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节
作者:
倾碧悠然 更新:2025-02-18 14:23 字数:4527
但他万万没想到,昨天还很乖巧的冯铁柱说翻脸就翻脸,冯父回家后凳子都还没坐热就赶他们离开。
怒到了极致,吴志富抬手掀桌。
顾秋实眼疾手快,将桌子狠狠按住:“吴志富!”
吴志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你叫我什么?”
顾秋实揪起他的衣领,把人拖到门口,狠狠扔了出去。
“最近村里所有的眼睛都盯着我们家,就想看看你带着妻儿是住是留,你如果非要在门口纠缠,丢脸的是你。”
吴志富摔在地上,整个人都有些狼狈,他忙不迭爬起身来:“我养你一场……”
顾秋实不客气地道:“我吃穿都是我爹田地的收成,你除了一开始那两年去种过地,这几年连地都不去,地里缺不缺水那都是我的事。你除了在家混吃等死,还做了什么?吃饭都要我送到手上,不好意思说养我了,你这么能干,当时带着你妻儿离开,回头将他们养好啊。呸!”
他又淬了一口。
其实早在冯父进村时,村里人就知道当年的杀人犯回来了,虽然眼睛没往这瞧,耳朵却一直都支着呢。
此时冯家门口有了动静,村里的人都似乎忙碌起来,时不时就有人“路过”。
看见吴志富躺地上,立刻就有热心肠的人出声:“志富,你怎么坐在地上,赶紧起来!有没有摔着?”
吴志富:“……”
这人,分明就是来看笑话的。
第636章 犯人的儿子 四
吴志富缓缓起身:“我太高兴了, 一时没站住。”
闻言,顾秋实冷哼了一声:“赵叔,咱们这么多年的邻居了, 你也帮我评评理。这吴叔住在我家,原本没什么,到底是我娘再嫁的男人,说起来都是一家人。但是如今我爹回来了呀, 这个混账刚刚还给我爹下毒……原本我还觉得为难,想着他没有地方住,是不是让他们再在家里住一段时间, 等有了落脚地再搬走。可他贪得无厌, 居然胆大到下毒害人,我真觉得一片好心喂了狗。所以,我让他们一家子现在就搬走, 这事做得对不对?”
看热闹的时候,最怕被人抓住评理。大家同村, 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简直说什么都不合适, 并且,这吵架的一家子论起来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冯铁柱骂的吴志富, 那是冯铁柱亲生弟弟妹妹的亲爹,他一个外人,无论帮了哪个,回头都会被记恨, 更惨一点,说不定两边的人都会恨上他。
姓赵的邻居打了个哈哈:“你们家的事自己关起门来商量就行, 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话音落下,人已经溜了。
何氏没想过离开这个院子,尤其还是带着几个孩子走,吴家那边都住不下一家五口!
冯父态度强势:“翠云,收拾东西,走。”
何氏泪眼汪汪,跑去扶吴志富。
吴志富想要进院子,冯父拦在了门口:“你不许进去。一会儿他们收拾好了行李我给你搬出来,你就站在门口等。”
吴俏丽今年九岁 ,不怎么干厨房的活 ,但她自己的屋子还是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值得一提的是,冯家的这院子是七间房,一间是待客吃饭的堂屋,除了何氏与吴志富一起住,其他每人都有一间房,算起来,刚刚好够住。
双胞胎兄弟住一间房,但他们从五岁起开始读书,留了一间出来做书房。
这会儿要收拾行李,顾秋实没有搭把手的意思 ,何氏只能带着女儿忙活。
顾秋实没闲着,在几个屋中走了走。
院子里的行李越来越多,何氏是个很会过日子的女人,哪怕家里的积蓄不少,她也从来没有胡乱挥霍。这会儿知道要收拾东西回婆家,她不光收拾了衣物,鞋子连床上的被子也卷了起来,如果不是怕冯父不高兴,她恨不得连锅碗瓢盆一起带走。
前后花了半个时辰,天色越来越晚,院子里的东西越来越多,就在夜色朦胧之际,何氏忽然哭着走到了门口:“志富,出事了,我藏的银子全都没有了。”
冯父一直负手站在院子里,原本他就等着这女人走的时候将多年积蓄交出来,心里已经在盘算着这些年应该攒下多少银子,如果这女人给少了,到时又要怎样争取。
结果,银子丢了。
冯父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信,又看何翠云不像是故意说丢了银子之后好悄悄带走,那语气里都带上了泣音。
他半信半疑,扭头去看儿子。
此时顾秋实站在屋檐下,姿态闲适,所有的银子都由他收起来了。
原本就说好了的事,冯父不计较一家子这些年的吃吃喝喝,但家里攒下来的积蓄必须留下。想也知道这一家人会不老实,他当然要主动出手。
吴志富也以为何氏故意这么说,目的是为了带走银子,可看她哭得梨花带雨,心里就越来越慌:“真丢了?你好好找找啊,肯定就在这个院子里,到处去翻一翻。”
冯父与儿子对上了眼神,出声道:“差不多就行了。原本也说好了那些银子属于我,回头我自己去找,无论找不找得到,我都不在寻你们的麻烦。对了,你们收拾了这么多的行李应该够了吧?做人不能太过分!”
