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节
作者:一瓶陈醋      更新:2025-02-22 13:52      字数:3055
  他几乎没有思考便说:“后人看事情太偏激了!”
  赵煦的脸色看似稍微缓了一些:“哦?”
  赵佶道:“皇兄,你从天幕上这小娘皮的话中难道没有看出来吗?后世根本没有皇帝,对皇帝也是持着反对的意见。
  就算是臣弟做的中庸, 也一定会被骂的呀!
  而且,这靖康之耻有三个皇帝呢, 臣弟说不定是最好的那一个呢!
  臣弟,罪不至死啊!”
  无论如何,先让皇兄把天幕上的印象给扭转一下。
  就算是之后再说出来什么, 也不能对他太过苛刻了!
  那后人的看法和他们本身的看法就是差很多的,按照后人的眼光,那天纵英明的唐太宗也有很多地方被骂了。
  他一个普通皇子, 不知道为什么成为了皇帝,被后世指摘几句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就算是他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可是他身份贵重, 和平民百姓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最多罚他几年俸禄, 不能再多了!
  赵煦看似是被他说服了, 并没有继续说什么,却也没有让他从地上起来。
  赵佶跪着膝盖难受, 可是一时半会儿也不敢再说什么。
  万一皇兄给他上刑呢?
  【该怎么说宋徽宗赵佶呢?
  虽然在海上之盟前,这位就表现出了昏庸。
  他的前任皇帝乃是宋朝少有的明君,宋哲宗赵煦。
  哲宗年少继位,由祖母高太皇太后摄政。
  别看在武则天之后, 人们对女子的干政的事情如临大敌, 但是如果这个女子的走向符合自己的利益,那皇帝都得靠后一点。
  高太皇太后就是这么一个女子。
  因为宋神宗期间王安石主持的变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
  所以在宋神宗去世后, 高太皇太后就迫不及待的起用司马光等反对熙宁变法的大臣执政,恢复旧法,将主张变法的官员逐出朝廷。
  而这个时候的既得利益者们,就闭口不提牝鸡司晨,女子不得干政之类的话了。】
  陈曦露出了调皮的表情:【这个时候,如果皇帝不跟他们站在一边的话,那皇帝说的话都没有女子好用呢!
  哪怕这个女子政治眼光远比不上吕、武,更比不上刘娥,但只要跟他们是也一边的,那就没问题。】
  赵煦看着朝下的官员们,脸上多少有些难看了。
  天幕的话说的讽刺难听,可是没有一句不是真的。
  高太皇太后不光是他继位之后对朝政指手画脚,在他父皇在位的时候,也对变法一直横加干涉。
  可那个时候,一群天天嚷嚷着女子就该在家相夫教子的大臣们突然就不认识“牝鸡司晨”这四个字了,开始说太皇太后高瞻远瞩了。
  说无耻,还得是这帮人无耻啊。
  赵煦对曾经的保守派大臣们印象简直差到了极点。
  正好,趁着天幕的风头,倒是可以动一动朝堂了。
  【赵煦统治期间,恢复了神宗时期被迫终止的新法,还任用章楶等人屡次击破西夏,使西夏臣服。
  无论文治武功方面,都是很有作为的一位皇帝。
  只可惜宋朝没有宦官的忧患,却把士大夫的地位抬得太高了导致党政愈演愈烈,这点赵煦也没有办法阻止。
  更何况他的子女接连夭折,导致赵煦大受打击,本来就不好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最后在赵煦二十五岁去世的时候,他甚至都没有一个子女来继承自己的皇位的。】
  听到自己早亡的消息,赵煦脸上并没有什么惊讶愤怒的表情。
  反而是十分淡定。
  毕竟他的身体很差,寿数难永是早就预料到了的。
  只是这二十五岁……
  距离现在也没多久了啊……
  【这个时候,虽然宰相章惇主张依礼、律,当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否则当立长弟申王赵佖。
  但是这个时候呢,神宗的皇后,此时的太后向太后表示不行,坚持要立端王赵佶。
  虽然章惇激烈反对,表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可此时妇人不可牝鸡司晨的原则就又选择性的消失了,曾布斥责说:“章惇,听太后处置。”
  也就是因为此,章惇成了预言家,而向太后也因为这个决定,算是跟着宋徽宗赵佶“名垂青史”了。
  毕竟日后骂宋徽宗赵佶的时候,总是要看看是谁把他弄到皇帝位上的嘛。】
  向太后:“……”
  虽然她一直在后宫里面,没有参与朝政,可是这天幕她也是时时刻刻在看的。
  她是赵家媳妇,是大宋的皇太后,对于赵宋的消息,她也是很关注的。
  那靖康之耻她前面听说的时候也在懊恼和生气,、听到是赵佶的时候还有些意外。
  结果现在天幕说,自己跟着赵佶一起遗臭万年了?
