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会演戏啊 第142节
作者:小时光恋曲      更新:2025-02-23 16:29      字数:4094
  另外,自己的话也被改了一些,方沂当时的语气比纸面上的要重,但记者给他春秋笔法,改成了可做可不做。
  方沂担心对自己有害,找姜纹了解情况。
  姜纹也看了那杂志,解释说:“方沂,你肯定提了些具体的措施,比如说退税啊,电影发展基金补贴等等,是不是?”
  “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年轻过。其实,这个行当现在正经历一场变革,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到,风雨欲来,像是国有制片厂崩溃的前夜……点映这事儿只是很小的一个环节,前后几代导演,从八十年代就开始进行抗争和改制,要求试行电影分级制,还有的,比如剧本预先审核的制度,这才是直接关乎内容创作的大头,但是抗争这么久,没什么用。”
  “中国拍电影的那么多,不是说就你方沂才忽然发现了,可以搞点映可以搞超前试映。”
  “但是点映这个事儿,确实比起分级制来说,不重要,所以大家都没有用心去提……让你现在阴差阳错成带头的了,上峰也乐意放出口子探风声,你好好珍惜这个身份和人设,你是开拓者,是革新力量……以后讲历史地位,万一你搞出名堂了需要讲地位的时候,这些东西就很重要。”
  “第三代导演的带头人公认是谢晋老师;但是我们这一代没有带头的,谁也不服谁!第五代全是文艺片导演,到你这一代了可能又要出来带头的,说不定不是宁昊,而是你,我最近在研究哲学,物极必反,事物总是要往相反的方向走去。”
  “还有,你片子票房真不错,我都羡慕了,连东洋都有票房。”
  和姜纹联系的时候,《爱有来生》已经在大陆下映,最终内地票房定格在8700加的票房,没有创造单一市场亿元俱乐部的奇迹。
  除大陆外,港地,东南亚,日韩等迟了一个月上映,目前票房不错,加起来应该能破亿。
  在东洋的票房尤其好。从唐朝开始,佛学就很受东洋人喜欢,俊俏的和尚就更喜欢。因为日本的和尚可以娶妻生子,一般是祖上传下来的大地主,经济实力优渥,使得日本大萝莉们很有代入感。
  9月末,东京影节公布入围名单,方沂凭借着和尚一角拿到了影帝候选人,另一个奖项是最佳电影,需要同《天长地久》、《台北飘雪》等国产片竞争。
  精中正统在东洋啊。
  因此,预计去走红毯的不少,国产影人拍了一堆没人看的文艺片,不一定得奖,如果现在红毯都不去走了,剧里面的演员们肯定要闹脾气。
  范美人是个中翘楚,本年度有文艺片《麦田》——我知道你们都没听说过,不重要,走红毯最重要。
  陈昆和赵军旗靠着《花木兰》,一部同样的史屎级巨作登录东京。
  方沂竟然成了大陆影坛的代表,他是开幕片《飞屋环游记》和闭幕片《海洋》的中文配音者,也是影帝候选人,他就是牌面人物。
  可能众多明星也没预料到这一点,大家买了同一趟班次,在京城机场撞见的时候,忽然不知道谁来带头。
  大陆影人组团去金马刷奖的时候,有巩利在,没有人敢在她前面先发话,让她来后补充。
  这就是“带头”。
  媒体的期望是很大的,对这帮毯星冠之以“中国军团”的称谓,中国电影虽然拉胯,东洋电影更拉胯,相比较起来就让人满意了。
  东影节自成立以来,一直被大陆影人卡bug反复刷奖。
  国内第一个a类电影节影帝就是在东京拿到,获得者是国师。
  “方沂,你这次去东京影节,你对自己有什么展望,国内的粉丝翘首以盼……在你之前,已经有四位中国演员东京封帝,你会不会是第五个。”
  另一个冷知识,前四位影帝,国师,朱旭,牛振华,张国容。除了朱旭,张国容是正儿八经的演员,其他都是来玩票儿,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演员。
  等等,张国容的主业好像是打麻将啊。
  所以方沂也没有太客气:“我希望能不负众望,但是这个不是我来决定,是看评委会主席的喜好,千金难买他喜欢。”
  国内最年轻的a类奖影帝是夏宇,17岁。
  你说他演技真的碾压了吗,不可能,但评委主席喜欢,愿意成全他,就这样。
  记者又问:“那你认为,评委会主席会喜欢你吗?”
