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节
作者:牛奶糖糖糖      更新:2025-02-24 15:25      字数:3181
  放弃淮南,那等于放弃了他们所有的努力与牺牲啊——
  可……
  呵呵,或许,没有什么可是的!
  他张辽可以不是淮南的逍遥津战神,却……却必须是大魏的征东将军张文远哪!
  刚刚想到这里。
  “踏踏……”
  是薛悌听说到张辽的神色不对,特地赶来这中军大帐想要问问,不……准确的说,是想要劝一下。
  哪曾想……不等薛悌张口。
  张辽那原本双手撑住案几的手突然抬起来一分,他淡淡的,也低沉的说,“按照大王的诏令,我们放弃淮南,撤入徐州……”
  平静……
  这是薛悌有史以来……听到的张辽吟出的最平静的一道声音。
  “文远……”
  薛悌想要劝一下。
  可张辽抬手阻住了他接下来的话,“或许,大王说得对,与其在合肥做困兽之斗,不如趁着敌军尚未合围之际往徐州突围,徐州……那里是陆战的天下,在那里阻击来犯之敌,我们更有胜算!最……最重要的是……”
  张辽的话说到最后,突然哽咽住了,像是那最后的一句他不能吟出,也不愿意吟出。
  薛悌却心如明镜似的……
  张文远这最后一句是……是如今的大魏再经不起一场大败,再经不起一方主帅的阵亡!
  没错……
  是阵亡!
  是这个英勇而壮烈的辞藻。
  心念于此,薛悌庄重的向张辽拱手,然后转身,大声喊道:“张将军有令,放弃合肥,即刻撤往徐州……即刻撤往徐州——”
  声音嘶哑,何止是张辽不愿意走,包括薛悌……包括每一个曾在这片土地上建功立业的将士,他们心头充盈着的又岂不是无奈与沉痛呢?
  “唉——”
  “唉——”
  不过一个时辰,那合肥城下,密密麻麻的黑甲军团,他们最后回望那合肥城的牌匾,留下的是深重的叹息。
  最深重的那个还是头也不回,或者准确的说,是不忍回头的张辽张文远!
  就这样,历史上……贯穿着整个三国魏吴博弈的淮南之争,在这一刻……以汉军的完胜彻底宣告终结!
  ……
  ……
  蜀中,成都,一间寻常的道观。
  一进门便是宽阔的厅堂,两边各立着一尊铜制仙鹤香炉,鹤嘴中袅袅飘着青烟,厅堂摆放着一尊青铜牛方鼎,鼎上方悬挂着用篆体书写的“三兴大汉”四个字,落款……赫然就是蜀中的军师将军诸葛亮的手笔。
  这几日,诸葛亮每日都会来此焚香祷告,一是请求上天保佑,护佑大汉的将士,二是祈祷……粮食的筹备能够再顺利一些。
  毫不夸张的说,此番……在刘备夺得巴蜀不足三年的时间,在巴中、下辨战事迁徒一年以上的时间,出动二十万兵马,为了拿下那蜀中通往中原的要冲——汉中!
  诸葛亮几尽殚精竭虑——
  整个巴蜀,几乎是男子当战,女子当运,能筹集的粮草悉数都筹集了,筹集不出的……那是真没有了。
  可哪怕如此,前线催粮的文书每日根本就不断……
  诸葛亮比刘备更清楚,在这场汉中之战中,如期而至的粮食意味着什么。
  可……他已经把自己能做的悉数都做了,如今仅剩下的只有祈祷了。
  “唉……”
  在一番焚香祷告后,诸葛亮缓缓站起的同时不由得长长的叹出口气。
  一旁的杨仪连忙去搀扶,诸葛亮问。
  “粮草筹措?可有什么新的进展了?”
  “没有……”杨仪只能如实说,他正想把最新遇到的问题,诸如南中南蛮势力的不配合,诸如运抵成都的粮食被蛮王肆意孟获扣下,已经屡次派出使者交涉,但均无结果……
  杨仪想把诸如此类的事项娓娓道出……
  可就在这时。
  “荆州急报……”
  一封来自荆州的急件匆匆的送来,杨仪连忙接过,迅速展开,呈送至诸葛亮的面前。
  而诸葛亮则是眯着眼,若有所思的看着这急件上的文字。
  可……很快……
  诸葛亮的神色从惆怅凝起变成惊喜,他惊呼道:“好啊,好啊,云长父子已经攻下了洛阳,已经接到了天子,好啊……好啊……”
  惊喜!
