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节
作者:空留      更新:2025-02-19 17:22      字数:4252
  时不虞略一沉吟:“我记得上回许将军败退时好像并未有在朱曜城外做这些?”
  “是。”
  时不虞立刻明白了,上次许容文虽然败退,但是根本没打算弃城,所以他什么都未做,而是立刻组织反攻夺城。这次,他没把握打回去了。
  “许将军手下还有多少人?”
  “算上伤兵,也不足四万。”
  这数目,比时不虞预期的还要少。
  许容文接管大军的时候残兵有五万多,何其亮手底下有五万余人马,加起来就有十万多将士,除去判投的那点人马,战死了将近六万。
  这么大的伤亡啊!
  时不虞回到书房,看着这几天都没收起来的舆图叹了口气,那些死去的将士,也都曾是她祖父手底下的兵。可防御工事齐备的符源城都没能阻敌于城门外,后边几城更不可能,将还会有许多人死去。
  一将功成万骨枯,也可能,将军也得留下性命在那里。
  言十安散值回来后直接穿着官服就过来了:“言则说你未做什么安排。”
  “该做的你都做了,用不着我再做什么,倒是你,还能再做些事。”时不虞转头看向他笑道:“有钱的表哥,派人去京城以外的地方多收些能治刀伤,能止血的药材送去给许将军。”
  这个称呼,近来是越发少听到了,言十安不由得也跟着笑了:“能用钱来解决的事,对表哥来说都不难。是谁送的就不说了,这种施恩不要也罢。”
  这就是言十安和皇帝的区别,也是人和畜生的区别。
  时不虞在心里呸了皇帝一口,问:“今日朝中可有说起增兵之事?”
  “在商议了,他们也知道那边多半还得吃败仗,抽调哪里的人过去就得掰好一段时间的手腕,有人建议兵部提前勾选兵丁。”
  “早些补充兵源也好,能多操练一天是一天,总好过仓促上战场,白白送命。但是援兵得快些,许容文手下就那么些人了,而丹巴国号称二十万大军,他撑不住多久。”
  时不虞念头转了几转:“大阿兄管武将多年,许将军又是他推举的,此事由太师一党出面促成倒是名正言顺。阿姑,你去和七阿兄说一下。”
  万霞应是,快步离开。
  时不虞听着脚步声走远,轻声道:“我很久没见阿姑这么着急了。”
  言十安看向她:“许容文再娶了,膝下有一子一女。”
  “阿姑不会回头。”时不虞暗暗磨牙:“但是听了这话我还是很生气。”
  “阿姑有你,许将军有一百个子女也抵不上你一个。”
  时不虞一听,不磨牙了,就是这个理没错,有儿有女怎么了,阿姑有她,抵一百个!
  言十安眼看着她眼角眉捎上扬,紧绷了一天的心渐渐松快下来,将朝中动向一一说与她听,明明全是正事,说得却如闲言。
  时不虞也姿态闲适,听的时候多,偶尔也问上几句。
  两人都知道,这样闲适的时候,不多了。
  第245章 时家消息
  有太师一党出力,总算在第三天定下了抽调哪里的人手增援朱曜城,六万援兵,已经是太师一党和兵部尚书竭尽全力争取来的最大数目。
  六万,加上许将军现在手里的残兵,也就是十万。可在援兵到达之前,这四万还会有伤亡减员。
  时不虞将眼神落在双绳城,这里,还有两万将士。
  “姑娘,时二公子来了。”
  时绪?时不虞立刻抬头:“人呢?快请这里来。”
  时绪就在外边等着,听着这话便是心里压着千斤重脸上也有了点笑意,不用人请,自行走了进来,在书房外停下脚步。
  “小妹,有些日子不见了。”
  “快半年了。”时不虞起身:“站那里做甚,进来。”
  时绪看着铺开的那一地舆图,都摆到了地板上的笔墨纸砚,还有悬挂起来满满当当的宣纸,突然就绷不住了,塌了肩膀哑声道:“祖父和父亲以及一众叔伯兄弟,还有时家军,恐怕已经全军覆没。”
  时不虞一愣,下意识就道:“这不可能!”