  方沂本想回答只有一个问题,但看到了记者的logo是嗖狐的,给出耐心道:
  “优势在于,《爱有来生》和评委会主席的《通天塔》有相似处,我想他能欣赏,我说的是俞非虹导演剪辑的版本,就是几条故事线并行的版本,要你看了几遍说不定要做笔记才能搞懂电影演了什么;另外,我年纪小,这也是优势而不是劣势。”
  记者:“那什么是劣势?”
  “劣势就是,《爱有来生》院线版在东京的票房不错,可能让评委会反感;《爱有来生》取景地虽然在山内,但没有拍西方人想象中的落后中国,我们只拍了美景……”
  这记者奇道:“您是不是说反了,把劣势说成了优势,优势说成了劣势。”
  方沂摇头,“没有说反,看来你还没搞清楚评奖的规则,你要先做功课呀。”
  第206章 富贵险中求】
  “中国军团出征东京,第五个影帝花落谁家。”
  柳蜜正专注的看央妈六台的报道,轻轻晃动腿。
  她很少看电视,连自己的电视剧也不看,因为太花时间。以前非常忙碌的时候,柳蜜的经纪人曾佳一般会把当日的要闻收集起来,只给柳蜜报标题,如果她乐意,就继续看下去。
  最近是太闲了。
  不过,也没有闲到可以看直播的程度。
  “方沂的片子,过亿是肯定的了,”曾佳流露出艳羡的神色,“内地几千万还不稀奇,毕竟有刘天仙抬他,我看了那个电影,拍的确实不错……但是在海外也出名,我实在是很诧异。”
  “方沂是一句日语都不会讲的,也没有想过开拓东洋市场。”
  柳蜜挑了挑眉,“结果,我们代言的游戏《梦幻诛仙》因为他,考虑过开日服,一些东洋粉丝写中文信给厂商强烈要求。”
  “是啊,怪不得一定要方沂加入到代言,而且愿意大幅度提价。长得漂亮,就是为所欲为。漂亮到他这个程度的,就更不一般了。”
  曾佳一边整理合同,一边用铅笔在上面勾画。她问柳蜜:“我们去美雅,去港地发展两年,还有得追。”
  “美雅这边承诺了以你为女主角拍电影,明年就可以开始拍,投资也不小,比方沂的处女作投资差不到哪里去……另外,还有好莱坞视效大片,虽然你进去只是演配,但这种机会是很难得的,就算是方沂也不可能拿到,他也要来羡慕你。”
  “你怎么想,蜜蜜。”
  说罢,曾佳把合同竖起来在桌面上敲击,强调这事儿的重要性。
  柳蜜瘪着嘴,轻轻叹气。
  曾佳于是放下合同,转而到柳蜜身后,揉捏她的肩膀。
  “心里不服气?”
