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节
作者:一瓶陈醋      更新:2025-02-22 13:52      字数:2937
  若是刘禅是这个样子……
  他也只能扶持刘禅之子来报答先帝了。
  不过无论是他还是先帝,都不会教出来这样的孩子。
  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宋朝整个就是个歪的,所以才会有这样愚忠的臣子,才会有这样昏庸无能卖国为荣的帝王。
  刘禅用力点头。
  嗯!他一定不学!
  【但是很可惜,南宋也没能坚持了多久,他们甚至看不起从金人统治区跑回来的汉人,
  贬义的称呼他们为归正人,也就是从其他国家或地区归来,重新投归本朝或正统的人。
  归正人们对南宋的态度是“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而南宋朝廷对归正人们态度复杂,一方面他们欢迎这些归来的民众,
  另一方面又因为种种原因,如对金国的敌视、对归正人忠诚度的怀疑等,对归正人采取了限制和防范的态度。
  其中辛弃疾是最可惜的一个,他能文能武,甚至有着不输于他偶像霍去病的领兵能力,可就是因为归正人的身份,
  让他在南归后的一生充满了被频繁迁调和弹劾的经历。】
  嬴政微微拧眉:“这南宋的皇帝脑子有什么问题吗?这些百姓为什么在别国统治下,他们自己心里没点数?
  还对其怀疑,他们不应该惭愧吗?
  如果当真是觉得对方有什么问题,直接把那个国家灭了不就完了?”
  众臣赞同的点头。
  这种又要人家回来,又担心人家背叛的行为,真的是小家子气的。
  刘彻:“……朕真的是对这些宋朝的皇帝无语了,多评价一下都是对朕能力的侮辱。”
  就这还敢看不起朕,说朕穷兵黩武?
  那你们算什么,脑子进水吗?
  后面的话多少有点不好听了,刘彻倒是也没有说出来。
  不过他的臣子们一个个看大宋早就不顺眼了,尤其是这个时候的儒家弟子。
  到底哪个教他们儒家要用钱来换平安的?哪个教他们这样的皇帝都要纵容,容许他用“臣”来自称的?
  简直离谱!
  李世民泪流满面。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他喃喃念着这首字字血泪的诗,“这都是他们贪图安逸葬送的百姓啊,又有什么脸面去歧视人家呢?”
  “陛下千万要保重身体啊!”
  群臣劝谏,满脑子里也都是怒火。
  这个宋朝真的是比他们唐朝的那些昏君们还要昏庸得多,无能得多!
  脑子怎么想的啊!
  赵匡胤也满脑子都是“你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无能也是你,收复不了领土不说还守不住,将领土和领土上的百姓拱手送人,现在还嫌弃起来了?
  这么能嫌弃怎么不嫌弃自己呢?
  【南宋后期倒是有权臣夺权了,不过却没几个忠臣的。
  而且和金联合灭辽的教训在前,南宋还敢和蒙古联合灭金,结果金国被灭之后,没多久南宋也被蒙古灭了。
  元军攻入临安,朝廷流亡南方,文天祥等忠臣回天无力。
  崖山海战失败后,陆秀夫与幼帝跳海身亡,南宋最终灭亡。
  从此,中原大地迎来了第一个异族人统治的大一统时期,当时的人被分为四等,分别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南人就是曾经南宋统治下汉人的称呼。
  四等人在任职、科举、刑律等方面,均有不同的待遇。】
  【或许在最开始的时候,定下重文轻武策略的赵匡胤没有想到这个结局,
  打赢了还要送钱给对方的宋真宗没有想到这个结局,
  跟了自己父亲一样懦弱无能却被儒生吹捧的宋仁宗也没有想到这个结局。
  而这样的惨状,足足持续了八九十年。
  在人们终于忍不住这种折磨,才有人开始揭竿而起,反抗蒙古人建立的元朝。】
  说到这里,陈曦看向了朱世珍:【也就是朱家先祖的后人,朱元璋,从开局一个碗到最后打下了天下,建立了大明。
  也就是封建社会里面最后一个汉人王朝。】
  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也就是说,在明朝之后的王朝又不是汉人的了?
