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会演戏啊 第140节
作者:小时光恋曲      更新:2025-02-23 16:28      字数:3608
  第202章 中国电影出路在哪里】
  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刚刚搞完奥运的国师,听说有新片立项;念诗小达人陈恺戈,也有新片立项;方沂的同校师兄姜纹,他的片子就不说了。
  三大导都有新片要上映,但是,时间要到2010了啊,来不及了。
  三爷不是汉弗莱爵士,不会搞“现在为时已晚”的官话,一直完不成kpi组织会让他滚蛋。
  他认为多少要做点努力:
  “你们给年轻导演给一些建议吧,啊,电影市场在扩大,国产片的市场却在萎缩,连拍电视剧的都在嘲笑电影界,我们是人人喊打的大耗子了,上峰也不高兴。”
  三爷强调道,“采访记录要上《人物》杂志的,不是娱媒的《人物》杂志,是能进内参的那一份,你们好好表现,说得好的话,能给大领导看。”
  三大导面面相觑。
  陈恺戈最积极,说了一堆话,但细想没有可参考的。
  姜纹说:“我在研究明星的带动作用,我发现有些人就是有观众缘一些,可以给片子保证一个下限……但是,那都是治标不治本。我要说我们这一代老了,给不出什么主意。”
  “我也看《变形金刚》,我也看《星球大战》,但我们是大院出来的,是农村秸秆地出来的,从小的生活环境决定了我们永远拍不出来,只是一遍一遍的重复二三十岁前的人生思考。”
  “《星球大战》那个卢卡斯,他年轻的时候,正是美苏争霸人类要征服太空的时候,他有那种文化熏陶在,美国人民也有这种文化在,愿意热情的接受这种片子;我不是这样,我这辈子也拍不出来那种东西,三爷,你要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导演也是,观众也是,说到底,是时势造了英雄。”
  三爷不动声色,“国师呢,你讲讲。”
  国师是黄土高坡的朴实汉子,长得也像庄稼汉。他对姜纹那一番话相当赞成,“《英雄》是我一直想拍的中式国产大片,我做到了;姜纹说的是重工业视效片吧,我真的没有接触过,说实话,如果有人愿意投钱,我不怕丢脸,我愿意去尝试干,但我的确是没做过,可能我也要从头做起,和新人没有区别。”
  “你呢?”
  问的是俞非虹。
  俞导的硬实力和其他人比远远不够,本来没资格进来,但她是女导演,这就够了。
  俞非虹说:“我觉得问题在于中间片子不存在,质量不高。”
  三爷听得有兴趣,让她细讲。
  “靠几部大片来支撑全年的票房,这种做法太险了。目前能赚钱的只有两种片子,超高额度的大制作,观众愿意掏钱;另一种是极低成本的小众电影,只要有一部分人掏钱,也能运作下去……现在缺席的是中间档次的片子,那些投资在千万级别,目标票房也在千万或者刚过亿级别的电影。”
  “如果每个月能上映一部质量合格的,全年算下来当两三部好莱坞巨制。”
  三爷:“类型片?”
  “对。”
  三爷矮胖的手指在中山装的纽扣上摩挲,忽然笑起来,“俞导,你为什么会思考这些?”
  俞非虹并不邀功,“我是拾人牙慧,原话是剧里面一个演员以前和我说的,我听了觉得有道理,今天分享出来。”
  三爷在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一张22亿黄种人整容模板的脸,“那个演员,是方沂吧?”
  俞非虹深深的点头。
  于是,隔了一周,中影主办的“关于邀请青年优秀导演”的通知名单里,竟然有方沂。
  “我为什么会在名单里面啊?”
  方沂无法理解,不能拍个微电影就有资格去挥斥方遒,说中国电影未来吧。
  这他吗的,这么年轻被捧上去,遭人恨啊。
  俞非虹靠的是女性导演的身份——原先邀请的是正在拍摄《孔子》的胡梅导演,俞非虹横空出世之后取代了胡梅在圈中的地位。
  方沂靠什么呢?
  靠他电影上映后,在亚洲各地积攒来的零散粉丝吗?
  还是国内广化寺包场观影的和尚们,或者王忠磊请全班同学看方沂电影的大萝莉女儿
  但他还是不得不去,这一场由三爷主持召开的青年导演研讨会,在娱媒中几乎没有什么报道,却在官方中很受重视。
  方沂演了《建国大业》,该有基本的思想觉悟了。
  他带着dj新改版的小直升机,打算去导演圈子秀一场,增加点产品知名度。
  新版本的航拍机已经在腹部安装了云台,前后最大转动角度达120度,越来越像是能有用的东西了。
  “嗡~”
  “嗡~”
  小直升机在看得到的低空中悬停,而监视器里的画面,却因为摄像头的转动而不断变化。
  “这个怎么样?”
  方沂问一起被邀请来的另俩导演。
  卢川和宁昊。
  宁昊笑嘻嘻道:“你这个玩意儿不错。”
  卢川两眼放光,但不愿意夸赞。卢是艺术世家,为人相当有傲气。
  有多傲气?
