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节
作者:
空留 更新:2025-02-20 18:15 字数:3726
“和贵嫔的交易包括把他送上太子之位吗?”时不虞坏笑:“当然不包括,谁说站到那一边,这立太子之事就一定能成了。若四皇子血脉不正,若他没有资格,若皇上不点头,区区一个尚书还能越过皇上定下来?”
郑尚书抚额笑了,没错,他区区一个尚书,确实决定不了立谁为太子。
其他几人也都笑了,这话,在理。
时不虞喝了口茶,果茶,嘴里甜了,话也甜了。
“诸位放心,只要撑住这段时日,最晚到五月,战事就见分晓。若贵嫔手段了得,真让皇帝松口立了太子也无妨,你们顺势而为即可,不要强出头。”
时不虞将茶盏放到桌上,轻轻一声响,就如她说的这句话一样落在几人心底:“就算四皇子真坐到那龙椅上去了,我也能把他掀下来。”
“有姑娘这话,我们这心里就有底了。”郑尚书眼里有光:“二十来天,我们扛得住。”
“大家辛苦,接下来还请大家竭尽全力。”时不虞看向几人,再次交底:“京城的一切,他都知晓。”
几人听明白她言下之意,起身拱手行礼。
一开始他们并不相信她真有多大本事,可局势走至如今,无声无息中她就占据了主导地位。气势不落他们一分,姿态也是,就那么自然而然的成为发号施令的那个人。
时不虞起身回礼,规规矩矩,挑不出半分错处。
送走几人,时不虞一口气把果茶喝尽。
成均喻正要将自己面前的果茶换给小师妹,就听得她道:“给我换盏清茶吧,提提神。”
吩咐人去换茶,成均喻看向她:“近来没休息好?脸色不大好。”
“我这还叫脸色不好?阿姑都说我能掐出水来。”时不虞自然至极的转开话题:“谁去接应九阿兄了?”
“小八和小十都没去。”见小师妹瞪眼,成均喻笑:“三阿兄说小十一早先去了丹巴国游历,正好去接应。”
时不虞不解,接过下人递来的茶问:“十一阿兄去丹巴国做什么?”
“那之前小九去扎木国又是做什么?”
时不虞沉默片刻,哼了一声:“白胡子这棋下得南一子北一子的,也不怕成了闲子。”
“真成了闲子才好,多逍遥。”
也是。
时不虞有些愣神,十一阿兄最不喜这些事,可最终,也入局了。
成均喻看她一眼:“暗子我都埋好了,随时可用。”
时不虞回神,喝了口茶醒神,道:“快了。”
部署这么久的事,快了,她已经有些迫不及待。
第423章 时机来了
五皇子确诊天花的消息传开,虽然大家已有心理准备,京城仍是人心惶惶,满城艾草香重得都有些熏人,却无人抱怨。
和天花比起来,这点气味算什么。
各个书院学府都放了假,食肆酒馆也远不如之前人声鼎沸,就连朝会,皇上都打算停了。
这日被抬着来上朝的皇帝心里转着念头,分神间听得一句:“启禀皇上,臣有本奏。”
他没多想,抬手准奏。
“臣,请立四皇子为太子。”
皇帝愣然看向下边垂着头的老东西:“你再说一遍!”
那人撩起官袍下摆跪伏于地:“臣,跪请皇上为了大佑江山早早立下太子!”
皇帝脸色黑沉如水:“朕还没死!小五也不一定就扛不过去,你们就这么迫不及待了?”
“臣自知此时不是好时候,也知晓此时提出来您会疑臣的忠心,可臣仍是要提。”
跪伏着的人挺起腰,昂首看向龙椅上的人,眼里的光芒之盛,如暗夜里引船归航的明灯。
皇帝认出来了,这老东西是他最不喜欢的御史台御史,周泰。
“皇上膝下两位皇子,如今一位病重,生死难料,您膝下就只剩下四皇子,本也再无其他选择。”周泰完全没被皇上的脸色吓住,慷慨陈词:“一名合格的太子有太多东西需要学习,如今皇上您正值壮年,正有宽裕的时间教导太子,臣,叩请皇上立太子,置东宫,点太傅,为我大佑培养出一代明君!”
周泰再次伏倒于地。
四皇子一党的人也并非个个都沉得住气,他们以为周泰得了贵嫔授意,虽然觉得此时时机不对,可既然已经提出来了,他们自然没有置身事外的道理。
而且,周泰有一句话说得极有道理:五皇子就算活下来也离皇位远了,皇上本就只剩一个四皇子,没了其他选择!
既然是迟早的事,就算此时皇上生气,实则也拿他们无可奈何!
这么想着,胆气就壮了。
陆续有人站出来附议。
可人数,远没有他们以为的多。
毕竟,不是个个都没脑子。
皇帝冰冷的眼神在下边一片头颅上扫过,没什么笑意的笑了:“既然如此,休朝三日,你们出个章程来,三日后大朝,朕等着看你们的表现。退朝。”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一甩袖子回了寝宫,并吩咐:“拦着贵嫔,朕不想见她。”
大总管连华忙应下,送皇上进殿歇下,亲自去门口守着。
想到皇上早起还打算恢复贵嫔娘娘的妃位,心下不由替她可惜,但凡能再忍上一天这妃位就回来了,之后四皇子的太子之位不就手到擒来?