  这些人怎么回事!
  第159章 第一百五十九个老祖宗很骄傲
  宋朝简单的说完, 陈曦本来要像说以前的几个朝代一样,来说个让朱世珍准备的结语了。
  但是嬴稷却打断了陈曦的结语。
  【陈姑娘,寡人还等着那个狸猫换太子呢!】
  陈曦恍然:【哦对, 还有这个,我一时忘了。】
  嬴稷:【没事, 寡人还记得。】
  人都是八卦的。
  除了朱世珍有点气愤为什么不直接继续说自己儿子的事情,其他的人还都挺感兴趣的。
  狸猫和太子,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居然能成为和皇家有关的故事, 那谁不敢兴趣啊?
  朱世珍其实也挺感兴趣的。
  【所谓狸猫换太子,便是宋真宗时期发生的事情。
  这位皇帝虽然当皇帝不太行,不过确实是个情种, 还是个有眼光的情种。
  他的皇后,并非是什么名门闺秀,而是一个嫁过人的女子, 名叫刘娥。
  看, 人家的名字还流传下来了呢。】
  李世民:“……”
  虽然没有点名, 但是他知道这里面内涵的必然有他一个!
  谁让他一直说最爱便是观音婢,却一个名字都没有在历史上留下来呢?
  【刘娥入宫之后, 本来只是个美人,而且她没有了生育能力,
  宋真宗赵恒为了能让她成为皇后,所以便宠幸了刘娥的侍女李氏, 将其生下的皇子抱给刘娥, 对外称是刘娥所生的皇子,并且让杨淑妃代为养育。
  也就是日后的宋仁宗。
  刘娥被立为皇后之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宋真宗病重期间开始处理朝政。
  宋真宗病逝时,遗命刘娥为皇太后, 权同听政,辅佐仁宗。
  仁宗即位时,年龄幼小,刘娥垂帘听政。
  这个剧本是不是挺熟悉的?】
  李昞、武士彟:【……】
  那能不熟悉嘛。
  这不就是他们两人后人的故事吗?
  还都是二婚和立为皇后的。
  要不是武则天能生,那就朕一模一样了。
  哦不,还有一点不一样的,那就是李治可比这赵恒强多了。
  人家虽然没有御驾亲征什么的,可是大唐的领土可是在他手上达到鼎盛的!
  把赵恒跟李治相提并论,那都是侮辱了李治好么!
  【在刘娥执政期间,终结了宋真宗赵恒在位期间存在十年之久的“天书”运动、结束党争、发行交子、兴修水利、创设谏院、兴办州学,
  为“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不过因为她一直临朝称制,干的比宋朝的皇帝们都强,所以男人们当然不服了。
  所以在刘娥去世后,一直憋着没敢说话的八王爷赵元俨和抚养赵祯的杨淑妃跑出来跟赵祯说,你亲生母亲不是刘娥。
  赵元俨估计是被刘娥打击过还是怎么的,不光说了这个消息,还添油加醋,说赵祯的母亲李宸妃是死于非命,死的不明不白的。】
  【这个时候就看出来一个能干的女人在古代到底有多不好过了。
  刘娥一边收拾着宋真宗留下来的烂摊子,一边还要给宋仁宗打基础,
  甚至都没有效仿武则天来坐这个皇位,可以说是做到了一个太后能做的顶峰了。
  但就因为是个女人,所以要想方设法的给她头顶上推锅。
  有些男人这个小心眼哦,啧啧。】
  赵元俨:“……”
  他的脸色青白难看,尤其是在刘娥看向他的时候,简直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这话都是在刘娥死后他才告诉赵祯的,可是现在天幕捅出来,这可让他如何是好?
  【而这个杨淑妃,在妃嫔时期便和刘娥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