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作者:烽火尽染      更新:2025-02-21 16:05      字数:1867
  等他们反应过来并采取有效的行动时,事态已经很严重了。
  但朝廷还是决定耗费大量的人力去打击私盐盐贩子。
  可惜,打击私盐时,老百姓帮忙掩护,也不是说都帮忙掩护,而是极度地不配合。总之,打击私盐的效果并不理想。
  这完全在意料中,对如今的大黎老百姓来说,帮朝廷对他们没好处。掩护一下盐贩子,对他们有利。
  “朝廷真是黑心肝哦。”很多老百姓都这么想。
  事实摆在眼前,人家平州上等的官盐一百五十文一斤的价格都能卖,他们朝廷却要三百文才肯卖给他们一斤盐,朝廷为了挣钱,不顾他们老百姓的死活!
  即使有小部分老百姓迫于各种原因透露了盐贩子的消息,朝廷依旧捉拿不到人。
  平州这次的行动非常迅速,各方都有获利,各个环节的交易迅速地达成。盐贩子们早就神隐了。
  总之一句,经历了这么一遭,大黎朝廷今年的盐税完了!
  第613章 财政糟糕
  平州没有遮掩,大黎官府很容易就查到了这批食盐的来历。
  宋墨:“平州它把盐价拉得那么低,是不是疯啦?”
  本来平州也可以将食盐卖到三百文一斤的,但它弄这么一出,大家都完了!毕竟大黎收不上盐税,难道他们就没损失?真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乌春玉说道,“皇上,平州这么一搞,可以预见今年咱们大黎的税收情况很不乐观。”
  茶马盐铁,几乎是他们朝廷最重要的税收来源。盐税,几乎是四者中占比最大的。
  乌春玉欲哭无泪。
  自打接掌国库以来,国库就没丰过。
  今年显而易见的,会更艰难。
  真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他觉得他应该是历朝历代最艰难的度支尚书了,没有之一。
  他这活太难了,太难了。
  此时,谢湛亦是神色凝重,他比乌春玉想得更深远一些。
  今年不仅盐税有可能收不上来了,平州之前吸收了那么多老百姓,也会给大黎的税收和经济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最直观的数据就是,跑去平州的四百多万人口,光是人头税,就得少收多少?
  而且这么多人离开,一定会有田地荒废的,荒废的田地又影响地税的收入。
  还有少掉的徭役……
  再加上这次,平州大量低价地向大黎抛售食盐,以致大黎的官盐直接卖不动了,让本就空虚的国库雪上加霜。
  “皇上,咱们必须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来。今年的盐税能挽回多少是多少,最重要的是,不要影响到明年的盐税。”
  谢湛很清楚,如果置之不理,放任下去,明年平州这样的操作再来一次,大黎明年的盐税估计也得完。
  “平州有这么多盐?”宋墨问。据下面的人统计,这一次平州放出来的平价盐数量大概在五千万斤左右。
  谢湛知道,平州还真有这么多盐。
  这批盐大部分是龙城湖盐,他一思及这个盐湖出自他退婚时送给吕家的一百顷地上,胸口就闷疼。
  这时乌春玉有话要说,“皇上,这个时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万一平州它真的有呢?”
  今年还可以撑一撑,东拼西凑一下,勉强能应付过去,要是明年的盐税再收不上来,真的会出事的!
  “可恨,难道我们就拿平州没办法吗?”宋墨发怒。
  “若想解决目前的困境,有两个办法。”谢湛也不卖关子,直接就往下说道,“第一个办法就是从源头上去解决私盐泛滥的问题。”
  从源头上解决?宋墨问道,“你说的是解决平州?你以为朕不想吗?”
  谢湛沉默:……他都没敢这么想。
  “皇上,微臣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和平州谈谈,看看对方怎么样才能禁止平州向大黎大肆抛售食盐。”
  谢湛推测,平州故意弄这么一出,一来是让百姓受益,二来是让大黎受损。
  他已经看出来了,平州非常喜欢百姓黔首,但近来源源不断的老百姓赶圤平州,足够平州消化一阵子的了,所以这一次平州的目标应该不是为了招揽更多的百姓。
  如果说,平州抛出几千斤的平价盐,就为了让大黎受损,也不像,平州和大黎目前还不到拼个你死我活的地步。况且,平州这一招,大黎还能承受。
  所以,平州应该是有什么诉求。
  闻言,宋墨咬牙,“朕还要向平州低头?”
  “第二个办法呢?”宋墨问。
  谢湛回道,“第二个办法就是咱们大黎的官盐也跟着降价,现在平州这批私盐的价格是一百五十文一斤。”
  因为平州食盐的品质摆在那了,大黎的盐贩子们遵循着约定,直接将价格顶格拉满来卖。
  “咱们也卖这个价,或者更低一点,能把市场抢回来。”毕竟同样的价格下,老百姓没必要冒险买私盐了。
  这便是打价格战了。
  谢湛最后说道,“但微臣不建议如此。”
  一旦朝廷将官盐价格降下来,老百姓对朝廷会失望吧?其实这两个办法,不管怎么选,老百姓都会失望的。
  更严重的,还是第二个办法。朝廷真这么做了,等于告诉大黎的老百姓,他们大黎的官盐也可以卖一百五十文一斤的。但朝廷偏要高价卖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