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作者:烽火尽染      更新:2025-02-21 16:03      字数:1847
  秦涵秦葭这些孩子们:……他们突然变得好忙啊。
  一个个,不说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牛晚吧,但很明显的玩耍时间变少了。
  某天,秦渝小朋友哭唧唧地找到吕颂梨,和她告状,说秦晟这个六叔让他背的书太长了,他没背出来,然后,每天一顿的零食没有了。
  秦渝小朋友小归小,但他知道这事找他娘没用,对付六叔,还得六婶婶出马。
  吕颂梨这个六婶婶果然没让小家伙失望,在给了他一颗糖之后,答应了他一定会好好教训他六叔一顿的。
  秦渝小朋友抓着糖,闻言开心地点了点头。
  秦渝来了吕颂梨这里后,秦涵秦葭秦蓁也陆续到了。
  吕颂梨每人都给发了一点小零食。
  小家伙们吃着小零食,一脸苦恼地问她,“六婶婶,你为什么要带这么多书啊?”
  孩子们现在都知道,这么多马车以及马车上的东西都是六婶婶准备的。所以,他们以为,那些书也是她准备的。
  他们好讨厌背书认字啊,但又不想埋怨最亲爱的六婶婶。
  “六婶婶很伤心,因为你们错怪六婶婶了。”
  “错怪?”最小的两个小家伙歪着头,疑惑地问。
  “是的,这些书真不是六婶婶让带的,是你们亲爹叔伯们攻打青龙寨时缴获的战利品。所以,你们懂的。”吕颂梨甩锅甩得很顺溜。
  赶来的秦晟:……如果他没记错的话,那些书,是她点名要扣下的吧?
  “爹是坏蛋!”
  “大伯父|三叔|六叔是坏蛋!”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气鼓鼓的样子,吕颂梨安慰他们,“别气了,你们好好背书,等再过两天,我让你们小伍叔叔给你们做好吃的好不好?”
  她要当一个被小可爱们喜欢的六婶婶,才不要做坏人呢。而且她这段时间只负责带孩子吃喝玩乐,认字、背诵、习武这些,关她什么事?
  紧随其后的秦珩和秦昭:……
  看着孩子们信赖地看着六弟妹,当爹的两个大男人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些孩子,将来不会被他们六婶婶忽悠瘸吧?
  第164章 让钱生钱
  吕颂梨一行车队进入冀州地界之后,缓缓往东北方向挺进,村庄变得密集起来。
  他们一行人也不进村,五十多人呢,进村阵仗太大了,怕会引起恐慌。之前进青溪村,那是因为大冬天雪大,在野外露宿会冻死人的。
  他们现在一般就在村子附近找地方落脚,尽量不去惊扰村民。
  住在村子边上,他们换东西也方便。
  不知道怎么开始的,他们车队会拿物资和当地的村庄交换一些当地独有的土物。
  虽然他们粮食充足,但偶尔换换口味也是不错的。他们的物资毕竟是从长安城带出来的,当地人很愿意和他们交换。
  除了本地特色吃食之外,吕颂梨他们还会有意识地收集一些当地的优质粮种。
  然后契机就发生在某次交换时,当地一老汉拿了半麻袋自己采集晾晒的草药根茎,想和他们换些长安城来的布料。
  负责兑换物资的小伍拿不准,不好和他换。
  这一幕刚好被吕颂梨看到了,她走了过来,“等等,我看看。”
  吕颂梨不止看,还用手掰断了一小截,嚼了嚼。
  她认出了这半麻袋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的柴胡,正是涉县柴胡,其根粗大,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质硬且韧,难折断,气微香,味微苦。
  涉县的柴胡和连翘,在后世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俗称的道地药材。
  老汉侃侃而谈,“这位夫人,你别看我这一麻袋的草药根其貌不扬,但真的能换钱。”
  吕颂梨笑道,“大叔,你这话我信,你这一麻袋东西其实是一种叫柴胡的药材,拿去城里的药店,能换钱。”
  老汉朝她竖起大拇指,“是的,每年我们县城都有做药材的来咱们村里收这种药材哩。”他们村子里知道这个东西能卖钱后,每年都会去野外采集回来卖给来村子收购的商贩。
  “除了柴胡以外,那些药材商是不是还在你们村子收购另一种药材啊?”吕颂梨说的是连翘。
  老汉再次竖起大拇指,“这位夫人,你是识货的。”
  “大叔,你这些柴胡我们要了,你想换什么就和他说。”吕颂梨指了指小伍。
  小伍机灵地上前招呼,“大叔,你想要什么花色的布啊?我们从长安城出来的时候带了不少,你过来瞧瞧吧?”
  老汉笑呵呵地跟上前。
  吕颂梨提着半麻袋的柴胡回到临时驻扎地,她看着那半麻袋的柴胡陷入了沉思。
  他们从青龙寨那里缴获的金银财宝还没有进行分赃,不,是还没论功行赏。
  不过论功行赏的方案已经确定下来了。
  整个方案的基调是:全队人员,见者有份,毕竟大家是一起承担了风险的。
  只是成员之间有出力多和出力少的区别,以致贡献大小不同,分到的赏赐多少不一而已。按照成员贡献大小来区分的话,暂定划分为五个梯队。
  对于这个方案,大家都非常高兴。
  论功行赏,秦家人自然是分得财物最多的团队。
  因为出力最多的第一梯队的人,秦家就占了四人,同为第一梯队的还有徐正和杨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