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
作者:一瓶陈醋      更新:2025-02-22 13:51      字数:3024
  征和三年,刘彻开始为自己的儿子平反,将当时陷害他的大臣们、隔岸观火的官员们杀了个血流成河。
  丞相刘屈氂等相关人物被以各种理由被杀或自杀,贰师将军李广利等全家也被夷灭,在泉鸠里对太子兵刃相加的人,最初被任命为北地太守,这个时候也遭满门抄斩。
  为了怀念自己的儿子,刘彻还修建了思子宫,用处如其名;又在湖县修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言己望而思之,庶太子之魂来归也。”
  为刘据伸冤的田千秋算是少数摸准了武帝脉象的人,一路平步青云,从高寝郎数月即超升至丞相。】
  【当然也有人觉得,刘彻此举是在作秀。
  因为他虽然这么做了,却并没有为刘据上谥号,甚至没有将刘据唯一留下的孙子刘病已,也就是后来完美继承了刘彻思想和手段的汉宣帝从牢中释放。】
  听到这里的时候,刘彻总算是松了口气。
  自己的江山,总算是后继有人!
  【汉武帝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们现在的人不得而知。
  不过我想,他大抵也是为了江山的稳固。
  ——比起还看不出来未来如何的刘病已,他聪慧的幼子刘弗陵显然更加是一个托付江山的好人选。
  事实上汉昭帝也确实是个英明的帝王,只是太过短命,否则恐怕也没有刘病已继承皇位的那一天了。
  在这一点上,刘彻真的是一个彻头彻尾冷酷聪慧的帝王。】
  第57章 第五十七个老祖宗很骄傲
  【但是事情却并没有这样结束。
  巫蛊之祸表面上看似乎是简单的谋反, 但实际上当时的社会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刘彻本来想将停下大汉这架战争机器、稳定社会、安抚百姓的任务交给自己的儿子刘据,现在这个准备却已经付诸东流。
  刘彻似乎已经陷入到了一种绝境之中了。】
  刘彻眼中光芒闪烁。
  虽然听起来确实是如此,但是他不相信, 自己会完全没有办法!
  他可是刘彻!
  【固然一个人老了会开始昏聩,如果没办法长久的持续自己的英明, 那就会从千古一帝的评价上下滑一个档次。
  成为一个普通皇帝。
  嗯,朱家祖先应该会听过一点我说的名字,是的就是说唐玄宗。
  一个无论是他的粉还是黑都希望他早点死的人。
  黑就不说了, 粉是因为他前期有多么英明,后期就有多么昏庸。
  就这还有好多傻子非要把锅都推到杨贵妃身上的,说的好像是杨贵妃让他抢自己的儿媳妇做老婆, 让他宠幸安禄山,让他越老越昏庸似的。
  怎么说呢,男人一旦出了问题, 有女人那就是怪女人, 没有女人也要怪没有女人。
  总之, 总要有一个女人出来背锅的。】
  李昞微微皱起了眉。
  含和无欲曰玄;应真主神曰玄。
  这个后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才会有这样的评价?
  一会儿说到他大唐的时候, 一定要多问问!
  而贞观年间的李世民整个人也紧绷了起来。
  他是太宗,天幕之前已经说过了。
  也就是说,这个唐玄宗是自己的后人。
  他居然会抢自己的儿媳妇,变得昏庸无比, 真的是……
  “观音婢, 你说,朕要不要下令, 让后人不能觊觎自己的儿媳妇?”
  李世民左思右想,自己好像也只能做到这个。
  长孙皇后:“……”
  她一时之间, 竟然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
  【但是,在这个时候,一个真正的千古一帝,是在这种时候依然能够保持自己敏锐的判断力,和坚定的执行力。
  他将本来要留给太子刘据完成的任务,自己扛了起来。
  征和四年春,刘彻先是反省自己之前的迷信,“向时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节食服药,差可少病而已。”
  嗯,早点认识到这点的话,刘彻可能不仅仅活七十岁,估计还能再多活个十年二十年的。】
  【同年,刘彻下《轮台诏》。
  《轮台诏》,我们后人也称之为《轮台罪己诏》,因为在这篇诏书中,刘彻几乎是全面的开始调转车头,将自己前半生的策略一并否定。
  ——倒也不是因为他前半生的事是错的,只是大汉这架马车突飞猛进了那么久,已经是时候要停下来休息休息,换换零件了。
  所谓当今最要紧的便是“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但同时也要求各级官员提出补充战马、补充武备的方法。
  这样的转换,即便是在帝王之中,也是极其罕见的。
  什么叫做两手都抓,两手都要硬啊!