何氏不甘心,慌慌张张又要回去翻。
冯父耐心已经告罄,伸手抓住她的胳膊,然后把人推到了院子之外。
“翠云,当年我杀人的真相你心里最清楚,不要贪得无厌。带着这些东西滚。”
说完这话,他回到院子里,捡起那一堆被子衣物就往外扔。
东西飞到外面散落一地,何氏来不及阻止,只好慌慌张张去捡。
冯父把衣物被子扔完,看到地上的书箱,冷笑一声:“这么贵的东西也想拿走?这里面好多书还是当初我买给铁柱的,书留下,你们滚吧!”
双胞胎面色不忿,但他们读过书知道今天这事不是冯父的错,两人看向父亲和母亲,见他们满脸屈辱,又将求助的目光投向顾秋实。
顾秋实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将杵在门口的双胞胎二人推出门:“你们是我弟弟,但这里不是你们的家,赶紧回吴家去吧,再磨蹭,一会儿要走夜路了,田坎上可不好走。”
洛水村到吴家村坐马车只能走大路,要花上一刻钟,而走小路同样一刻钟,但能省下车资。
大门关上,门内的父子二人相视一笑。
顾秋实将那一只抹了药的碗砸碎了扔到旁边的菜地里,然后和冯父重新坐下来吃饭。
门外的一家五口不想离开,吴志富住惯了宽敞的院子,真的不想回去跟两个兄弟挤。
不过,这会儿村里好多人都悄悄观望着这边的动静,他丢不起那人。
“先去吴家安顿一下,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
行李众多,好在他们人也多,每个人拎了两三包,吴志富背上背两包,手上拎三包,总算是勉强拿完了行礼。
何翠云面色不太好:“你娘一直不喜欢我,我到你家去住,到时……”
今日的事情很不顺,吴志富没好气地道:“你要是有本事,重新住回去吧。姓冯的没有娘,你跟了他,便没有长辈为难。”
何翠云气得双眼通红:“你说的这是什么胡话?我要是想跟着姓冯的,也不会发生这么多的事了。”
三个孩子又不傻,听到这话,一颗心顿时提了起来。
去吴家村的一路上,吴志富气冲冲走在最前头,姐弟三人有点累,却也不敢喊,更倒霉的是,吴俏丽不习惯走夜路,一不小心还摔入了路旁的水沟之中。脏倒是不脏,就是浑身的衣裳都湿透了,也好在这个天不冷,等到了吴家再换衣裳也不迟。
此时正值四月,地里的秧苗很是茂盛。也是蛇虫鼠蚁猖狂的季节,就这短短一刻钟的路程,一家人遇上了三条蛇。
吴家村的位置要比洛水村偏僻一些,这边地势较高,水田只有两成,大部分都是旱地。比如吴家,总共只有七亩旱地。
遇上收成不好的年景,粮食只够吃到过年。
也因为此,吴家是村里人出了名的穷。
吴志富是家里的老三,上头的二哥吴志平娶了妻,只是他的妻子有些跛脚……若不是跛子,也轮不到他。就这,还是吴志平费了心思骗回来的媳妇。
而大哥吴志高当年和一个姑娘两情相悦,只是被长辈棒打了鸳鸯,这些年时常在城里和周边的几个村子里混,私底下和好几个寡妇勾勾缠缠,但却一个都没带回来。他今年已经四十岁的人了,十多年前,接连抱回来了两个孩子。
最大的已经十八,小的那个十六,都到了议亲的年纪,可惜这一家子光棍居多,又拿不出像样的聘礼,院子又脏又乱,媒人都不愿意接吴家的活儿。