  “嗯。”
  眼神依旧盯着视频上的方沂。
  不过,在方沂的旁边,还有“重新从泥坑中爬起来”的刘天仙。
  刘天仙比较冷静,她几乎不会用痴痴的眼神凝望方沂,闹矛盾了也不会要死要活的,这一般是傻白甜才能干的事。
  哲学刘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媒体在电影的宣发期当下,仍然不认为他们是一对。
  当然也有刘母的因素,刘母声名在外,她不承认的亲事,媒体都认为无稽之谈。
  刘母在少数的几次公开场合采访中,对于圈内所谓男明星的拒而远之,是感受得到的。她不太可能让刘找一个艺人来托付。刘天仙又是单亲家庭,小刘绝不可能不顾及到母亲的想法。
  现在,这也成了柳蜜拿来安慰自己的底牌了。
  “是这样的,你当时看到了方沂,不也是觉得喜欢他,潜意识中相信他可以有成就,才高看他一眼吗。我知道你从来看不上男人的。”
  柳蜜无奈道:“但是,看上了就很烦啊。我又是不愿意勉强的,我不仅看上他,我还不愿意落后他。”
  曾佳道:“那去港圈就是你的机会了,你有实实在在的女主等你。至于方沂,他能当电影男主是一个意外,听说是俞非虹非他不要。”
  “正常情况下,方沂还要再摸爬滚打几年才能坐稳男主的位置,有人来给他投钱——除非他自己筹钱自己拍,那更不可能了,没有人会这么傻,他年纪那么小,等几年也无妨。”
  柳蜜看电视上的方沂已经结束发言,换成其他人对记者谈论,当即关掉,“如果他得了影帝呢?”
  “不可能……吧。”
  “我希望他得,又希望他不得,还真是可恶啊,想法那样多,不全身心的支持他,怪不得都不喜欢我。”
  曾佳在行程表上找到了近期《仙三》的宣传活动,由于经费有限,去宝岛东视的两个名额给了方沂和胡戈,没有其他人。
  也就是说,在电视台看来,柳蜜已经事实上不如方沂了。
  这对柳蜜的冲击挺大,一整天郁郁寡欢。
  最开始她以为是诗施抢占了自己的名额,因为师兄妹都是糖人的——正准备写小作文开撕,结果是方沂。
  唉。
  曾佳推了柳蜜一把,让她腾腾前走几步,走到合同前边儿,“富贵险中求。方沂也是赌了一把,原先没有人看好他那个电影。”
  “知道了。”
  ——————
  二十二届东京电影节声势浩大,中国演员这边攒够了人,一齐出现在红毯现场。来看片的影迷不吝啬掌声,在《爱有来生》剧组出场的时候,欢呼声达到了一个小巅峰,特地赶来的留学生拉出横幅:
  “预祝中国电影再创佳绩。”
  国产电影曾经在东洋辉煌过,大哥成是绕不过的名字,top100在日国产电影票房中,大哥成独占半壁江山,连“《龙的心》”这种文艺片都排到了前一百,他就是80年代,东洋人对中国人的想象。华语片在日票房总计1140亿日元,大哥成拿了600亿日元。
  大哥成用事实证明了,国男加白女,全世界各地到处装逼到处秀,反派都是白男的片子一样赚钱,根本没有不可逾越的文化障碍。东洋人韩国人看这种片子,心里也暗爽。
  但到了新时代,大哥成逐渐打不动了,功夫片也被视效大片所取代。
  国产片对于亚洲国家的吸引力,也渐渐地倒退。
  喜欢播放动画片的东京电视台做了个街头采访,上面是国产影人代表作的照片,记者拿去问路人:
  “你认识谁?”
  不论是涩谷系的辣妹,还是等着上班的通勤仔,全都认识大哥成。
  大部分人知道“国际章”。
  然而,到新时代的中国影人时犯了难。
  黄小明,陈昆,方沂……
  好的,终于有认识的了。
  大概三分之一的认出了方沂,越是年轻越认识他,当东京电视台靠近举办电影节的六本木地区时,也开始碰到方和尚的粉丝。
  而电视台起初并不知道。
  这些人年纪都不大,个别还背着书包,聚集在红毯外形成一个独特的圈子,与现场热情的电影爱好者显得格格不入。
  外景记者觉得奇怪,找了一个背书包的女粉问:“非常不好意思打扰一下,您是在等待什么?”
  “方殿。”
  “方殿是?”
  “方沂,”女粉用较标准的国语道,然后说“爱有来生”的片名,解释电影大概演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