  时绪走进书房,避开地上的物事走到她面前轻声告知:“三叔派了人回来,为免书信落于他人之手,只有口信。我问得仔细,总结出来说与你听。”
  时不虞沉默着请他坐下,用眼神催促他快说。
  “丹巴国防着大佑人进出新斧镇,三叔将自己装扮成扎木国的人,设计救了一个丹巴国将领的儿子,又得了那小子信任,成功留在他身边做了护卫,有了机会进出新斧镇。为免被人怀疑,他花了很多时间去找线索,可并未在城中找到和时家有关的任何线索。之后,他便一直在新斧镇周边查探。寒冬时一切都被掩盖,直到五月,他才终于在城外十二里地的地方找到了只有时家子息才知道的印记,往下挖了很深发现了身穿时家军甲胄的尸首。”
  时不虞心下一紧,追问:“有祖父和父亲?”
  “时间过去太久,尸身已经腐烂,但三叔不会认错族中所有人的铠甲。”
  沉默片刻,时不虞问:“娘还好?”
  时绪苦笑:“她身体都在打晃,可有其他婶子晕过去了,众多内眷慌成一团,她连晕过去都不可以,得死扛着主持大局。”
  “你回去告诉她们,人未必就死了。”
  时绪立刻抬头紧盯着她:“理由呢?”
  “那个印记。”时不虞向他确认:“只有时家子息才知道?”
  “没错。”时绪立刻拿了笔,每画一个符号就告诉她这代表什么,或安全,或求救,或等待等等。
  “三叔看到的是求救这个印记。”
  时不虞闭上眼,沉下心:“那里既然是时家的埋骨之地,第一,不会给时家留下线索的机会。第二,世袭的爵位不多,忠勇侯是其中之一,可见地位稳固。要动时家,必须一击即中,所以必然会仔细打扫战场,不会给时家留下任何可能。第三,许多痕迹在冬日的几场大雪覆盖后,不说那些印记会被抹去,最起码也会淡化。”
  时不虞睁开眼睛看向他:“去信给三叔确认痕迹的新旧,以及位置是否隐蔽。”
  时绪心下急跳,死死抓住桌子一角倾身问:“若痕迹是新的……”
  “有很多种可能。留的位置是不是明显,痕迹是新的还是旧的,若是新的,有多新,可有反复增色的痕迹,若是旧的,人又藏于何处……”时不虞笑容里带着安抚之意:“无论是哪种可能,都绝对还有人活着。若所有人都埋在那里了,这个印记留不下来。”
  时绪低下头去用力的呼吸,好一会后才抬起头来,红着眼睛笑道:“无论活下来的是谁,都是好消息。”
  “二哥。”
  时绪当了这么多年的二哥,小时候哄骗过没能要来,上次在山上时威逼利诱也没能成功,眼下却得着了这一声。
  他想笑的,却突然就伤心得不得了:“我们还有个大哥。我每天练功两个时辰就累得呼天抢地,可他每天要练四个时辰,还要学兵法,学文史,学着怎么做长子,长孙,长兄。他曾问我你过得好不好,我说你过得比我们都好,他说,他说,他要是能见见就好了。我让他跟我一起去,他却说,他得是这样的长兄,二弟才能是二弟,小妹也才能是小妹。”
  时绪忍了多时的眼泪流了下来,他狼狈的转开头去,眼泪流得又急又凶,止不住,抹不净。
  时不虞揉了揉干涩的眼睛,塞满胸腔的难受无处宣泄。
  她可以确定,上了战场的时家人一定有活下来的,可她不知道是哪一个。
  这一刻,她自私的希望是大哥。
  “抱歉,二哥失态了。”用帕子捂住脸片刻,时绪再抬起头来时脸上已经没了其他痕迹,只是眼睛还红着:“回来报信的家仆我留下了,我这就回去让他带口信给三叔。”
  “不着急。”时不虞留下二哥:“山上的人练得怎么样了?”