  看看后世那些偏科,只知道重文轻武,向异族供奉钱财女子摇尾乞怜才能活下去的皇帝们,刘彻真的是优秀的没边儿了。】
  刘彻扬扬眉。
  他就知道,自己的决定不会错。
  只是跟后世那种眼光短浅,只知道用钱财换取和平的皇帝相提并论,刘彻又觉得自己有些脏了。
  “无能之辈,也配与朕相提并论?”
  赵匡胤这个时候觉得刺耳的不行。
  他转头看向赵普:“天幕这是在讽刺我大宋皇帝吗?”
  赵普早就看陈曦不顺眼了,尤其是她经常发表对儒家不敬的言论。
  于是赵普不光点头认可,还开始添油加醋:“陛下,天幕上这女子当真是一点礼数都不懂,真的是……”
  赵匡胤幽幽的看着他:“爱卿,你觉得朕能拿天幕怎么办呢?”
  这是他最憋屈的一点。
  那就是天幕上每次夸前朝的时候,总是会把他建立的大宋拉出来溜溜。
  除了偶尔夸奖两句文化灿烂科技辉煌,之后就是各种的不屑和不满。
  作为皇帝他不难受吗?
  但是他有什么办法,他能关了天幕,或者让所有人都不看吗?
  甚至赵匡胤都觉得最近朝堂上看他的武将们心里都开始嘀咕要不要让他赵家继续做这个皇帝了呢!
  赵普这个家伙啊……
  哎。
  【在《轮台诏》之后,刘彻又开始封田千秋为“富民侯”,提拔重用赵过等擅长农业的大臣,表明了自己重视农业的态度。
  他重新走回了自己先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道路上。
  大汉这架征战了四十年的战车终于停了下来,在刘彻这个驾驶者的手上,缓慢的换了一条道路。
  他完成了一个千古一帝所需要通过的考验,亲手带领西汉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铸成了汉族这个民族,在此后两千多年的岁月之中屹立不倒!
  他,成为了大汉王朝最出色的皇帝!】
  刘煓忍不住开始鼓掌了。
  【好!太好了!】
  他知道自己的子孙优秀,但是优秀到这种程度,刘煓自己也是没想到的。
  【彻儿可真好啊!】刘煓咂咂嘴,【老夫知道他优秀,但是不知道他居然这么优秀!】
  【确实还不错,也就比寡人的政儿差了一点吧。】
  嬴稷也难得夸了一句,【还有努力的地方。】
  刘煓:【……你还不如不夸。】
  李昞道:【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是有,但是他的成功,也离不开自己手下的将军们。
  可以说,西汉的疆域,有一多半的功劳都是卫青和霍去病的。】
  武士彟也不甘落后:【还有桑弘羊等大臣,如果没有他们的经济支持和政治支持,汉武帝也没办法打那么长时间的仗。】
  朱世珍:……
  朱世珍插不上话。
  他知道的太少了,什么大臣什么经济什么战争的。
  你问他什么时候种地什么时候收获他倒是清楚一点。
  朱世珍还有些愤愤不平。
  现在夸这个死了的人有什么用,还不如夸夸他的重八。
  ……
  好像在那个女子看来,重八也是死了的。
  【不过,后来怎么就再没有说,彻儿对匈奴用兵了啊?】
  刘煓还记得,陈曦说后面的时候,匈奴那帮外族人闹出来的乱子呢。
  彻儿不是把他们打服了吗?
  【我刚说过了,在漠北之战后,汉朝的积蓄基本上也打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