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作者:烽火尽染      更新:2025-02-21 16:04      字数:1847
  接下来这段时间,他们一定谨言慎行,不要触皇帝的霉头。这些大臣暗地里告诫自己的同时,还约束家人,让他们最近都安分点。
  这一日的长安,特别的冷清。
  长安城的大人们今天都不出门了,一个个把自己关在家里思考对策。
  特别是朝中的四位顾命大臣,那是连忙召集门人,商议对策,预防明天大朝被皇帝问话。有些脑子转得慢的大臣们甚至商议了一整晚。
  第二天,很多大臣强打起精神,顶着眼底的清淤上的朝。
  早朝的时候,议完了几件事之后,不可避免地提到了南阳地龙翻身一事。
  宋墨坐在上首的龙椅上,看向大殿的文武百官,沉声说道,“想必诸位臣工都知道了,南阳地龙翻身了。”
  来了,戏肉它来了!大臣们心神一凛,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
  宋墨继续往下说,“事情一出,便有两位大臣请命前往南阳治灾,朕允了。”
  嗯?有两个傻子请命了?大臣们怀疑自己听错了。
  “接下来,将由张献张爱卿前往南阳主持赈灾事宜,左安民左大人也将一同前往南阳辅助张大人的赈灾工作。”
  被皇帝点到名字的张献左安民两同时出列,“微臣领命!”
  啊,竟然是这两个倒霉蛋?
  顿时满朝文武看向两人的目光就不一样了,这两位,好人呐。
  有些人佩服地看着他俩,以前都是他们误会人家了,以为他们只会阿谀逢迎之术,迷惑皇帝。现在看来,这两位宠臣可以啊,有事他们真上啊。
  宋墨的眼神隔着帝冕垂下来的玉藻看着底下大臣们的反应,心中默念:帝王心术,平衡之术……
  “两位爱卿快平身吧。”
  张献左安民异口同声道,“谢皇上!”
  等他们平身后,宋墨才继续说道,“两位爱卿如今躬先表率,你们都是我大黎的栋梁,朕在长安,等你们的好消息。”
  “赈灾的物资,朕已命度支尚书乌大人准备妥当,如有缺失,你们尽管找他。”
  皇帝说完这两句话,他身边的大太监就高喊退朝了。
  皇上退朝后,张献拉着左安民找到乌春玉。
  乌春玉将物资单递给张献。
  张献一看,心猛的就是一沉,太少了,带去救灾的粮食太少了!
  张献沉着脸将物资单递给左安民,“看看!”
  两个字颇有咬牙彻齿之味,狗贼,看看你惹的祸!
  看到左安民,张献只觉得自己的心肝肺都被怒火熊熊燃烧着。
  左安民看完,皱眉道,“乌大人,这赈灾的粮食是不是少了点?”他去过南地赈灾,知道灾区对物资的需求非常大。
  张献心说,只是少了点而已吗?明明是太少了!
  乌春玉哭穷,“张大人,左大人,咱们的国库也不富裕啊。你们俩位能力强,到了南阳,要是粮食不够,多想想办法。拜托拜托,别为难我呀。”
  看他这样,张献和左安民都很无语。
  他们还能怎么办?最终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乌春玉就是皇上的人,当初皇上还是四皇子的时候,乌春玉就是他的班底成员,后面更是凭着从龙之功,坐稳度支尚书之位。这张物资单子未尝没有那位的意思。
  张献冷嘲道,“老贼,后悔了没?”
  左安民哼了一声,他真的是后悔大发了!
  南地
  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理,无数的钱粮砸下去,治理灾民已经初具成效。
  谢湛合上本子,心中感叹,南地的读书人真的挺好用的,难民中也有不少冒头的好苗子……
  但他先是想到开城门那天,成群结队驱车北上的两百多读书人,接着又想到被秦晟带走的那两三万人,心情郁闷。
  北上的难民,估计是不会回来了。就不知道那两百多的读书人,能回来多少,回来后又能留在南地的有多少?
  他派人了解过,北上的那两百多书生,是较为出众的一批了。思及此,谢湛便觉得惋惜不已。
  “家主,你让我们递给顾氏的帖子,顾氏收了。”
  “哦?”谢湛并不意外,这是他第三次给顾怀笙下帖子了,对方也终于答应见上一面了。
  第357章 拉拢顾氏
  南地,顾氏
  谢湛亲自登门拜访顾氏少主。
  顾怀笙接了帖子,当日便在大门相迎,他想知道谢湛三番两次给他下帖子是想干什么。
  顾怀笙一边应付着谢湛的寒暄,一边将人引至大厅。
  “谢家主一连几次给顾某下拜帖,不知是有什么话要对顾某说的吗?”
  “顾少主爽快,那我也就直言不讳了?”
  顾怀笙比了一个请的手势。
  “我知道嵇氏有意将买卖的核心撤离南地,顾氏也意动了,目前对辽东郡正在考察中,是也不是?”
  顾怀笙心中一跳,谢湛果然消息灵通,“谢家主说笑了,做买卖嘛,自然是哪里好做,就往哪里投资,你说对吗?”
  谢湛笑着摇头,“顾少主,你这想法,有点偏颇了。顾少主可有想过,你们顾氏去了辽东郡,将永远地落后于嵇氏?要知道,嵇氏比你们先一步投资辽东郡。而且因为薛诩的关系,辽东郡那边势必会厚待嵇氏的。”
  “你们慢了嵇氏一步,俗话说一步慢,步步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