  “不曾有一刻懈怠。”
  “很好,做好准备,很快要用他们。”
  时绪一愣,旋即紧声问:“要动了?”
  “时机快到了。提醒三叔,弄清楚那两个问题后立刻离开那里,去往后方等着。”
  时绪深吸一口气:“我要去,小妹,你得把我算上。”
  “不拦你。”时不虞笑:“人活一世,有所为有所不为。你觉得值了,那就值了,没有人比你更有资格决定你这一生要怎么过。”
  时绪笑了,声音暗哑:“我希望大哥还活着,若他不在,我就是大哥。小妹,我给你撑腰。”
  这一瞬间,时不虞觉得自己好像懂了许多事情,那些牵牵绊绊的,像网一样的东西,好像就是白胡子曾说过的,来自亲人的羁绊。
  曾经,她对那些不会多看一眼。
  可现在,那些围绕着她的,保护着她的一切,让她明白了,她这些年的肆意并非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有人在护着她。比如,她那个十三年来不曾谋面的大哥,在她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他一直都有在做一个好哥哥。
  第246章 皇帝召见
  时家的消息,让时不虞紧迫感更甚。
  她不再整日待在家里,而是去了离着不远的那处五阿兄给她置办的宅子里,开始从七阿兄手里接手大阿兄的人手,并深入了解太师一党的人马哪些人能用,哪些人能用到什么地步。
  成均喻登这边的门不必顾忌什么,来得非常勤,师兄妹二人同在京城年余,这几日才算是相处得多了些。
  可日子,仍得数着过。
  而时不虞曾担心的事,在这多事之际终是发生了。
  翰林院卷帙浩繁的房间里,几个老翰林正争论着什么,并且各有依据。言十安和几个资历浅的一人跟一个,将他们要的书一一找出来,谁要是最后一个找到指定是要挨骂的。
  言十安进翰林院的时间最短,可他却是最真心实意留在这纂修史书的,对这里书卷的存放规律早就摸熟了,找起书来又快又准。
  老翰林最喜欢这样脚踏实地的后辈小子,对他的喜爱溢于言表,然后对着慢了好几步才把书找来的小翰林一顿骂。
  言十安为免老翰林们掰一回手腕子,后果全他担了,干脆帮着其他几个一起把书找齐了才一道过来,谁都不挨骂。
  他却不知道,这番举动让老翰林们更看好他了。
  能安心留在这里纂修史书的多半出身清贵,也没那么大野心要出阁入相,对这种有几分机灵,却又安得下心的小子最是喜欢。
  在他们看来,太过圆滑的在这种地方待不久,太过一根筋的在官场待不久,言十安这样的,刚刚好。
  “咳咳。”
  打发小子们去找书的几个老翰林正喝着茶,循声往门口一看,忙站了起来:“周公公怎么来了这里?找学士大人吗?他没过来这里。”
  周公公进来眼神一扫,透过书架看到了要找的人:“咱家奉旨来请言大人去皇上面前听用。”
  几个老翰林对望一眼,素来是翰林院的人争破了脑袋去皇上面前露脸,第一次听说皇上来翰林院要人,显然,言十安这是不知何时入了皇上的眼了。
  虽然不舍得放他走,但看好的小辈会有个好前途,他们自然也不能拦着。
  “十安,过来一下。”
  言十安在听到周公公找自己时就知道躲不过去了,深吸一口气,在几个年轻同仁羡慕嫉妒的眼神下走到几人面前。
  周公公上下打量他一眼,那眼神甚至称得上放肆,满意的点点头道:“言大人跟咱家走吧,皇上正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