  这对于诸葛亮而言太过惊喜了。
  要知道,他当初与刘备制定的隆中一对就是两路北上,一出秦岭进抵关中,一出荆州北击洛阳,现在……这个战略的一半已经提前完成了。
  甚至,就连天子也赢回……
  那么,从这一刻起,他们汉军讨伐曹操将变得名正言顺!将能获得普天之下所有有识之士的支持!
  这……太重要了!
  可重要是一回事儿,恍然间,诸葛亮又察觉到另外一回事儿。
  如果说……
  如果说云长与云旗都已经打到了洛阳,隆中对战略已经超额完成,那么……那么压力岂不是给到玄德这边了!
  蜀中若是无法突围……那……那云长可就是孤军深入了。
  那么……那么……
  粮食……粮食——
  一时间,诸葛亮有些晕眩,他……他有一种眼睁睁的看着隆中对的战略方案一步步的获得巨大成功,可……可偏偏……偏偏是他……是他在这筹粮、内政一项上拖了后腿!
  呼……
  深深的吁出口气,诸葛亮不由得心下有一分沮丧与颓然。
  可恍然间,他又想到了什么。
  他连忙把头转向杨仪,只字不提这急报的内容,反而郑重的问:“威公(杨仪)?近来,阿斗与恪儿在做些什么?”
  ……
  ……
  第645章 清水淬其锋,刘阿斗的逆袭——
  蜀中,成都郊外。
  熊熊燃烧的炉火旁,一个年轻壮硕的男子站立如松。
  他裸露着上半身,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能透视到那赤红火焰的深处,看到那正在熔炼的精铁。
  短暂的等待过后,他用铁钳抽出一块儿烧的通红的镔铁,然后手中的铁锤重重落下,每一击都掷地有声,像是打在人们的心上。
  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锻造场上,仿佛是一曲壮烈的乐章。
  这个站立如松,正在锻刀的男子乃是“蒲元”。
  相传,他是三国时期蜀汉最杰出的工匠,他曾替诸葛亮在斜谷造刀三千口,他造的刀,能劈开装满铁珠的竹筒,被誉为神刀。
  而传说中,蒲元造刀的主要诀窍在于掌握了钢刀淬火技术,能辨别不同水质对淬火质量的影响。
  且选择冷却速度大的蜀江水,把钢刀淬到合适的硬度。
  毫不夸张的说,在蜀汉武将凋零的后期,正是凭着这位蒲元锻造的“神刀”之利,这才使得蜀军的战斗力没有被魏军断崖式的彻底拉开。
  甚至为了赞颂他的功勋,姜维还专程为他写过两部传记《蒲元传》、《蒲元别传》。
  当然,按照历史的时间轴去推断,如今的蒲元,还只是一个从荆州避祸到蜀中的隐士,虽祖传着锻刀的手艺,但还没有被诸葛亮慧眼发现,更别说铸造出那三千口“神刀”……
  倒是因为刘禅的缘故,他被提前请了出来,这比历史上,他在诸葛亮一出祁山时受到重用要提前了几十年。
  说起来,这事儿也有趣。
  此前,关麟给刘禅发来的书信中,重点提及两件事儿,第一个是截断蜀锦,将蜀锦秘密运送到荆州,以商业、贪欲的方式解决蜀军粮草的问题。
  第二件便是在整个蜀中寻找刀匠——蒲元。
  这件事儿其实并不困难。
  蒲元是避祸到此的,不是隐士高人。
  为了生计,他还是会操起祖传的老本行,替人锻造刀剑、兵刃,因为铸刀的手法精湛,刘禅又刻意大肆派人去打听,一来二去,还真就把这位蒲元给找到了。
  之后,刘禅便派人去征募。
  蒲元本以为是刘皇叔或者诸葛孔明征募,还颇为欣喜。
  哪曾想,见到的不是刘备,而是在那个成都郊外名不见经传的“山庄”立,见到了这个“名声不怎么样”的公子刘禅。
  当即……他的心就凉了一半,哇凉哇凉的,当即,他就有些心灰意冷了,连礼数与拜见都没有,直接哪来回哪去了。
  刘禅听到后直接惊了,人都来了,他裤子都脱了,你敢情突然就回去了?
  那时刘禅是愤怒的,愤怒到极致的。
  于是……刘禅做了一件大事儿,那便是派人每天把煲好的牛肉给蒲元送过去,必须看着他吃掉以后才能走!
  蒲元直接就懵了,他觉得,哪有人天天逼迫自己吃牛肉的?