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节
作者:牛奶糖糖糖      更新:2025-02-24 15:21      字数:2817
  就在这时,孤零零的中军大帐外,突然想起一道声音。
  “吕将军……容我等去通传。”
  “我有急事向劶禀报,速去!”
  随着门外的声音,孙权认出了这道声音,他的眼眸微眯,口中轻吟。
  “子明怎么来了——”
  这一刻,他那碧绿色的眼珠子迅速的转动,心头暗道:
  ——『子明不是在调查陆伯言么?怎么突然来这儿了?』
  心里这么想,孙权大声吩咐。
  “让子明进来。”
  亲卫这才放行……
  吕蒙迅速的步入大帐,单膝跪地,当即行了一个军礼:“主公……”
  “子明怎么来合肥了?”孙权连忙将这个昔日的“吴下阿蒙”,今日他最信任的将军扶起。
  可就扶起的瞬间,孙权的语气骤然阴郁,他问了句。
  “陆伯言那边查清楚了么——”
  之所以这么问。
  是此前,吕蒙与关麟的交谈中,关麟无心插柳提到过的一句“吕城”,引起了吕蒙的注意。
  考虑兴建吕城的事儿,只有孙权、吕蒙、陆逊三人知道。
  故而……在吕蒙的背刺下,孙权对陆逊生出了猜忌。
  让吕蒙去查陆逊、查陆家,也留意陆逊南征的进展。
  孙权希望陆逊是忠诚的。
  可……
  若他忠诚?那关麟口中的“吕城”从何而来?
  这位关四公子的话绝非空穴来风。
  尽管尚未查明真相,可孙权已经对陆逊生出了重重的怀疑,甚至已经从心里将陆逊归为“周瑜”、“太史慈”那样的威胁。
  而往往被孙权视作威胁的人,下场都不好!
  “主公……”吕蒙压低声音,“陆家依旧在查,不过……有件事儿,末将却不得不立刻禀报吴侯。”
  “何事?”孙权的眼睛凝的更紧了,碧绿色的眼芒摄人心魄。
  “陆逊在攻下交州的南海郡、苍梧郡后,便停止了继续进军……这原本倒是没什么,但有一个特殊的人却突然赶往交州。”
  “是谁?”孙权急问。
  “已故伯符将军之女——孙茹。”吕蒙毫不隐瞒,脱口而出。“也不知是她私自赶往,还是陆伯言将她接去的,倒是走的很是隐秘,像是刻意隐瞒行程,若非末将专程留意,绝不会注意到这里。”
  呼……
  吕蒙的话脱口,孙权轻轻的呼出口气。
  他发现,他已经坐不住了,他一边踱步,一边思索了起来。
  ——攻下南海、苍梧后,再不进军……
  或许陆逊只是为了休整。
  也或许是他不敢继续进攻,不敢将整个交州吃下!
  孙权是制衡大师,他如何看不出,陆逊是个对时局无比透彻之人。
  “太史慈”前车之鉴,他如何敢成为第二个“太史慈”了?
  他不敢再继续进攻了。
  而这本没什么。
  可……
  出征在外,却突然将妻子秘密接去,恰恰他的这位妻子,乃是孙策的女儿,是他孙权的侄女儿……
  这就有些意味深长了。
  见孙权沉默,吕蒙继续道:“主公可还记得‘鸿雁’?”
  唔……
  吕蒙的话,让孙权那碧绿色的眼芒,一夕间瞪得浑圆硕大。
  他的情绪像是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也激动了起来。“你说什么?‘鸿雁’不是十年前就已经被铲除了么?”
  孙权与吕蒙提到的“鸿雁”是一个暗中的秘密团体。
  这些人成分很复杂。
  多是曾被小霸王孙伯符救过之平民、百姓……
  他们联合起来,组建了“鸿雁”这个组织,目的是为了调查小霸王孙伯符之死的真相。
  所谓,江东官府公告的,小霸王孙伯符是被“许贡三门客”刺杀!