太沉不住气了,连华心想,贵嫔娘娘大概是之前没吃过宫里的苦头,这才受了点搓磨就失了分寸,放到以前,哪可能犯这种错。
连华看着款款前来的贵嫔,迎上去的同时又在心里连道了两声可惜,皇上念旧情的机会,失去了就难找回来了。
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贵嫔笑语晏晏,对皇上身边的大总管很是客气:“皇上下朝了?我做了些吃的给皇上送来。”
“今日朝中事多,让皇上伤了神,回来就歇下了,娘娘先回吧。”连华暗示般将‘朝中事多’几个字说得重了些,半藏在袖中的手悄悄做出四的手势,然后躬身退后两步。
贵嫔心下一跳,四,只能让她想到四皇子!
发生何事了?!
她强撑着笑意把食盒递过去:“那妾就不打扰了,待皇上歇好了拿给皇上垫垫肚子。”
也顾不得连华再说什么,贵嫔快步离开,她得赶紧去弄清楚朝中发生了何事!
时不虞消息比贵嫔灵通,散朝不久就知道了朝中事。
“能让刘延刘中丞推出来干这事,口才不错,胆量更不错。这一网下去,把贵嫔困住了。”
言则跟着笑,姑娘算无遗策。
看姑娘心情好,他顺势问出心中疑惑:“五皇子住在皇上寝宫,贵嫔是用了什么手段,能精准的让五皇子得了天花?”
“天花要治好不容易,要传染上却不难,找一个得了天花的人随身用过穿过的东西放到五皇子身边基本就成了。”
时不虞打开一个匣子,看今日消息不多顿时心情大好,继续道:“五皇子接连两次受伤,身体正是虚弱的时候,比其他人更容易感染,我猜那些脏东西根本没放到五皇子身边多久他就中招了。”
“所以您之前才让人去打探,五皇子得病的那一两天,贵嫔对四皇子做了什么安排。”
“皇上是不是会被感染她不在意,多半还盼着皇帝真就这么死了,那皇位就名正言顺的落到四皇子头上,可四皇子那里,她一定会做好层层部署防备着。”
言则轻轻点头:“此一点可要让皇上知晓?”
“不必,药下重了她就不好动弹了,她要是不动,郑隆那里不好动作。”时不虞合上一则消息,重新又拿出一封,却没急着打开,而是嘱咐道:“源源不断的求援,可以开始了。”
“是。”
求援,也有急与不急,不那么急之分。
例行似的派人求援,说明不急,不过是借求援来达成一些目的,比如让朝中记着在外为国为民奋战的大将军。
求援的时间收紧一些,说明有点着急了,也是让朝中知晓,敌军很强,战事不顺。
可若是十天有两批甚至三批传令兵回城求援,那就说明战事紧急,有战败之危。
而时不虞安排的,是三天一次求援,她就是要大张旗鼓的让所有人都知道,计安如今在边境拼命,而皇帝迟迟不发兵支援,朝中商议的不是如何增兵,而是立太子。
人心,是一点点失去的。
民望,是一点点减少的。
朝臣对君王的期望,是一点点落空的。
郑隆冷眼看着四皇子党被五皇子党疯了一般打得节节败退,论实力,就算章相国一党不敢明目张胆站队,站在那里不动也是威慑。可四皇子党仍是打不过,因为站在他们身后的,是皇上。
而这一点,显然也在那位姑娘的预料之中。
三天后,便又有求援的传令兵到了,满朝皆惊,这么急的求援,他们头一回见。
郑隆在朝堂上如以往一般竭力周旋一番,仍未能让皇上松口,他就知道,找贵嫔合作的机会到了。
第424章 反守为攻
朱曜城刚抵住一轮攻城,为防对方杀个回马枪,计安再次部署一番,吐出一口浊气垂下视线看向城门外。
入眼所见,散落着一地的攻城器械和人。
还能动的,是活人。
没有动静的,是死人。
从颜色分明的盔甲来看,大多数来自攻城一方的丹巴国。
“殿下。”展颜快步过来将手中的东西奉上:“战损出来了。”
计安虽然领大军作战已有数月,但至今皇帝未有给他头衔,所以大家仍以安殿下,或者殿下称之。
听着这一声,计安突然就记起来不虞在信里说的:将军那么多,大家可能会记不住,但一定会记得领军打胜仗的皇子。
对,末了她还夸了一句:皇帝这事儿干得挺好。
计安心里松了一松,便是在这血肉模糊,人命如草芥的地方,只要想到和不虞有关的事,压在他心口上的石头就会自动挪开一些,让他有喘息之机。
最后再看了远处一眼,计安往楼梯走去:“通知各位将军半个时辰后去衙署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