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节
作者:
倾碧悠然 更新:2025-02-18 14:22 字数:4110
第627章 卖身为奴 二十六
身为从小就学做生意的大家公子, 自然知道有几种意外能让人血本无归。
这其中,走水最容易发生,损失也最大。且风险不可控。
魏启民第一回凭自己的本事做生意, 并且所有的本钱都是借的,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他真的已经很用心了,这边院子能住人, 他就赶紧搬过来守着。
关于要买的那批绸缎料子,也是他精心挑选,当时还是他拖了人情和关系, 好不容易才买过来的。
因为有旧交情, 他只付了三成的货款,剩下的那些是开张一个月后再付清。
他原本的打算是,一个月之内降点价, 先把货款回拢……人家帮了忙,他好歹要诚信待人, 按时将约定好的货款还上, 如此, 才有再次做生意的可能。
只要辛苦一两年,等他手头有了些积蓄,就不用低三下四求人了。
但他万万没想到, 自己都这样小心了,居然还会出事。
魏启民整个人都是麻木的,不知道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魏启华受伤最重,过来的路上昏过去了, 这会儿大夫正在给他看伤……烧伤疼痛,对于自小养尊处优的小公子来说, 简直恨不能痛死过去。
他受不了这个苦,大夫一碰,他就连连惨叫。
这惨叫声惊醒了魏启民,他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周围站着许多人,大部分都不认识,有一些方才还帮忙救火了。
在这其中,他看见了一个熟人。
“你怎么会来?你是不是来看我笑话的?”
顾秋实过来看热闹的时候提着水桶,并且,但凡是参与了救火的人,身上都难免沾染黑灰,也避免不了被旁人泼湿。
此时顾秋实有些狼狈,他还没有说话,边上已经有人帮着解释。
“你可别乱说啊,这个年轻人帮了好大的忙。刚才累得都要喘不过气了。”
魏启民眼神里满是愤恨,他还想要骂上几句,旁人可能是真心为了救火,但这其中绝对不包括谭二。
不过,他也不傻。
站在这医馆中的人不管是出于什么想法,刚才或多或少都参与了救火。也就是说,这些人都帮了他的忙。
救火可不是小事,一个弄不好要出人命。人家都帮忙救火,他态度就得好,不然,会引起众怒。
“我只是想谢谢他。”才怪。
魏启民这话说得咬牙切齿。
他还宁愿自己受伤躺在那儿动弹不得,如今家里只剩下他没受伤,所有的人都指着他。刚刚才安顿下来的院子被大火烧了个精光,这会儿不光要操心如何赔偿左邻右舍,如何赔偿房子的东家,还要找地方安顿母子四人。
魏启民一想到这些,只觉前路一片黑暗。
外面的天渐渐亮了,看热闹的人散了不少。救火归救火,只要没受伤,那白天就得干活,一家人等着吃喝呢,怎么能为了这点事儿而耽误?
顾秋实生意做得不错,请了五六个伙计,忙得脚不沾地。他自己也不得空,这两日,文玉宜都来帮忙了。
谭家兄妹也想来,顾秋实拒绝了。
食铺那边也很忙,最近赚得不少,谭母很高兴,还说要帮他准备婚事。
顾秋实不太好回绝……谭母做梦都想接儿女回家,人好不容易回来,眼瞅着就要成亲。
对于当下许多的人来说,给儿女办婚事,就算是他们为儿女做的最后一件大事。所以,谭母偶尔也会到这边的院子来查看,准备买点儿子用得上的东西。
顾秋实赶回去开门了。
关于街上铺子着火的事情,顾秋实不出门,也能听到一波又一波的客人议论。
今日的生意也不错,顾秋实卖货时用了一些新奇的法子,比如存三两送一匹细布,二十两送一匹缎子,若是存五十两银子,铺子里的料子任挑一匹。
众人都觉得占了便宜,有些人存一次不够,还要来存第二次第三次。
顾秋实写出的条陈有验真伪法子,旁人不可能作假。
而对于客人来说,只是把银子放在这里,就等于白得一批料子。
短短几日,顾秋实敛财大几千两了。
谁都看得出来他这生意的红火。当然,谭二以前在魏府,虽然经常跟着魏启民出门,但在这城里,认识他的人真的不多。
不过,生意兴旺了,很快就有人效仿。
顾秋实心知,这敛财的速度很快就会降下来。
降下来也好,他好腾出空来筹备婚事。
到了下午,客人稍微少了点,顾秋实抬起头喝口茶,忽然看到门口站着一个眼熟的人。
“你怎么来了?”
来人是谭利民,他肩膀上还包着纱布,气色也不太好。
上次分别之后,父子俩再也没见面,算算已经有七八天了。
这些日子,谭利民没有回谭家,至于他搬去了哪里住,谭家几人都不知道。
顾秋实派人盯着他,得知他住在内城,就在距离魏启民铺子不远处,得空了就在那边铺子里帮忙。
这铺子即将开张,杂事很多,谭利民拖着一条胳膊干得热火朝天……母子几人还不给他好脸色。
谭利民面色格外复杂,早就听说这个儿子的生意做得不错,但也没想到会这样热闹,关键那些客人只要一出手,至少也是三两起。
他开的食铺,一个月能有净润三两就不错了,在这里,居然只是一单生意。并且这生意源源不断,收银子的账房还得两个人轮换着来,要不然,连上茅房的时间都没有。
谭利民站在门口,都不敢相信把生意做成这样的人是自己儿子。
“我有点事情要找你商量。”
他踏进门,看着柜台后面摆着的料子,这里面最便宜的就是几种细布,还都是上等布料。反正,孩子他娘活了半辈子了,从来没有用这样的料子上过身。
“到后院去说吧。”
顾秋实率先起身,将人往院子里领。
后院有个大娘伺候,主要是打扫院落和给前面的伙计做饭。
看见顾秋实进门,大娘立刻进厨房烧茶。
等到谭利民在院子里的藤编椅子上坐下来,茶杯就放在了他的右手边。他面色复杂:“你倒是会享受。你娘活了半辈子了,也没有得人端茶倒水。”
顾秋实似笑非笑:“我娘没人伺候,那是你没本事。至少我能保证,以后我的媳妇过门后,不用烟熏火燎。”
谭利民面色难看:“你过得这么好,却让你娘做饭伺候别人。你个不孝子!”