  这事儿,疑点太多,他们一个字也不信。
  鸿雁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还原真相。
  孙权以“鸿雁”蛊惑人心,煽动叛乱,挑拨离间为由,曾在十年前,专程委派吕蒙予以清剿。
  也正是因此,十年来,江东再无“鸿雁”!
  可今夜,这个名字却突然再度被吕蒙提起……
  如何能不让孙权脸色大变?心情悸动连连。
  吕蒙沉吟了一下,继续道:“十年前‘鸿雁’是消失在东吴,可近来却隐隐有风声,‘鸿雁’尤自存在,且存在于交州的苍梧地界……似乎,对于伯符将军的死,他们很是执着,依旧在暗中调查。”
  “子明的意思……”孙权的脸色已经变得阴沉至极,“你是说孙茹……不,是这陆伯言,是陆家,它与这‘鸿雁’有关!”
  “目前还只是猜测……”吕蒙如实道:“或许是巧合,但……世间哪有这么巧的事儿?那关四公子能说出唯独主公、伯言、末将三人知晓的‘吕城兴建’一事,那陆伯言在攻下苍梧后停止进军,那孙茹在这个时间点秘密的潜往交州……还有……还有鸿雁在交州秘密调查……”
  不等吕蒙把话讲完。
  孙权几乎暴走。“查,这陆伯言,这孙茹,这鸿雁,给孤查到底——”
  孙权的心情像是刹那间爆发,他的手都在颤抖,颤巍巍将手中那名唤“百里”的宝剑塞入了吕蒙的手中,“此剑名唤百里,乃孤用天石所铸六剑之一,见此剑如见孤!”
  孙权的声音愈发冷凝、阴郁。
  “孤将此剑赠予子明,调查此事期间,子明便如孤一般,子明莫不要有任何顾虑,不管是他陆逊,还是孙茹,亦或者还牵连到其它家族,凡是涉及到‘鸿雁’者,你替孤诛了这些人!诛了这些家族!”
  言及此处,孙权的手重重的拍在吕蒙的肩膀上。
  “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宁错杀一千,也……莫要放走一个!”
  这一刻的孙权,他的言辞冷冽至极。
  反观吕蒙,他诚惶诚恐的接过了孙权的佩剑……单膝跪地,重重的回道:
  ——“喏!”
  如果说,以往吕蒙只是在调查。
  那么现在,有“百里”剑在手,吕蒙就不止是调查了,这是要真真切切的“背后动刀子”了!
  所谓——背刺!
  吕蒙可太擅长了!
  ……
  不多时,吕蒙手持着“百里剑”走出了此间中军大帐。
  一时间,这军帐中又只剩下孙权一人。
  而此刻的孙权,他哪里还有半点心情去关注沙盘,关注这合肥城,关注这战事。
  一个“鸿雁”,不……是“鸿雁”背后,兄长遇刺的真相,已经深深的将他填满……
  他像是整个脱力了一般,无比虚弱的坐在竹席上。
  “呼——”
  “呼——”
  粗重的呼气声不断地响起。
  仿佛,十五年前的那一幕又出现在他的眼前。
  那是建安五年的五月初五。
  他的兄长,小霸王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被刺客用箭射中面门!
  那是在医治三个月后,孙策病情好转,他独自从床榻上坐起,取来了镜子。
  曾经的他“美姿颜”,乃是与“美周郎”并称的——江东第一美男子!
  可如今,他的面颊只剩下丑陋。
  后来……
  传言说,孙策是看到了镜子里自己那丑陋的面颊,激怒攻心,病情加重……最终不治殒命。
  可事实真的如此么?
  这中间的真相。
  唯独那一日,同在屋中的孙权一人清楚。
  大哥孙策是拿起了镜子,可他看到的根本不是自己的面颊。
  而是……而是镜子里,他最亲爱的——弟弟啊!
  孙权尤自记得,大哥激怒攻心,乃至于吐血前的最后三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