋实还没睁开眼,就感觉自己很热,周围像是个蒸笼一样, 阳光晒在身上,特别刺人。
他一眼就看到自己过着一把锄头,袖子挽到了手肘处,露出来的肌肤晒得就跟黑炭差不多。面前是一大片黄土地, 土地里的苗跟膝盖那么高,身后的地方已经没有一根杂草, 但是往前看,杂草一片片,比庄稼长得嚣张多了。
“三河,你发什么呆?”
顾秋实回过神,发觉距离自己两行庄稼之外的地方站着一个年轻妇人,妇人五官精致,身上的衣衫带着一些补丁,却愈发显得她肌肤白皙细腻,她头上戴着帽子,大热的天,她脖子上还围着一块布。
那块布不是为了防风,应该是为了防晒。
“你要是累了,就去那边树下歇会儿。今天我煮了苦茶,特别解暑。”
女子说话间,挥着手里比顾秋实手中小巧一些的锄头继续干活。她动作麻利,一句话的功夫已经铲了好几下,杂草倒下一片,她弯腰将杂草捞起,抖了抖泥土后往边上一扔。
她可不是乱扔,那地方已经积攒出了一大堆的草,看着还挺干净。顾秋实在村里住过,这样的杂草要么是拿回家喂猪喂牛,要么就晒干了当干草。
春夏秋时想要找草喂牲畜都很容易,但是是冬日里一上冻,人吃的菜都不好去搞,猪牛就只有饿肚子了。
顾秋实将锄头往地里狠狠一挖,锄头立在了土里,他转身走到了远处的树下。
走了两步后,有察觉到身后女子看过来的目光。他没有记忆,不好随意开口,当下装作不知。
原身李三河,出生在名城郊外的村子里,这里四季分明,此处的水源颇多。只要没有年年干旱,都不至于饿肚子。
他是家里的老三,母亲是继室,他的两个哥哥和他同父异母,从小时候,两个哥哥就对他们母子很是抵触。
父亲在他小时候还会护着他们母子,只是年纪愈大,大概觉得他以后还得靠大儿子养老,心眼便越来越偏。
李三河的母亲余氏之前嫁过人,李家已经是二嫁,再嫁人多半选不到什么好人。余氏也不强求着男人站在自己这边,干脆提出分家。
分家后男人跟着老大老二住,她带着小儿子住。两家的院子中间还修了一个篱笆院,后来变成了土墙,彻底变成了两家人。
李三河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父亲靠不住,两个哥哥不喜欢他,甚至是恨他的,兄弟之间的感情比陌生人还不如。
他从来就没有想过靠李家父子,母子俩种着分到的几亩地,辛苦是挺辛苦,但日子还是能继续过。
等到了李三河十几岁的时候,余氏张罗着给儿子议亲……李三河这样的身份,好多人家挺介意,他也不着急,这一日从城里回来的时候,看见了有个姑娘要投河。
李三河做不到见死不救,大喊一声。本意是想让姑娘退远一点。结果,那姑娘说跳就跳。
河水很深,一个不小心就再也上不来。李三河想也不想就跟着跳下去救人。
他呛了不少的水,好在结果是好的。他把那个姑娘救出来了。
坏消息是姑娘虽然有气,人却昏迷了。李三河想要和姑娘拉开距离也不成,他是走路回家,身边没有牛车马车,如果要救人就只能把这姑娘背到镇上,或者是背回家中。
村里有一位大夫,医术不错,有好些镇上的人都会来村里求医,这样的情形下,他当然是背着人往家里走比较方便,运气好的话,路上碰不到人,回家后再把大夫请到家里,如此也没有人知道他和这位姑娘亲密过,不至于毁了姑娘的名声。
李三河是这么打算的,但是运气不好,刚刚进村就碰到了一位大娘。
大娘颇为嘴碎,这件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村里。李三河觉得他已经尽人事,姑娘的名声还是要被毁,那他也没办法。毕竟,这姑娘要不是他跳下去救,大概已经被淹死了。
连死都不怕,想来名声与这姑娘而言已经不算什么了。
李三河把人弄到家里请来了大夫,才得知姑娘是大受打击之下,又呛了水,这才昏迷的。
