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节
作者:牛奶糖糖糖      更新:2025-02-24 15:21      字数:2703
  倒是关兴好奇的问:“五弟,你方才说的这优势求稳,劣势以奇,也是四弟教你的?”
  “是!”关索连忙回道,“我跟四哥在一起,他最喜欢说的就是‘稳住’、‘别浪’!”
  “什么叫浪?”稳住,关兴能理解,可这别浪……一时间,关兴更好奇了。
  “浪的话,四哥说……”关索直接张口:“四哥说,浪就是……划船时,完全不用桨,全靠浪!就是这个‘浪’!”
  啊……
  关兴一头雾水。
  他发现,他就比关麟大两岁,比关索大三岁,可好像,他跟这两个弟弟之间满满的都是代沟。
  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嘛?
  “哈哈哈……”倒是周仓笑了,“不论如何,这一次大捷,云旗公子居功至伟呀,就是不知道长公子那边如何?”
  这话刚刚脱口。
  “——报……”
  一名信使驾马迅速的赶来,看到周仓与诸位公子,连忙翻身下马,禀报道:“长公子浮桥设伏,大获全胜,全歼敌军,其中击杀魏将吕常!”
  “啥?吕常?诶哟喂!”
  吕常的名字一出,周仓下意识的一个哆嗦,很明显的向后退了一步,俨然,这个名字让他一阵心有余悸。
  关银屏连忙问:“这吕常何许人也?”
  “他呀……”周仓介绍道:“曾经,我在他手上吃过大亏……也罢,不提了,死了就好……死了就好啊!”
  诚如周仓所言,曾经在涨水期,周仓走水路奉命进攻襄阳时,便是这吕常将襄阳城守得严丝合缝,没有半点机会。
  反倒是周仓,差点被城楼上的箭矢射中,险象环生。
  如今想来,尤自心有余悸。
  周仓不住的喃喃:“死了好……死了好啊,死一个满宠还不够,又多死了出个吕常,哈哈,哈哈哈……如今这个时候死了,死的好,死的真是时候啊!”
  俨然,周仓一下子变得颇为亢奋。
  的确……
  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
  水淹七军后,关羽依旧没能夺下襄阳,最大的原因就是这吕常的驻守,这家伙……守城的本事堪称一流。
  只是……谁曾想,这么一位曹魏未来的据守大师,如今也死在了这场“江夏之战”中。
  魏将凋零,让人感慨!却并不惋惜!
  说罢这吕常。
  ……天已经蒙蒙有些亮光,俨然……这是就要破晓的迹象。
  风起云涌的一夜,总算要迎来象征着光明的曙光了。
  此刻,关银屏的眼眸却朝南望去,她又提出了新的疑问。
  “倒是不知道,现如今……父亲那边的境况如何?”
  她这么一说……
  登时间,所有人都朝南望去。
  那翘首以盼的眼神中,难免会多出几许担忧。
  倒不是担忧父亲的一千骑,数量稀少,战斗力不足!
  要知道……
  只要有父亲在,一千关家骑兵打一万普通骑兵,根本不在话下。
  只是……所有人担心的都是那战船……
  文聘奇袭伏虎山就是为了烧那两百余艘战船,断了父亲与关家军涨水期时的攻势。
  如今,父亲驰援而去,这战船保住了么?
  又或者说,这战船保住了多少呢?
  ……
  ……
  天已破晓,天地之间,仿佛有一抹光亮从寂暗的夜空中跳出,放射出淡淡的光芒。
  伏虎山的山道中。
  此刻,辣个男人,那个杀神,那个月夜下的修罗,那个勇武之气震荡伏虎山道的关公,他就伫立在那里。
  他的铠甲上尤是敌人的鲜血。
  就连那青龙偃月刀也被鲜血浸染,碧绿中多了一份暗紫色。
  其实,赤兔马的身上,染上的血迹最多。
  只不过……赤兔马出的汗本就是红色的,再加上那赤红的鬃毛,这些血迹反倒是平添了赤兔马儿的几分威猛。
  那浑身的血腥味儿,更是让宵小之辈胆战心惊。
  关羽早已翻身下马,他站在一处峭壁旁,负手而立,像是在沉吟、冥想着什么。
  这一仗虽因为云旗的提醒打赢了。
  也成功阵斩了敌将文聘的首级。
  算是……
  解决了他关羽的一大心腹之患。
  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幸事。
  从此,江夏以北的收服,再不是仅仅存在于理论上,难以实施!
  诚如关羽对于荆州的重要性;
  文聘对于江夏以北,有着相同的作用。
  失去了文聘这个“江夏铁壁”,整个江夏以北,在关羽看来,唾手可得!
  而一旦夺下江夏北境,那相当于……关羽可以撇开襄樊,开辟出第二个战场,能够随时北进南阳!
  南阳是光武中兴之所,是整个大汉经济最繁华的所在,号称“南都”。
  更是曹操的产粮、储粮的重地……
  是其最核心、最关键的城郡之一,是北进中原的一个缺口!
  文聘的死,对于打开这处缺口,对于进一步北伐,对于隆中对的实施,每一项都至关重要。
  原本,这一切都是美好的。
  可偏偏……
  就因为两百余艘战船被焚毁,关羽的心情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他不得不考量,就算如今攻下江夏以北,待得明年涨水期时,他又守得住么?
  ——江夏打的是水战哪!
  没有船,关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守不住,那意味着,这一处北上,去进犯南阳,实施隆中对的计划……又是只存在于美好的想象之中。
  ——『唉……这该死的一把火!』
  关羽心中重重的一声叹息,他的心情复杂的很,惆怅的很,也疲惫的很。
  心累!
  莫大的心累。
  因为伏虎山谷口处的火尚未完全扑灭,关家军一行就暂且在这山道上歇息。
  倒是距离关羽不远处,关家军的一名小校正在对这些俘虏的曹骑进行拷问。
  “——说?你们究竟烧了多少战船?用什么烧的?”
  面对这样的问题。
  这些俘虏一脸懵逼。
  有一个站出来回答道:“我们……我们没有烧战船哪!”
  话说到一半儿,“啪”的一声,这小校一耳光扇在了他的脸上,“关公在此,还敢信口开河?”
  言及此处,他望向另一个俘虏,“你来说!”
  “将军,我们连谷口都没能过去……如何……如何能烧得了战船?”
  ——“啪!”
  又是一声清脆的耳光。
  这下,所有俘虏更懵逼了,他们……他们七尺男儿,敢作敢当,可他们真没烧,又如何承认?
  话说回来,那谷口处该死的“车阵”,就快变成“火车阵”了!
  可愣是不退反进……
  有这波不要命的将士在,他们曹骑倒是像烧战船,可还有几百米远呢?烧的起来么?
  这位关家军小校,俨然不信这些俘虏的鬼话,他再度转向一人。
  “你来说!”
  “我……”这俘虏不说话了,他直接伸出脸,一副任凭你打的样子。
  “你这是作甚?”小校问道。
  这俘虏回道:“我们说了实话,却依旧挨了打,那还说啥?将军……你直接打就好了。”
  这话脱口,那小校的手就打算再扇过去了。
  不曾想,却被关羽的手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