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作者:烽火尽染      更新:2025-02-21 16:04      字数:1884
  首先是鲜卑可汗这个人,是个极具野心的草原霸主,他未必愿意在此时肆意兴兵南下,但儿子又不能不救。
  再来看另外两方,辽东郡以及大黎王朝,对于他们而言,己方活抓了鲜卑的小王子还被威胁?真是岂有此理!如果就这么白白将人放了,他们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在那样的前提下,双方僵持着,战事真的会一触即发。
  闺女看到了这一点,大家都不想打起来,但如果没有人能给个台阶,他们又都不得不打。
  所以,闺女和他说,解决辽东危局的关键就在于,有个人,愿意为鲜卑王庭、大黎天子、辽东郡提供一个台阶下。这个人,就是他!
  也就是那时,吕德胜才知道自己那么重要。
  吕颂梨看到机遇之后,就思考开了,这个台阶怎么给,才能让大家都接受?
  不止要照顾拓跋可汗的面子,同时还要兼顾大黎这边的面子。
  和平条约,就是她想出来的。
  其实吕颂梨觉得,想到用拓跋连逼鲜卑签署和平条约的人估计不少,但他们若是想将此事落实,用拓跋连强行逼迫鲜卑接受,对方估计不会接受。即使接受,也要经过漫长的谈判。
  那么朝廷那边肯定会派遣分量足够的官员来负责此事的,那属于他们秦吕两家的机遇就没了。
  所以吕颂梨的解决办法就是,明面上双方签署和平条约,私底下,让人透露给鲜卑王庭那边,他们大可以在签署完之后,找个理由撕毁条约。
  这是一分不受约束的条约。
  如此一来,便能快速地促成合作,她爹便能将这份功劳迅速落实到自己身上。
  这份合约,将拓跋可汗的面子,照顾到了。
  因为不管是三年不南下还是五年不南下,这么重的代价将儿子换回来,说明了在大黎官方眼里,儿子人品贵重,这给了他极大的面子。
  而拓跋可汗又心知这是一个虚无的承诺,鲜卑并没有损失。故而他会满意的。
  对新帝宋墨而言,一个拓跋连,换来拓跋可汗三年不南下的承诺,很能彰显天子威仪。
  对于辽东郡而言,一个拓跋连换来三年的和平,很划算。
  瞧瞧,这就是她吕颂梨想出来的办法。
  不愧是她,专业解决客户痛点三十年。
  其实在这个局里,大黎这边,所有人真正损失的只是一个拓跋连,鲜卑得到的也只是一个拓跋连。
  这个局成了之后,所有的好处,都将在接下来,被她谋划给了己方。
  不要怪她弄权,没有武力的保护,任何的和约,其实都有可能是一纸空谈,谁信谁傻。
  接下来,她还得再谋划谋利,才能顺利将胜利果实给摘下。接下来她的目标,是保侯城望辽东!
  第252章 被发现了
  恭亲王被新帝任命为钦差,接旨后当即带着随行人员,动身赶往辽东郡处理拓跋连的问题。
  为了赶紧赶到辽东郡,恭亲王一路上骑半天马,坐半天马车,几乎做到了日行六百多里,很是辛苦。恭亲王觉得自己一把老骨头都颠散架了。
  在半路上,恭亲王还听到了吕德胜以侯城县令之名力主与鲜卑王庭谈判一事,当时恭亲王还颇为惊讶,只觉得吕德胜厉害啊,才刚出长安到任上,就得到郡守以及刺史大人的重用,独挑大梁了?
  看来吕德胜挺适合外放做官的嘛,这么点时间,就混得风生水起了。
  可是,当他们一行人紧赶慢赶,进入辽西郡,入住刺史府,然后通过刺史府的大管事,得知吕德胜主持谈判一事竟然没有经过刺史的同意!
  恭亲王当下一个趔趄,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吕德胜这厮竟然欺上瞒下擅权越权了?
  但他想想,又觉得是他吕德胜能干出来的事。
  等等,恭亲王想到和鲜卑王庭的这场谈判是由吕德胜牵头的,忍不住怀疑,吕德胜这厮他不会连顶头上峰郡守郑勋都绕过了吧?
  恭亲王顿觉头皮发麻,他望着辽东郡的方向直跺脚,吕德胜这家伙是真能惹事,才离开长安,就惹大祸!
  这时,刺史府大管家正想安顿他们,恭亲王直接说,“不住了,我们要继续赶路!”
  随从提醒他,“王爷,今天是三月二十二了,谈判都已经开始了。”现在赶过去也来不及了啊。
  刺史府大管家也连忙说道,“钦差大人放心,咱们刺史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已经赶过去了,想必此时已经赶到侯城了。”
  恭亲王不听,“咱们快点赶路!”
  刺史是刺史,他是他!
  再说了,谈判哪有一天就出结果的,不得你来我往扯皮好久啊。他们现在赶过去,一定还来得及。
  随从还想再劝,他们现在一天几乎花八个时辰在赶路了,再赶,他们年轻没事,恭亲王这把老骨头怕是受不了。
  “王爷,现在人疲马乏的,不如先歇两个时辰?明儿我们早点起来赶路就是了。”
  恭亲王看了一眼随从和马匹,同时感觉到了自己身体也是一阵疲惫感袭来,不得不点头。
  而被他们提及的刺史大人,这会也被堵在望平县的某段官道上。
  “大人,天要黑了,还继续挖吗?”姜长运在同伴们的推搡下去请示大人。
  这段路他们清了一天,也才清出了三分之二,即使是连夜开干,估计都得干一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