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节
作者:牛奶糖糖糖      更新:2025-02-24 15:22      字数:3516
  ——『已经有一个儿子了,那么……也算是有后了吧!』
  ——『只是,还是委屈夫人承受着风言风语,承受着这般大的压力!』
  诚如诸葛亮所言……
  黄月英不止是面颊上有一块儿胎记,这影响到她的美观!
  最重要的……是黄月英不能生育。
  这是病,恰恰在这个时代,不好治!
  如果按照历史的记载……
  诸葛瞻、诸葛果都并非黄月英所生,是诸葛亮妾室生的。
  在诸葛亮回兄长诸葛瑾的一封家书中,他提及过有关妾室的事儿……那还是因为,过继来的儿子诸葛乔累死在军中,黄月英又无后,于是诸葛亮便征得她的同意后,纳了一房妾室,诞下一子!
  当然……
  如今的诸葛亮与黄月英并没有想到“不孕不育”这个话题上。
  一来是他们也算是相敬如宾,鲜有同房之时。
  二来他们彼此都有自己的事儿,也都怀揣着那个“克复中原”的伟大理想……
  这个时代的人,特别是像诸葛亮这样的人,在理想面前,有关他个人的一切都会显得微不足道!
  ……
  ……
  司马懿从曹操的房间中出来后,没有回去,他等在正堂外的院落里。
  曹植也在。
  显然……他俩都知道,他俩提出的战略……是事关接下来大魏至关重要的一步,魏公曹操的决议不会拖延太久。
  很快一切都会尘埃落定……
  而这院落中,似乎因为曹植的出现,虎贲兵士特地拿来一个火盆,曹植已先围着火盆悠然的烤着火。
  看到司马懿,他微微一笑,仍旧风流自赏:“看仲达的表情,多半父亲也没有立刻答应你吧!”
  司马懿微微颔首,其实他的心情最是复杂,他的立场始终在摇摆,可当他想到他服下的那颗毒丸,他想到了河内司马氏,他想到了自己还不能死,他又坚定了许多。
  他不该为大魏牺牲,他不会为任何人牺牲,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家族……
  为了他所处的“氏家联盟”!
  呼……
  看到曹植,司马懿长长的吁出口气,也坐到火盆旁烤火,“诚如子健公子所料……丞相还要思虑!”
  曹植疑惑:“我倒是好奇,仲达替我那兄长提出了什么法子?”
  司马懿回答:“我先猜猜,子健公子的提议吧?”
  “你知道我的提议?”
  “是联吴对抗荆州?”
  曹植惊讶于司马懿窥探出了他的心思,“你怎么知道?”
  司马懿不慌不忙:“随着关家父子……不,是随着那关麟的连弩、偏厢车、燃烧罐、还有这漫天强大威力的弩矢,曹丞相自然会忌惮他,可东吴的国主孙权又如何会不忌惮他?大魏不是他的对手,东吴更不是……这是显而易见的!”
  “子健公子能提出联吴对抗荆州也足以证明……子健公子的心智这些年还是精进了不少的!只是……丞相未必会接受这份代价!”
  司马懿其实也想到了这一条,可他更想到了东吴的条件……
  若是联吴抗击荆州,那孙权势必会提出一条,他要淮南……他不拿下寿春是不会收手的?
  那么问题来了,曹操能让出寿春么?
  不可能!
  寿春淮河是焦颍地区南方的屏障,一旦丢了……那代价比丢了襄樊更严重!
  当然,如果是司马懿,如果他没有服用关麟的那颗“毒药”,他会提出与曹植相似,却截然不同的一条。
  并非联吴对抗荆州,而是与东吴签订秘密的停战协定,让东吴坐山观虎斗!
  这是孙权一定能接受的。
  只不过……司马懿还是更爱惜自己,他必须要先想办法完成关麟交给他的任务,拿到解药……然后想办法脱离那关麟的控制!
  这是,曹植张口道:“仲达说了我的,仲达的提议是?”
  “迁都……”司马懿也不隐瞒……“丞相早晚是要称王的,大魏的国都一定会是洛阳!”
  说到这儿,曹植斜睨着司马懿,这一刻他深深认识到了,眼前的这个男人,究竟如何厉害?
  迁都,要知道现在迁都,只能迁往洛阳!
  那么,洛阳可是二哥曹丕修筑的,无疑……在那里,他曹植与二哥争夺世子,将经受更严峻的考验!
  也直到这一刻,曹植才认识到这一些年来,这个司马懿究竟在暗中帮到了二哥多少!
  曹植感慨道:“只恨仲达你帮的是二哥……”
  司马懿淡然说:“许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到大魏世子之争,已经不是我能够决定站在哪一边……自从荀令君死后,氏族的领袖更替为钟寺卿,可钟寺卿也年事已高,接下来能接替他的又是谁呢?以前最有希望的是弘农杨氏,是辅佐子健公子的杨德祖……可现在……我司马懿却不得不迈出这一步!”