  向太后震惊极了。
  这可不行!
  【赵佶这个人吧,浑身的艺术细菌,是个优秀合格的艺术家。
  但确实不适合当皇帝。
  在他继位之后,重用的大臣蔡京是个有才无德之人,乃是千古闻名的大奸臣,
  他表面上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贿赂公行,卖官鬻爵,巧立名目,增税加赋,搜刮民财。
  等等手段不一而足,搞的那是民不聊生,小规模起义不断发生。
  任命高官不看是否有才有德,全靠自己喜好,比如宋徽宗时期的另一大奸臣高俅,那就是因为蹴鞠踢得好,
  而赵佶自己喜欢蹴鞠,便直接升其为太尉!
  高俅没有战功,恃宠营私,“侵夺军营,以广私第,多占禁军,以充力役”,
  导致禁军“纪律废弛”、“军政不修”,以至于金兵来袭之时,禁军一哄而散。
  也不知道在看到这群该护卫自己的人跑的比自己还快的时候,会不会后悔将这太尉之职交托给一个废物啊!
  哦应该也不会,毕竟宋徽宗跑路的时候,也还带着高俅呢。】
  【除此之外,赵佶还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
  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艮岳”。
  为了这些东西无数百姓家破人亡,卖儿卖女!
  也因为建这些东西,导致北宋国库空虚,国力困竭,以致金兵乘虚而入,汴京失守。】
  赵煦神色冰冻。
  “这就是你说的,后人对你有误解?”
  赵佶两股战战。
  他可不是什么有骨气的人,心里对陈曦也早就骂翻了,更是在脑子里飞速的思考,到底要说些什么才能让皇兄放自己一马。
  赵佶已经不想着跟天幕上说的一样捡漏继承皇位了,只要能活着,继续当他的端王也不是不行啊!
  他还是能维持自己的奢靡生活!
  但是天幕还在继续。
  【直接打到汴京了?】
  【是的,在和金国交接之后,赵佶接受了曾经的辽国将领、然后又转投降金国、接着又归降北宋的张觉。
  这位也是个三姓家奴了。
  不过人家吕布也是有着万夫莫敌之勇,张觉……
  也就是当了金国侵略北宋的敲门砖了。
  在赵佶大摇大摆的任命张觉为平州节度使后,已经摸清楚北宋的废物底蕴的金国正好借此机会直接向北宋进军。】
  【毕竟不是什么好事,也没有老祖宗在,我就不详细讲战争的过程了。
  总之就是,金军前一年八月的时候决定开始侵略北宋,第二年正月就已经兵临汴京城下了。
  宋徽宗赵佶估计裤子都要吓尿了,当即想了个办法,把皇位禅让给太子赵桓。
  赵恒就是宋钦宗。
  皇位上面有人了,赵佶便带着心腹跑路了!】
  【啊?又跑路了?】
  这个操作简直似曾相识啊。
  之前是哪个皇帝跑路来着?
  李昞沉着脸。
  不错,正是他的子孙李隆基。
  【是啊,又跑路了。
  这个操作是不是幻视了唐玄宗李隆基?
  但是李隆基人家好歹前期还是个明君,开元盛世的存在足以让他有资格在明君的牌桌上叫会儿号。
  但是宋徽宗赵佶呢?
  那是彻头彻尾的王八蛋皇帝,谁要和他相提并论,那真是对其最大的侮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