姑娘在大夫来了之后没多久就醒了过来。
被水泡过的她,躺在床上的粗布棉被中,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李三河一个十几岁的年轻后生,正是慕艾的年纪,当场就动了心。
姑娘发现自己得救,整个人都是麻木的。李三河跟她解释自己迫不得已之下毁了她名声,让她好转之后离开村里,姑娘也跟听不见似的。
好在姑娘再也没有寻死,只是她情绪不高,在院子的角落一待就是一下午,且还不爱理人。李三河看到她这样,怕她再想不开寻死,经常坐在旁边唠唠叨叨,说一些村里的闲事和他小时候的趣事。
如此过了半个月,姑娘渐渐开朗起来,偶尔还会接几句话。李三河大喜,说得愈发来劲。
姑娘渐渐地也知道了他的性子,在他磕磕绊绊说出自己的心意时,姑娘答应了下来。
这姑娘有个很雅致的名字,姓陈名月灵。她也说了自己的经历,原来她有一个未婚夫,两人定亲好多年了,她从懂事起,就知道自己要嫁给他,对他特别依恋。结果,她未婚夫长大后,喜欢上了另一个姑娘,执意要退婚,哪怕她哭着求他,他也不改心意。
陈月灵算是高攀了未婚夫家,婚事不成,陈家也嫌弃她没本事,嫌弃她丢人,心灰意冷之下,她才出了城,走到了河边寻死。
她说自己的经历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要给李三河反悔的机会。若是遮遮掩掩,这件事情暴露后会在夫妻二人俩生出隔阂。
李三河当然不在意了,这么好看的姑娘,脾气还好……换做脾气差点的女子被这么辜负,怕提刀砍人的心都有。陈月灵宁肯伤害自己,也不去找那些人算账,在他看来,就是个心软善良的姑娘!
二人结为夫妻后,李三河特别喜欢她,平时各种照顾,面对陈月灵的不习惯,他都会尽力安抚,从来不说她矫情。比如陈月灵下地干活要往头上蒙布,李三河就帮着测哪种料子透气又防晒,有钱了也会帮她买好吃的,并且还主动提出,每年都帮她置办一件首饰。
李三河忙完了地里的活儿,就会去外头打短工,夫妻俩的日子是越过越好。
就在某日在地里干活时,陈月灵晕倒了。李三河着急忙慌把人带回家,请来了大夫后得知,陈月灵有了身孕。
有身孕是大好事,李三河特别高兴。如果那个所谓的未婚夫没有找上门来的话,夫妻俩在生下孩子之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三河,过来的时候帮我带碗茶。”
陈月灵的声音传来,顾秋实答应了一声,若是没记错,陈月灵就是今天晕倒的,紧接着就发现有了孩子。
“月儿,日头那么高,过来歇会儿。”
听到这句话,陈月灵瞅了他一眼,到底还是放下了手里的锄头,正准备转身时,忽然觉得眼前天旋地转,正想稳住身子,就一头栽倒在地里。
顾秋实紧赶慢赶,终于在她倒地之前垫在了她的身下。
陈月灵昏迷不醒,在这山上的地里,也没有其他人。顾秋实悄悄给她把了脉,确实是有了孩子之后又中了暑才晕的,只要消了暑就没有大碍。
顾秋实将人拦腰抱起,扯了陈月灵头上的那块布将她的脸盖好……她很爱美,就怕自己被晒黑。
然后他飞快下山,一进门就看见了一瘸一拐的余氏。
之前是母子俩上山干活,陈月灵在家里做饭。只是余氏那天背草回来的时候崴了脚,大夫让她在家里歇几天,陈月灵怕李三河一个人干不完,主动提出帮忙。
余氏看见儿媳晕了,惊讶道:“这是怎么了?”
顾秋实把人抱进屋中:“娘,先打点水来,然后请人帮忙将林大夫请来。”
“摔了么?”余氏送了半盆水,还递来了一张帕子。
“突然晕的。”顾秋实抬手帮陈月灵擦脸。
余氏看得心焦,催促道:“你粗手笨脚的,赶紧让开,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