  “也罢……”曹植抿嘴一笑,他想到二哥曹丕有司马懿,可他也还有一个秘密武器……他也在洛阳……
  或许在未来,这个秘密武器能够给与二哥致命一击!
  想到这儿,曹植的心情多少释然了一分。
  “你还没有替二哥赢下来,我也还没有输,我们就在这里一边烤火,一边等着父亲会采纳谁的计策!看看究竟……咱们二人是谁在火上烤!”
  ——火上烤么?
  司马懿“吧唧”了下嘴巴……他早就被放在火上烤了,自从从江夏归来起。
  就在这时,程昱带着几名士兵走了过来。
  这边突然就安静了下来,只能听见火盆中轻微的噼啵声,这就是魏公最后的决定了。
  程昱慢慢展开了手上的诏书,声音沉重。
  “丞相决定——”
  ……
  ……
  第349章 从今往后,关某再不是孤军奋战
  程昱那沉重的声音传出。
  “丞相决定,让二公子曹丕赴东吴商谈停战,三公子曹植接替曹丕修筑洛阳城,于两个月内完成修建——”
  这话脱口,司马懿瘫坐下来,面上多出了几许复杂的情绪。
  曹植则又惊又喜的望向程昱,喜的是,他要接替二哥修筑洛阳,守住这天下之中,惊的是父亲还是决定要联合东吴。
  不……不对……
  突然间,曹植反应过来,不是联合东吴,只是停战协定……罢了!
  也就是说,父亲并没有真正的做出选择。
  司马懿则是在心头沉吟。
  ——『丞相是要往后拖一下,拖到两个月后,看那时的局势再做抉择!』
  其实,无论是曹植还是司马懿,他们都忽略了一个点儿,曹操之所以要与孙权签停战协议,是笃定现在的孙权比他更想签这份“停战”的协定。
  此前孙权寄来的书信犹自历历在目:
  ——“昔有诸葛孔明,今有关家云旗,如今大火燃起,是提醒丞相莫要再行天怒人怨之举,公亦速退,让出淮泗,免再遭赤壁之祸,丞相还是要想清楚了。”
  那时候的孙权就在提醒,或者说是在煽风点火,让曹操把更多的火力集结在荆州。
  这并非孙权不想攻下寿春了,而是他感受到了对抗曹操的吃力,也感受到后方“补给”的吃力。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交州”,因为积蓄颇丰的交州彻底独立,使得孙权在军辎、粮草的补给上捉襟见肘……
  寿春他要打,淮南他要占,而此间战场不可避免的陷入持久战的前提下,孙权必须当先把交州拿下!
  用交州几代的积蓄去对抗寿春城背后,曹魏那庞大的补给能量,这是破“淮南局面”的必要条件。
  除此之外,孙权可不是个大度的人,在他看来,陆家的那些族人逃到交州南海,就想要平安喜乐?
  怎么可能!
  该是他孙权,他孙权一定要夺回来!
  这也是为何孙权要写信给曹操,又是写——“公亦速退,让出淮泗。”
  又是写“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孙权想为南下交州争取一定的时间,恰恰,曹操也要为最后的决断,争取一些时间,争取两个月襄樊战场的局势是否能扭转的时间。
  这之于任何一方,完全不存在坐山观虎斗,而是局势使然!
  “子健公子动身吧……”程昱语重心长的提醒道:“我方才能看出丞相做这个决断时徘徊犹豫的艰难,洛阳位于天下之中,丞相让子健公子去修筑,足可见丞相对子健公子的怜爱与器重啊!”
  “多谢程先生。”曹植向程昱拱手,旋即坦然站起与司马懿并肩而立,他望向司马懿,“仲达,我与二哥新的战场,又要开始了——”
  司马懿感慨道:“世事难料,诚如方才子健公子所言,子健公子未输,子桓公子也未赢,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
  哪怕嘴上语气平淡,可司马懿内心中波涛不已,他深深的被曹操这位六十岁老者的心智所折服,让曹丕去做曹植提议的“联吴”,让曹植去做他司马懿提出的“迁都”……
  尽管更疼爱曹植,可在最终世子的争夺上,这位丞相始终保持着初心!
  既——天下大争之世,他就是要让这两个儿子争,要让这两个儿子争得光芒万丈!
  曹植端起一碗酒,也递给司马懿一碗酒,两人对饮后,曹植大笑着走开了,司马懿只是喝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悉数流淌落地,也落入身前的火中,残酒入火,轰然腾起盛大明艳的火苗,火光中司马懿大步走了出去……
  只是,没有人察觉到,他的额头处都是汗珠。
  难,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