村里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会儿吴家的人都已经睡下了。
吴志富爬过去砰砰砰敲门,好半晌,瘸腿的二嫂姜氏才跑过来开了门,看到这一家子拖着一大堆的行李,姜氏都惊呆了。
“弟妹,你们这是……”
何翠云很不好意思,推了推身边的男人。吴志富直接往里闯:“我要回来住一段时间 ,赶紧给我们腾两间房。”
话刚说完,又被何翠云扯了扯。
“二嫂,我们至少也要三间房才住得下。”
此时吴家老两口已经被吵醒,吴母头发花白,站在屋檐下看着院子里的众人,她早就知道姓冯的这段时间出狱,只要他一出来,儿子就有可能被赶走。
之前老两口还找到儿子商量过这件事,当时吴志富口口声声说不用他们操心,老两口以为他有了应对之策,结果,现在人才回来,晚上一家子就灰溜溜回家了。
“你数数这院子有几间房?”都说百姓爱幺儿,这话一点都不假,兄弟三人之中,老两口最疼的就是老三吴志富。
吴志富也是兄弟三人里长得最好,平时最爱干净的,对于老两口而言,老三也是最有可能娶到正经媳妇的儿子。
结果,这死小子非要跑去做上门女婿!
吴母看着何翠云这个儿媳,那真的是气不打一处来:“这院子除了堂屋,总共也才四间房,你张口就要三间,干脆让我们所有人都挪出来让你?”
何翠云这些年来过公公婆婆的院子,但都是如亲戚一般走动,早上来,晚上绝对要回。别看做了吴家这么多年的儿媳妇,这院子里的每间房里到底是什么情形,她从来就没仔细看过。
听了婆婆的话,何翠云面色发苦,悄悄掐了一把吴志富的腰。
“怎么住啊?”
吴志富不耐烦:“这大晚上的,凑合一下吧,腾房子的事明天再说。我带着兄弟俩去跟大哥他们住。”
这院子里住了十口人……吴家老两口,打光棍多年的老大与娶了瘸子媳妇的老二,还有抱回来的不知道是谁生的兄弟俩,再加上姜氏生了三个女儿,四间屋子住得满满当当!
再加上回来的五口人,总共十五口人。
别说有各自的房,连自己单独的床都没有。回来的第一晚,何翠云带着女儿去跟三个姑娘挤一张床。
姑娘住的屋子,床上收拾得还算干净,就是太破了。
被子全都是补丁,好几个大洞,床铺本来就不大,五个人一躺,真就跟那缸子里的咸菜似的,连喘气都难,更别想翻身。
吴俏丽从小到大,就没跟人这么挤过,抱住母亲开始呜呜呜的哭。何翠云躺在床上搂住女儿,忍不住泪流满面。
*
冯家院子里,将所有的行李丢出去后,院子里一片狼藉。父子两人吃过饭,顾秋实去厨房洗碗,冯父很小心的将那两箱书搬回了书房重新放好。
顾秋实洗完了碗,冯父还在打扫书房,他抓着一块帕子细细擦灰,摩挲着那些笔墨纸砚。
“爹。”
冯父回过神来,看到门口的儿子:“什么事。”
顾秋实询问:“几乎所有的房子都空出来了,你要住哪一间?”
这院子的正房自然是吴志富这些年住的那间,不过,顾秋实认为,冯父应该不想去住。
像这种房子,都是方方正正,其实有两个正房。
当年冯父还没出事的时候,夫妻俩住了吴志富那间,另一间收拾出来给了冯铁柱。
而如今,另一间正房住了兄弟俩,冯铁柱早已被挪到了边上的厢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