“到底什么事?要是来指责我不孝的,这话我可不爱听。”顾秋实满脸讥讽,“你没养过我,我肯定不会孝敬你。至于我娘……她老人家觉得我孝敬就行了,用不着你操闲心。”
事实上,顾秋实除了给家里留下一个卤肉方子,让谭家食铺自此财源滚滚之外,还私底下给谭母一百两银子。
谭母当时不要,拗不过儿子。
也正因为此,谭母这两天正琢磨着给儿子置办东西,打算把那一百两全部花完。
她不是没想过拿这些银子来安排剩下几个儿女的婚事,但刚刚生出这个念头,就被她狠狠掐灭了。
她生养了四个孩子,但是心里真的过意不去,几个孩子跟着她,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尤其是儿子和三女,从小在那吃人的地方长大,好不容易才捡得一条命脱身,她哪里有脸花儿子的银子?
反正铺子里赚得不少,盘算得好了,一月能赚三十两……是的,卖了卤肉之后,盈利是之前的十倍。
她也找大儿子谈过了,二子将这么好的方子给了家里,也没想过要分盈利,分明就是拉拔大哥。她做主,以后食铺不管赚多少银子,每月都分出一半给二子。
哪怕只是剩下的一半,也足以让她安排三个儿女的婚事了。
谭母从身无分文,到如今越干越有劲,手头银子越攒越多,全都是二儿子给的,她又怎么可能觉得儿子不孝顺?
太孝顺了好么!
谭利民很怕被儿子赶出去,他起身,负手走了几圈:“你这到处都是新修过的,是打算成亲以后住在这里吗?”
顾秋实颔首。
谭利民沉吟了下:“启民铺子被烧,这事你知道。我听说,你当时还去帮忙救火了。”
“对的。”顾秋实提醒,“我觉得不是意外,尤其是蒋氏的脸,分明是被利器所伤。”
谭利民早就想到了这些,只是,无论是他,还是母子四人,都没有查真相的底气。
查出来了又能如何?
就这么含含糊糊,还能继续过日子。如果查个明明白白,不是魏府就是蒋府……到时,吃亏的还是他们。
“话不能乱说。”谭利民一脸严肃,“你和启民是兄弟……”
顾秋实呵呵:“这我可不敢当。原先你说,那是我主子,要我对他忠心耿耿,为了给他背黑锅,我都被打的半死了,你还要我忠诚以对。我实在没那个福气做他的兄弟。”
谭利民脸色难看:“如今他落难了,你该帮忙。”
“你想帮是你的事,不要拖我下水。”顾秋实冷笑一声,“你再敢乱提要求,等我找人打他一顿。不信你就试试。”
“打人触犯律法,要是被告到公堂上,你会有牢狱之灾。”谭利民一脸严肃,“不可乱来。”
“是你最先乱来的呀!你要是不提那些乱七八糟的要求,我也不会干那种事。”顾秋实提醒,“如果哪天我真的因为对付姓魏的几人而沦为阶下囚,那都是你这个亲爹害的。你多厉害呀,让亲生儿女反目成仇,这世上手头无银还能让儿女视对方为生死仇人的,大概只有一个你。”
谭利民脸色奇差:“兄弟之间……”
顾秋实忍无可忍,直接捡了角落里没有用完的砖头扔了过去:“你再提这两个字,我敲掉你的牙。”
谭利民险些没被气死,强调:“我是你爹。”
“我也想做个孝顺儿子,若是哪天不孝,那都是被你逼的。”顾秋实揪住他的衣领,一路把人从铺子里拖了扔到外头,“不要逼我。你和姓蒋的通奸不说,还生下了奸生子,衙门不会主动管这些破事。但如果有人告上公堂,你说他们会不会管?”
通奸是大罪,一经证实,男人要被鞭挞五十,女子游街三日。
谭利民自认为丢不起这人,更挨不了五十鞭,蒋氏那样好脸面的人,如果让她以有夫之妇还与人苟且的罪名游街三日,不如让她去死。
话说到这个份上,谭利民真的不敢再惹恼儿子,灰溜溜走了。
*
那天后,顾秋实又投入了忙碌之中,忙生意之余,又忙着筹备婚事。
这一转眼,就到了大喜之日。
一大早,顾秋实还在换吉服呢,他手底下其中一个小伙计就笑盈盈凑了过来:“东家,昨天那个姓魏的被人追债,当时他往外逃,结果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不熟悉路,居然往一条死巷子里跑。没多久就被人堵住给狠揍了一顿。”
这伙计偶然之下得知自己的东家和魏启民不睦……两人好像还是兄弟。他于是投其所好,大着胆子将魏启民倒霉的事情告知东家。
第一次就得了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