  三十多岁敢拍《南京!南京!》,要知道,古人都四十才不惑啊。
  方沂又测试了小直升机不同方向移动中的摄影,以及抓拍能力,为了验证其实用性,他让经纪人开着车在小道上腾挪辗转,而他操控摄像头对准车屁股的黄牌。
  这一段录完后,卢川和宁昊都来看画面。
  第一个问题是,黄牌拍不清楚,像素太低;可是,像素起来了,小直升机吊不起来那种设备。
  这是硬件商的问题,非战之过。
  于是凑近了去拍黄牌,发现第二个问题。
  抖的太厉害了。
  拍远景的时候还看不出来,拍字体就很明显了。
  能来当背包客的新奇玩具也许够了,拍电影还差得远。
  “不够稳啊。”
  方沂喃喃道。
  他把直升机借给卢川和宁昊玩,这俩都有需求,他们都拍过大戈壁。
  以前要费尽千辛万苦爬到制高点架设机位,现在让直升机一飞,就一览众山小了。而且,这玩意儿可以跟手持摄影一样,营造出一种紧张凌厉的氛围出来,这无疑就把导演这门活计从地上升维到天上了,以一种低成本的方式立体起来。
  以后俯视视角会成为一个相当常用的选择,而不是现在大剧组拿来炫技。
  第203章 点映是灵丹妙药吗】
  “那,讲讲你们的意见……要实在的,不要大而化之,也不要太情绪化。我们今天来的还有总菊的同志,让我们欢迎他。”
  说罢,三爷旁边站起来了一身穿夹克衫的男子,对前面和后面两方向微微鞠躬。
  三爷离台,把话筒留在上面。
  众人的眼睛看向宁昊。
  宁昊是新一代导演中公认的扛把子,从《疯狂的石头》到现在,资历也有了,他的作品叙事风格明显借鉴了《两杆大烟枪》,属于观众能接受,导演也不觉得丢份的程度,比较讨巧。
  众所周知,三爷也非常欣赏他。
  宁昊不客气,上去掏出一小纸条,低头感谢领导,感谢同行之后,开始念道:“我今年或者是明年,可能要上映一部片子,叫《无人区》……和前面的作品一样,成本都不算大,演员也没什么天王,可能是诸位起步能望得到的标准……但我对它的票房还是抱有期待的。”
  说到这停顿,让众人给他后知后觉的鼓掌。
  “拍电影是很个人风格化的东西,经典的故事节奏你们都明白,也不稀罕了……我说一下我的心得。”
  宁昊伸出俩手指,一根根弯下来。
  “第一是磨戏上。我习惯拿几天,把主要演员,也包括我,全部关在一个房间里面,对剧本一个字一个字的对,任何人觉得有意见,都可以提出来,直到再也没有障碍为止。”
  “第二个是拍戏的时候,允许演员发挥,只要能拍的下去,不要打断他们……《无人区》有一段,我让女演员跳钢管舞,徐光头在底下看……当然,我也是在监视器前看的。”
  众人都被逗笑,个别胆子大的吹口哨。
  “忽然啊,那女演员跳着跳着,坐在徐光头身上了,徐光头一愣,但他还是接着演下去了……我知道这一段和我写的本子不一样,但我觉得真实……听说有些导演比较霸道,强势,容不得一点点演员的自我发挥……我个人以为没有必要那么严苛,电影不是你按部就班就受人喜欢的。”
  中间有其他导演插话,宁昊耐着心思回答。
  这种研讨会级别高,但也不是那么严肃,假如讲的不好,被当场质疑打脸也正常。
  你别说宁昊了,国师在没有成为国师之前,都被人质疑,说他的奥运构想丑陋、灾难、噩梦。
  第二个就是卢川。卢导最近的风评糟糕,《南京!南京!》连恨国党都受不了,不知道他搞些什么。
  因为有总菊的人在,卢川也没有玩尬的,只是强调:“时间才是一切评价的终点。”
  这话呢,和陈恺戈的“我的电影你们要五年后才能看懂”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有种说法,卢川是超级低配版本的陈恺戈,电影风格,人生经历都有类似的地方。
  卢川最后祝福了“宁昊的新电影《无人区》尽早上映大卖!”
  宁昊在底下对他拱手。
  下一个是谁?
  下一个敢谁?
  气氛微妙起来,前排的跃跃欲试,但是终究没有上去的。方沂在下边儿安心等待出头鸟,却听到了三爷喊他的名字。
  “方沂!”
  方沂登台拿住话筒,往底下扫了一圈。所谓同行是冤家,这些同行们并不服现在的他。
  凭什么啊?
  你那张脸,对我们导演行业是不是太内卷了?颜值星人的二向箔吗?
  三爷提醒他,“方沂,你说些实在的,《爱有来生》票房不是不错吗,我听说你执导了一部分,我们这个不是学习标兵的,只是大家来讨论。”
  “让大家说话,翻不了天。”
  方沂原先的计划,是在现场推销一下自己的dj无人机,讲一下新技术,但这会儿来的早了,就不是时候了。
  他临时改了话题,从立场出发:
  “我不谈拍摄技巧吧,珠玉在前,我没资格说……谈谈电影上映我们踩过的坑,我以为对新人导演不太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