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
作者:牛奶糖糖糖      更新:2025-02-24 15:20      字数:2764
  他的确提前放出飞鸽,让长沙、桂阳、江夏处的驻军密切关注江东动向,小心防范。
  是,也没错。
  他更是派出了王甫、赵累各率五千关家军,星夜驰援。
  可这……这些都是关麟那小子“胡乱填写”的呀!
  是马良提及“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才……才……
  “咕咚”一声,关羽又一次咽了一口口水。
  这一刻,他感到莫大的庆幸。
  关麟的答卷虽是不幸言中,然……如今的局势却“阴差阳错”的处在了可控范围内,并不至于覆水难收!
  心念于此……
  关羽背着手在正堂走了几步,终于,他脚步一顿。
  “总归,荆南无恙!那么,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退了吕蒙的这支驻军,传令,命廖化领五千关家军驰援长沙,再拨三千兵马进驻夏口,江东的船队不动也就罢了,但凡真敢兵戎相见,关某定要取下那吕蒙的首级,决不姑息!”
  说罢,关羽顿了顿,只是经过短暂的“庆幸”,他又变回了那个雷厉风行的关公。
  “除此之外,各郡县加派斥候,密切关注曹营、江东动向,若有敌犯,即刻禀报,若无关某将令,谁也不许擅自出城迎敌!”
  说到这儿,关羽望向马良。
  “季常以为如何?”
  马良本也尚沉浸在关麟所带来的惊骇之中,经关羽这么一提醒,连忙抬头。
  他顿了一下,微微思虑,旋即重重的点头。
  之后,则留下一个字:
  ——“善!”
  除了“善”,还能说啥呀?
  如今的情形,江东奇袭荆南的计划告吹,长沙尤在,荆南没有告急,这就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而这种局势下,关公凭着他的威望与统帅足够能稳得住。
  当然,心中这么想,马良难免会有一丝后怕。
  若是……
  若是当初,他没有特别留意四公子关麟的那封答卷;
  若是他没有被关麟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八个字给吸引;
  若是他没劝关公“防人之心不可无!”
  那么……
  关麟公子这番精准的预判,是不是将如泥牛入海一般,再无音讯,再无波澜!
  而没有提前“飞鸽告知”,没有提前派出驰援的兵马,荆南能挡得住江东的奇袭么?
  如果是那样……
  现在,或许收到的急件就不是这个,而是江夏、桂阳、长沙三军已然“城头变幻大王旗”!
  无论怎么算,是关麟……
  是他救了荆南,也救了荆州!
  ……
  ……
  第36章 玉不琢,不成器
  这轮新月最后的余光,从关羽书房窗棂间泄露光华。
  眼看着就要迎来黎明前的破晓。
  今夜注定无眠,关羽独自一人站在窗前,他时而右手捧起《春秋左氏传》看上那么几眼,可很快又放下。
  《春秋》虽精彩,但此刻的关羽根本无法定下心来,满脑子想的都是荆南,都是江东水军的奇袭,还有关麟的那封答卷。
  横竖睡不着,他左右踱步,将整个“江东偷袭”的事件重新梳理了一遍。
  而随着梳理,他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疑惑。
  ——时间对不上啊!
  偷袭荆南的江东船队既两天前就到“捞刀河”的入口处。
  那即便关羽提前飞鸽,甚至部署兵马支援,可时间上还是来不及。
  正常来说,兵贵神速,越是这种时候,吕蒙越是完全没有必要停止进军,更没有必要驻军。
  他到底在怕什么?
  或者说,是江东在忌惮什么?
  如果再往深处去想。
  既是偷袭,吕蒙理应一鼓作气带着江东船队打到长沙,而长沙的防备岂能一夕间调度、集结。
  也就是说,哪怕他关羽提前做出应对、部署,可两日的时间,依旧足够吕蒙攻下长沙。
  一旦长沙有失,荆南其余诸郡势必人心惶惶,局面就大为不同了。
  可……
  “吕蒙为何要停止进军呢?”关羽喃喃自问。“他究竟在忌惮什么?”
  这已经是他今晚第三次发出同一个疑问。
  诚然……
  他是惊诧于关麟答卷中提前的预测。
  却更惊诧于吕蒙行军过程中诡异的行为。
  “关公……”终于,马良匆匆赶回,看到关羽依然沉郁,马良当先道:“已经按照关公的吩咐,部署完毕了,关公且放宽心,江东突袭既已失了先机,那么荆南与江夏固若金汤,势必无虞!”
  听到马良的话,关羽总算能宽心的坐下。
  “无虞就好,此番倒是多亏了那小子。”
  能说出这么一句话。
  俨然,在一定程度上,关羽对关麟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天翻覆地的转变。
  这点,马良最能感受的到。
  接下来的话,马良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下官听闻,谋略将法之中,料敌于先往往最难。四公子能做到如此地步,足以彰显其才华。关公一场考教,考出了这么一位卓绝的公子,可喜可贺呀!”
  呵……
  听到马良赞誉关麟,关羽笑了。
  只是这笑声中,多了几分冷笑与苦笑的味道。
  “唉……”
  关羽叹息一声,张了张口,却又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
  看着关羽这副模样,马良笑了,“云旗公子的想法的确与常人不同,鬼使神差,哈哈,关公总不会以为,这是云旗公子运气好,歪打正着吧?”
  讲到这儿,马良抬眸,迎上关羽的目光,接下来的话就填得了几分谨慎与忐忑,“下官倒是始终觉得,关公还是对四公子太苛刻了。”
  关羽猛然抬头,哪怕这次关麟答对了,可关羽依旧没想服输。
  笑话?
  他是关羽关云长,怎么可能向他的儿子服输?
  关羽目光凌厉,可一瞬之后他沉下气来,语气变得淡漠,“《礼记》中有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言及此处,关羽顿了一下,眼眸望向桌案上关麟的答卷道。
  “关某对他苛刻,是为他好!”
  “只不过,怕是四公子不能领会呀。”马良摇了摇头,“因为考武之后,关公封赏不均,四公子可还生着气呢!”
  生气?
  他还生气?
  提到这个,关羽就来气了,他大袖一甩,“这小子还在校场上,在万千关家军面前,让关某做‘罪己书’!”
  这……
  眼看着关羽的气性与傲劲儿就上来了。
  马良眼珠子转动,过了片刻,他才感慨道:“我来说句公道话吧,如今关公能与下官在此言及此‘罪己书’,能言及‘玉不琢,不成器’,这些还都是拜云旗公子所赐啊。”
  “若非他的那封答卷,多半现在长沙已经丢了,荆南也将危如累卵,那时候,怕就不是关公一封‘罪己书’能弥补了!”
  马良的语气越发感慨万千,“不论如何,此番能守住荆南,云旗公子功不可没,当嘉奖啊!”
  呼……
  别说,马良的这番话让关羽心头燃起的怒火,登时熄灭了不少。
  可关羽没有回话,像是这件事儿,他还没想好要怎么办。
  难不成,真的下一封“罪己书”?
  马良识趣的起身告辞,留关羽独自思索。
  哪曾想,刚刚转身的功夫。
  “季常!”
  关羽喊停了他。
  马良连忙问:“关公还有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